七一社區        注冊

農村小學住讀生的住與讀

2015年04月27日10:0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關注:農村小學住讀生的住與讀

鐵峰村小學男生寢室 李德進提供

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和農村住校生—大量農村兒童的身份在這三者之間不斷轉換。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曾指出,農村寄宿制學校集中了最多的留守兒童,特別需要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提升教育質量。2015年1月,長期關注農村寄宿學生成長教育的公益組織歌路營發布《中國農村住校生調查報告》為住校生身心健康成長鼓與呼。近日,《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5)》在京發布,貧困地區的低齡寄宿再次引發關注。

1名教師、4個年級,寥寥不到十名學生,牆面斑駁的土磚瓦房——這就是坐落在湖北省利川市的梨子園村小學,或許稱為教育點更合適。而其余的四、五、六年級的學生基本到十來公裡外的鐵鋒村小學或者鎮小寄讀。

鐵峰村委委員王超對記者說:“十幾年前,鐵峰小學與梨子園小學不分伯仲,這幾年鐵峰的教學條件不斷改善,而梨子園村則因外出的農戶太多,其村小凋零至此。”鐵峰村小學校長李德進介紹:“鐵峰小學是村級完全小學,全校教師8人,學生160余人,其中四、五、六年級為寄宿制,有寄宿學生87人。因老瓦屋已成危房,不得已,男生擠在一間木架大鋪房內,女生寄住在一間村委辦公室裡。”

鐵鋒村小學是貧困地區農村寄宿小學的一個縮影。農村小學住讀生的生活、學習狀況的引起社會的關注。

據《201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尚無更新的全國數據),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生數量約3276.51萬,其中小學寄宿生1080.78萬。國家審計署2013年《1185個縣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情況專項審計調查結果》表明,45%的寄宿制學校有一、二年級超低齡住校生。寄宿低齡化現象十分嚴重。

住:難安其居 難甘其食

寄宿低齡化,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極其依賴他人看護。但農村學校普遍生活教師奇缺,常由任課教師兼職。住校教師大都起早貪黑,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他們要承擔“教師、父母、保姆、保安、心理輔導、營養衛生”等多項職責,時常感到分身乏術、心力交瘁。李德進說:“因為師資極其有限,男女生又各自擠在一間宿舍,學校隻能安排男女教師各一名,兼職負責男女生起居管理。”

宿舍擁擠,缺乏生活配套設施。宿舍廁所、浴室、洗衣房等配套嚴重不足,學生夜間如廁、平日洗澡很成問題,嚴重影響寄宿學生的睡眠。國家審計署2012年有關數據顯示,在抽查的12533所寄宿制學校中,36%的生均宿舍面積未達到國家規定的3平方米標准,涉及寄宿生185.56萬名﹔13%存在“大通鋪”或兩人一床等現象﹔40%的學生宿舍樓內未配備廁所等設施。“夜裡小學妹要上廁所時,總是愛搖醒大姐姐,或者約著幾位同學,拉著手一塊去。因為她們怕黑。”六年級的柳迅說道。

膳食結構單一,營養搭配較差。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健康司司長張世琨2014年2月10日曾指出,我國農村地區兒童低體重率和生長遲緩率約為城市地區的3至4倍,而貧困地區農村又為一般農村的2倍。“國家膳食補助4元,學生自費6.5元,生均每天餐費10.5元,但中午也隻能是一菜一湯,而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僅僅是管量飽還遠遠不夠啊!”李德進不無憂心地說,“許多學生還偏愛吃辣條等零食。”

讀:難暢其游 難樂其學

調查顯示,住校生課余時間的自主性被嚴重侵蝕,普遍存在以上課、上自習代替管理的現象。一是學生在校時間大量增加,課余生活卻嚴重受限,學習時間過長,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容易導致學生厭學。二是課余生活種類單調匱乏,尤其缺科學、藝術類,整體活動思路雷同。由於安全顧慮和衛生設施不全,不少學校限制學生相對劇烈的體育運動。

教學配套設施不健全。據《201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普通小學(含教學點)的設施設備配備達標情況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的佔51.44%,體育器械配備達標的佔52.13%,音樂器械配備達標的佔50.13%,美術器械配備達標的佔50.09%,自然實驗儀器達標的佔54.19%。記者了解到鐵峰小學目前還沒有一件像樣的電子教學設備。

李德進介紹,部分寄宿學生存在負面情緒多、孤獨感強烈、焦慮水平高、社會適應性差的問題。楊東平指出,貧困地區寄宿制學生長期處於缺乏家庭情感呵護及文化生活的封閉校園環境中,在情感、心理和安全等方面出現了多種問題。

解:眾人拾柴 護持燈火

教育經費不充裕、師資力量薄弱、學校建設和管理觀念陳舊以及低齡寄宿的現實等導致了以上問題。楊東平指出,當前國家的教育硬件投資大多集中於學校的教室、操場,這使得宿舍、食堂、浴室等建設明顯滯后。歌路營呼吁,既然無法扭轉農村撤點並校和寄宿制學校增長的勢頭,那麼,政府、學校、家長及社會各界就應齊心協力提高寄宿制學校對農村學生成長教育的正向激勵因子。

《教育藍皮書(2015)》呼吁改善貧困地區低齡寄宿兒童的在校生活條件,真正落實經費向農村小規模學校傾斜的機制,以實現貧困地區的學齡兒童享有優質的教育資源。

“現在學校的寢室緊張,圖書室破敗,沒有多媒體室、實驗室、衛生室和浴室。我們找蘇馬蕩的開發商‘化了些緣’,還希望政府再支持一點、社會各界支援一點。政府興辦教育也應向扶貧的‘一村一策’一樣搞個‘一校一策’,盡量少撒胡椒面。”李德進對記者說道。

“現在物價漲得飛快,目前的膳食補助要想保証高質量的伙食很有難度。希望相關部門根據物價指數、貨幣購買力等變量,逐步提高學生營養膳食補助。”李德進充滿期冀。

李德進說:“去年,兩位支教教師走后,學校師資愈顯緊張。好在湖北省統招的‘35000’教師工作正在進行中(以一年35000元招聘教師)。我們希望能有支教人士、義工或其他公益團隊等第三方力量以合適的時間、方式參與到學校的教學管理之中。”

(記者 張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