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印度尼西亞記者 庄雪雅
2015年04月24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亞非會議舉辦地獨立大廈,現已改為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 |
![]() |
萬隆市中心的亞非大道。 |
4月,印度尼西亞告別連綿的雨水,迎來陽光豐沛的最好時節。60年前的此時,中國代表團在時任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的帶領下抵達美麗的山城萬隆,憑借智慧、誠意和努力,在亞非會議上向世界展現了一個全新的中國。
時光荏苒,一轉眼已是亞非會議60周年的盛大紀念。萬隆街頭鮮花綠樹,彩旗招展,整個城市都在興奮地期待著。
“為周總理獻花是一生的榮幸”
從萬隆市中心往西北驅車5公裡,四面環山的侯賽因·薩斯特雷納加拉機場便映入眼帘。這座由荷蘭殖民者修建、印尼政府翻新的機場並不起眼,但1955年4月,包括周恩來總理在內的29個亞非國家領導人就是從這裡開始了他們的萬隆之行。
如今的萬隆早已修通高速公路,從雅加達出發不過3小時即可抵達。但在60年前,這段路程全是山路,安全形勢令人擔憂。而當時的萬隆機場隻能供小飛機起降,容易遭到武裝襲擊。對於一路坎坷的中國代表團而言,如何平安抵達萬隆,成為一大難題。據時任中國駐印尼使館副武官易飛回憶,得知情況后,周總理隻說了兩句話:相信印尼政府﹔尊重印尼政府安排。就這樣,中國代表團一行從雅加達起飛,安抵萬隆機場。
周總理一行走下飛機,歡迎人群中,一個圓臉男孩左手捧著鮮花,右手拉著個小姑娘,快速跑到周總理面前,總理接過鮮花,笑呵呵地和兩個孩子握手。攝影師不失時機地定格了這個畫面,令其成為亞非會議的經典畫面之一。
當年的獻花少年、如今73歲的梁思謀向記者回憶起那段經歷,激動之情仍然溢於言表:“當時我的腦海一片空白,想說的話全都忘了,只是連連說‘您好,總理!’”
梁思謀如今旅居香港,但60年前的盛會成為他一生的美好回憶。每逢亞非會議紀念,老人都會專程趕回萬隆參加。“為周總理獻花是一生的榮幸,我絕對不可能忘記。”而探尋歷史的人會發現,像梁思謀這樣為亞非會議出力的愛國華僑,還有很多很多……
“華僑學生們比著誰見到周總理的次數多”
“達曼沙利”在印尼語裡的意思是“水宮”,但這條街實際上並沒有記者想象的那樣豪華:狹窄的山城小路曲折而上,一側是陳舊的汽車修理鋪和小吃攤,一側是很有年代感的小別墅,路邊甚至沒有人行道,摩托車不停地從身邊飛馳而過。這條街曾經有過的輝煌勝景似乎已經湮沒在歲月的煙塵中。
出於安全考慮,印尼政府安排周恩來總理、陳毅元帥借宿在華僑郭貴盛家,一座位於達曼沙利街10號的小別墅。達曼沙利街離主會場獨立大廈僅3公裡,交通便利。而這棟別墅位於一個獨立的高坡上,便於警衛。為了歡迎周總理,郭貴盛夫婦將被褥床單全部更新,自己則臨時住到了酒店。
熱情歡迎中國代表團的不僅是郭貴盛一家。周總理住處經常需要接待各國貴賓,僑胞們自願提供大量家具,為了讓自己的家具能被選用,大家甚至爭執不下,最后隻好各退一步,每家都選一些。華僑們甚至專門成立了“印度尼西亞華僑支持祖國親人委員會”,妥善安排周總理和中國代表團的起居安保。
如今,達曼沙利街10號別墅早已無處可尋,當年參與后勤、保衛工作的僑胞多已作古,子女也都上了歲數,可他們還清楚地記得當年的一些細節:華僑張榮珍的長女張娟妮至今念念不忘“我母親曾給周總理的房間縫窗帘,總理最愛吃母親炒的韭菜雞蛋”﹔次女張婉媚說:“當時華僑學生們比著誰看到周總理的次數多,我數啊數,一共見了總理20多次。”
梁思謀說,當時許多華僑為了能看周恩來一眼,長久守候在達曼沙利街10號別墅門外及往返會場的路旁,他們都說別墅的燈經常徹夜不息,一定是總理在伏案工作。
“中國不參加,這個會就毫無意義!”
萬隆市中心的亞非大道其實並不寬,這條4車道的單行道將萬隆分成南北兩部分,除了清晨和深夜,一天中的其他時間都擁擠不堪。在車輛的喧囂中,路邊一座乳白色的三層建筑顯得格外美麗靜穆。
這座小樓起初只是荷蘭殖民者的俱樂部,1955年更名為獨立大廈。這座建筑如此著名,就是因為見証了60年前那場一波三折的亞非會議。
中國代表團的萬隆之路早在啟程前就面臨波折。亞非會議秘書長魯斯蘭在《萬隆脈絡》一書中寫道,由於對中國缺乏了解兼有意識形態方面的分歧,一些國家明確反對中國參會,時任印尼總統蘇加諾則堅持邀請中方,並明確指出“中國不參加,這個會就毫無意義!”
在各方努力下,4月18日的開幕大會上出現了中國外交官的身影。但就在第二天,與會代表中突然出現反對共產主義國家的聲音,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關鍵時刻,周恩來總理走上了講台——“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魯斯蘭回憶,當時蘇加諾說,“心裡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印尼總統大學副校長、國際關系學教授班尤對本報記者表示,除了提出“求同存異”,中方代表團還多次力挽狂瀾,彌合會議中出現的分歧,會議最終能通過“萬隆會議十項原則”、亞非國家能首次向國際社會發出自己的聲音,中國貢獻巨大。
中方求和平、求合作的誠意得到各國的肯定和信任。據會議工作人員、蘇加諾私人助理司徒眉生回憶,在短暫的休息時間裡,周總理所領導的中國代表團不是抓住機會與各國代表交流,就是馬不停蹄地參加各種會見。據統計,總理7天中共參加16次會議,進行了10次會談,舉辦了15次招待宴會,每天睡眠時間不足3小時。
“中國是萬隆精神的實踐者”
1980年亞非會議25周年前夕,獨立大廈被開辟為博物館,此后屢次翻新、擴建,如今已成為印尼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現在,博物館外100多面旗幟迎風飄揚,迎候來自亞非國家和聯合國的代表。
走進博物館展覽廳,迎面可見按照會議實景陳設的主席台,對面碩大的石質地球儀上,參會國家都以金色標出,一眼便可找到中國。展廳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以29國文字書寫的“萬隆會議十項原則”玻璃匾。無論是質朴的藤編桌椅還是略顯笨重的相機和打字機,歷史的痕跡都清晰可見。
走出博物館向東望去,一街之隔的薩沃爾—霍曼飯店也已裝修完畢,這座灰色的4層建筑是當年各國代表團的指定酒店,荷蘭式的廳堂中處處懸挂著亞非會議的歷史照片。雖然周恩來總理最終沒有下榻此處,但酒店大堂展示的一本“1955年亞非會議貴賓紀念冊”,上面的第一個簽名便是“周恩來”。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館長托馬斯告訴本報記者,60年前,蘇加諾、周恩來、尼赫魯等亞非國家領導人就是從薩沃爾—霍曼飯店出發,完成了到會場的“歷史性散步”。這段路程隻有短短200米,各國領袖一路上談笑風生,成為一段佳話。“歷史之路”如今已經修整一新,托馬斯說,24日舉行的亞非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中,與會國家領導人還會重走這段路。
托馬斯說:“中國在推動世界民族解放運動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我們希望中國在促進亞非發展繁榮方面發揮更積極作用,把‘南南合作’推向新的階段”。
班尤表示,中國近年來大力倡導對外合作,“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都是國際舞台上的重要力量,都是萬隆精神的實踐者”。
(人民網萬隆4月23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24日 02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