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不讓數據“躺在磁盤裡睡大覺”,濟南軍區某炮兵旅在軍官訓練中心對去年10余場演習演練進行復盤檢討

從演訓數據庫中探尋打贏之道

2015年03月30日08:59   來源:中國軍網

原標題:不讓數據“躺在磁盤裡睡大覺”,濟南軍區某炮兵旅在軍官訓練中心對去年10余場演習演練進行復盤檢討

圖:該旅綜合運用數據分析和沙盤推演進行演習復盤。肖騰達攝

“地圖上這幾個紅點,就是演習開始后,旅各個偵察小組所在的位置。大家看出問題所在了嗎?”3月18日,在濟南軍區某炮兵旅軍官訓練中心,主持人話音剛落,一連連長劉亞洲便站起來搶答:“配置過於集中,存在偵察盲區。”

這一幕,該旅偵察科科長王平遠看似熟悉,又感到很陌生。熟悉,是因為自己親身參與了去年這場演習﹔陌生,是因為數據得出的結論與他的設想大相徑庭。“演習結束后,導演部指出我們偵察到的有價值目標不多。當時還以為是前方偵察兵作用發揮不好,沒想到數據顯示是偵察配系出了問題。”課間休息時,王科長感慨地說。

去年,這個炮兵旅共參加了10余場演訓活動,從單兵戰術、單炮射擊,到部隊遠程機動,採集積累了數萬條數據。在籌劃今年軍官訓練計劃時,他們沒有讓數據“躺在磁盤裡睡大覺”,而是安排專門時間邀請院校專家,依托兵棋推演系統,對積累的數據進行分析匯總,重點查找問題不足,充分挖掘海量數據中存在的規律。

探尋打贏之道,還需下番真功夫。記者置身現場,發現該旅演習復盤並非簡單地進行情景再現,而是通過數據挖掘、分析解讀,撥開層層迷霧、找准問題根源。

一次演習中,該旅一連前方偵察組發現藍方3輛裝甲輸送車,立即通過營向炮兵群指揮中心匯報。十幾分鐘后,炮陣地組織了炮火突襲,卻傳來了導演部“射擊無效”的裁決。演習結束,該旅官兵核對后發現情報信息和射擊參數均准確無誤,始終找不到問題所在。

發現目標,逐級上報,處理決策,逐級分發,實施射擊……隨著對數條情報信息的全程跟蹤,一張餅形圖出現在大屏幕上,各個環節時間佔比一清二楚,暴露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情報信息在處理傳遞過程中,部分環節佔用時間過多,命令最終達到射擊陣地時,敵戰車已加速撤離。

“這種學習方式太過癮了!”劉亞洲說,以往演習后的復盤往往隻有半天時間,基層干部很少有機會參與其中,如今在院校專家的現場指導下,自己能參與逐個作戰環節的檢討反思。記者翻閱劉亞洲的軍事學習筆記看到,一上午時間,他已經記了滿滿2頁。

“隻有對自身存在的問題知之深、知之全,才能有針對性地彌補戰場‘軟肋’。”該旅旅長劉曉天介紹說,他們上午安排復盤檢討,下午針對縮短指揮流程、偵察力量配置等問題展開研討和針對性訓練。

據悉,為了防止炮兵群指揮中心反應遲鈍、信息梗塞,這個旅已經開始開發自動研判目標打擊優先等級軟件﹔為解決官兵戰場適應能力不足的問題,該旅已經修改了野外駐訓計劃,讓訓練“戰味”更足。(記者周遠、通訊員張寶奇)

打仗就是數學,善算方有勝算

■濟南軍區某炮兵旅指揮二連排長 錢學鵬

海王星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是圍繞太陽公轉的第四大天體。有趣的是,海王星並不是通過觀測發現的,而是由兩位天文學家用“數學方法”算出來的。

數據分析之於戰爭,亦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孫子兵法》中有“度、量、數、稱、勝”之說,《戰爭論》有“數學要素”之論,粟裕大將的一個觀點則更加直白:“打仗就是數學。”對數據的研究與把握自古至今便蘊藏著戰場制勝的機理。因此,軍官訓練切不可忽視數據運用能力訓練。

令人欣慰的是,伴隨著實戰化訓練的不斷深入扎實推進,近幾年全軍上下“用數據打仗”的意識逐步提高。但是,部分單位對數據運用研究不足,造成有些問題在演訓活動中反復出現,卻找不到原因﹔有些問題盡管不利於戰斗力建設,卻披著隱形的外衣,在官兵渾然不知的情況下潛滋暗長。

“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須用數據說話”,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大數據運用已成為軍隊必備的能力。數據不會說謊,我們要善於從數據中發現規律指導實踐,在日常訓練中用好大數據這把新“利器”,通過數據分析破解“戰爭迷霧”,找到未來戰場克敵制勝之道。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