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在為孩子選購《一課一練》圖書。圖片來源:新民網
雄霸上海教輔書市場20多年的華東師大版《一課一練》即將在英國出版分冊。這一消息經由媒體報道后迅速引發熱議。中國的基礎教育常被詬病為“題海戰術”,那麼,本土制造的教輔圖書何以在海外受到青睞、走出“國門”?
數學教育家張奠宙從事數學教育研究多年,曾任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執行委員。在他看來,《一課一練》能夠譯成英文在英國出版,對基礎教育是鼓舞,對於樹立我們的教育自信很有裨益,也值得教輔出版工作者思考。
英國人為何“進口”《一課一練》
去年2月,英國教育大臣率教育代表團抵滬“取經”。作為老牌教育強國,英國並不是首次來上海取經。在正式取經之前,英國教育部官員已經隨英國首相訪華團探訪過上海,並稱將派出5萬名英語教師到中國擔任外教,派遣數學教師來上海學習數學教學經驗。
2009年和2012年,上海學生兩次參加了PISA測試,且兩次奪冠,數學科目表現尤其突出。而英國學生沒有任何科目進入前20名,其中數學成績排名第26位。這一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組織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對65個國家和地區15歲學生的能力進行測評,考察對數學、科學和閱讀能力的掌握。
英國教育大臣感慨,英國人歷來對數學和科學的熱情不高,如果不改變學習數學的態度並學好數學,這將最終影響到英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而上海基礎教育體系深耕多年后,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英國教育界迫切希望見識上海數學課堂教育的第一手資料,以“惡補”國內中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教輔分社社長倪明看來,中英教育交流之熱,也促成了中國本土制造的教輔圖書“走出國門”。他告訴記者,去年上半年在和海外客戶的交流中,就萌生了輸出《一課一練》的想法。2014年7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在英國舉辦的國際數學交流大會附設的書展上推介“一課一練”,並積極與各國出版機構洽談,最終與英國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達成合作意向,出售紙質和數字版權。從簽訂合作備忘錄到簽訂正式合約,速度快得令人難以想象。
倪明介紹,《一課一練》的英國版,定名為《上海數學一課一練》,共有11冊,分別對應英國從小學到初中的11個年級。“把‘上海數學’放進書名裡,就是因為英國方面非常重視上海在基礎教育,尤其是數學方面的教育經驗。”倪明說。
《一課一練》到底好在哪裡
提起《一課一練》,很多上海學生都不陌生。《一課一練》最早推出是在1993年,當時上海正在進行第一期課程改革試點。上海獲得了單獨命題地方高考的權力,市場上極需要針對上海教材和上海考卷的教輔,而學生的選擇卻很少。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看准這個市場,拉起一個班子專門做《一課一練》,很快就在市場上聲名鵲起。2000年前后,《一課一練》的年銷量最高曾達到280多萬冊,至今仍是上海教輔圖書銷售排名中的佼佼者。
“做教輔圖書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做好教輔,最重要的一點是認真。”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社長王焰看來,這也是華東師大版教輔圖書多年來贏得市場的關鍵。在堅守品質的基礎上,堅持品牌化戰略,持續經營、維護圖書品牌。
記者了解到,《一課一練》系列共有70多個品種,擁有由一線教師和教研員組成的百余人編者團隊,對內容及時更新修訂。“常修常新是教輔保持活力的關鍵,即使教材沒有變動,《一課一練》也一兩年做一次小修改,三年大修訂一次。”倪明說,這些教輔書的作者也是使用者,平時會把教學上積累、收集或創作的好題目積累下來,修訂教輔時就把同類型更好的題目換上去,把更新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
此次英國版《一課一練》也匯聚了強大的改編和翻譯團隊,由既熟悉國內教材又對英國教育有深入了解的專家團隊擔綱。由於兩國學制和課程標准都不一樣,比如英國版《一課一練》五年級的內容,可能會同時涉及上海版四年級、六年級的內容,所以將根據英國的課程標准選取具體的知識體系內容,便於學生使用。
學好數學,要不要“一課一練”
《一課一練》出口英國,也引起了對中國基礎教育方法的討論。王焰告訴記者,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的教輔圖書輸出素有傳統,數學教輔尤其受歡迎,自2000年以來已輸出數學教輔52種。輸出市場也從我國港台地區拓展到韓國、新加坡,這次則是首次進入歐美市場。
“《一課一練》能走出國門,並非偶然,這是中國數學教育多年積累的體現。”張奠宙認為,中國數學教育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具有自己的優良傳統。其中,大多數學生具有扎實的數學基本知識和數學基本技能,這一點尤為世界各國的數學教育家贊賞。
張奠宙強調:“熟能生巧,數學是要動手做題的。基本知識要熟悉,基本技能要熟練,非有一定強度的練習不可。一課一練,就是這種優良數學教育傳統的體現。”
而“一課一練”,不等於“題海戰術”。倪明說,如果大量做同樣類型的題、不合適的題,學生的學習效率反而會很低。而經過教學研究,精心挑選習題的教輔,可以讓學生做比較少的題就能掌握核心知識,對減輕學生負擔是有利的。
“中國的教育有缺點,過度的教育競爭和教育功利主義確實存在。中國的教育也有它的成功之處。我們不可夜郎自大,卻也不可妄自菲薄。”張奠宙提醒,“數學是最具國際比較性的學科之一,數學教育應該更加努力工作,領先一步,走向世界。”
教輔書,怎樣進一步提升價值
採訪中,多位教育和出版工作者提出,應當正確認識教輔書在教學中的價值。“教輔出版門檻低,市場上不乏東抄西抄的拼湊之作。這樣粗制濫造的教輔讀物,害人不淺。”在倪明看來,教輔書的定位應是“服務”,服務學生和教師教學,要按照學術書的要求來做,絲毫馬虎不得。
張奠宙認為,“優秀的教學輔導書,對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教輔讀物,凝聚了第一線教師的教學經驗,積累了許多教學智慧。一道道題目,由淺入深,由易及難,變而不亂,循序漸進,要真正做好,很不容易。”
王焰透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正在著手成立數學出版工作室,面向細分市場,對數學教輔進行整體策劃,做到更加系列化、規范化、品牌化。
“中國教育出版物,一向是‘入超’,不斷引進國外的理論。了解世界的教育潮流固然重要,但是總結自己的經驗也不可忽視。‘一課一練’走出國門,啟示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要在吸收國外優秀經驗的基礎上,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並應提升為理論形態,在平等的基礎上與世界各國同行進行交流。”張奠宙說。(記者 顏維琦 曹繼軍)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