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桃源春色 唐大柏攝
1600多年前,陶淵明不曾想到,《桃花源記》短短500余字,卻給世人留下了千年遐想。
東晉詩人陶淵明是否立於船頭,在山重水復間尋訪武陵漁人偶然闖入的桃源仙境?桃花源,到底是中國式的“綠野仙蹤”還是詩人所見真實境界?是空幻?是理想?還是塵世淨土?
陶淵明與桃花源
自古文人大多喜山樂水,陶淵明也具有這一雅好,加之仕途多艱,便更樂意寄情山水,尋找慰藉。有人認為,他到過桃花源。
也有人認為,他筆下的桃花源只是夢幻之地。當年詩人所處的時代,政治黑暗、戰亂不斷,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他在幻想裡營造一方人間淨土。這也是多年來,人們翻閱史冊文獻,卻難以找到陶淵明是否到過桃花源的記錄的原因。
還有人認為,現實的桃花源加上心中的桃花,融合成了詩人筆下的桃花源。
41歲那年,陶淵明任彭澤縣令僅80余天,便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挂印去職。“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陶淵明卸下精神的負累,用超脫后的平和書寫風韻人生,開創了中華藝苑一個全新的詩派——田園詩派。他與溫良賢淑的夫人翟氏一起,安貧樂道,過著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
久而久之,一個遠離兵燹、沒有世俗黑暗的理想世界——世外桃源逐漸在詩人心中成形。詩人借桃花源景,寄托個人理想,替自己、替天下文人,也替所有崇尚鄉野田園的世人勾勒了一個“烏托邦”。
不辨仙源何處尋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桃花源最好的推薦詞。桃花源之爭,多年前就已拉開帷幕。
全國有30多個地方爭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其中備受關注的“桃花源”有湖南常德、重慶大酉洞、江西九江星子縣、湖北十堰竹山縣、江蘇連雲港宿城鄉、安徽黟縣等。各地均拿出証據佐証。時至今日,探求正源之風方興未艾。
在重慶,當地人認定大酉洞景況就是陶淵明《桃花源記》所記錄的勝地。當地還翻出史志來証明。清《酉陽州志》稱大酉洞“與陶淵明桃花源者,毫厘不爽”。清《四川通志》也說:“酉陽漢屬武陵郡之遷陵地,漁郎所問之津,安知不在於此?惟晉永嘉之后,地沒蠻僚﹔自宋及明,又世為土司地,名儒碩彥,游跡罕至,故文獻無征,不能正名為桃源耳。”
江西九江星子是陶淵明的故鄉,也認定自己為《桃花源記》創作原型所在地。那裡廣植桃樹,峰嶺綿亙,青山疊翠,田園如畫。當地桃花源現為星子縣隘口鎮廬山壟村,居住著陶、康等九姓千余村民,其中不少便是陶公后代。
常德的桃花源是最被認同的地方之一。《辭海》如此注解“桃花源”:東晉陶淵明作《桃花源記》中的世外理想社會﹔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桃源山”的注解如是: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面臨沅江,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馬洞,相傳是東晉陶淵明所記桃花源的遺址。
湖南桃源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兆元認為,世界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是在陶淵明的夢境裡,一個便是在常德的桃花源。常德桃花源被認為是詩人筆下的桃花源,原因有很多。陶淵明為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江西與湖南為近鄰。那裡古名就是武陵,能避秦亂。考古專家還曾在桃源境內的白鱗洲發現了距今6000年以上文明史的周家崗遺址,挖掘到許多石斧、魚鉤等,說明這裡很早以前就有漁民作業。
而對於常德桃花源是否名正言順,爭論的焦點大多集中在“山有小口”上,即當年武陵人進入桃花源的入口究竟在哪裡。
桃源沅水流域一線是國內典型的丹霞地貌地帶,有專家猜測,可能因為地殼運動,發生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原來的陸地變成了河流。還有當地漁民告知,在漲水季節白鱗洲一帶江流湍急,旋渦很大,懷疑裡面真的有洞。2006年常德桃花源邀請專業潛水員潛入沅江,尋找當年武陵漁郎誤入仙境的入口——“仿佛若有光”的小洞。我國二級潛水教練員朱盛輝幾度潛水,在水下15至20米處真的發現了一個呈棱形“初極狹,才通人”的洞口。洞口四周亂石嶙峋,很有奇特、幽深之感。消息傳出,外界嘩然。很快就有人提出質疑,雖已歷經千年,捕魚人曾經能夠駕船而入的洞也不會已經被沅江淹沒。
至此,武陵捕魚人誤入仙境時那“仿佛若有光”的“山有小口”,便沒有再被人証實過。
至今傳者武陵人
在美文與美景的雙重吸引下,歷代人文雅士紛紛前往心目中的桃花源,留下墨寶﹔官府則不斷完善庭閣樓台,豐富勝景,其中以常德為盛。
孟浩然、王維、李白、韓愈等名家均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傳世詩篇。文人雅士的縷縷墨香使得桃花源內涵更加豐厚。劉禹錫被貶為朗州(今常德)司馬,到桃花源游覽題下“桃源佳致”。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觀等名勝古跡,更為官宦、文人、道士乃至百姓所向往。
船悠然行進在沅江碧波間。船行窄處,蓑衣斗笠的中年船夫揮槳引航,干淨利落,不由讓人猜想,船夫莫不是武陵漁郎的后代?
李白曾游歷常德的桃源、漢壽、石門等地,留下了《春游救苦寺》《望木瓜山》《桃源二首》《菩薩蠻》等詩詞。還寫了散文《奉餞十七翁二十四翁尋桃花源序》。文中寫道:“則桃源之避世者,可謂超升先覺”“武陵遺跡,可得而窺焉”“白雲何時而歸來,青山一去而誰往?諸公賦桃源而美之”。從中可推測,李白心中的桃花源就在武陵,也就是今天的常德。
桃源佳景“艟舫晚渡”橫臥在李白詩中所言的煙溪口外。艟舫洲形如渡船,四面環水,茂林密柳,草綠鷺白﹔每當夕陽西下,紅霞萬道,照射洲上,遠遠望去,洲在五彩江霧水光中儼然神艟仙舫,飄幻神奇。一路蕩舟而行,沅江從綠蘿崖而上,婉約之風逐漸被豪邁之曲代替,不少河灘暗流涌動,水流湍急,沅江撞石壁而過,發出暢快的呼聲,其中波濤最高呼聲最大的要數“白馬雪濤”一景。
因洞洲梗塞江心,沅水至此一分為二,洲北河床礁石林立,浪涌似雪。宋代古汴高士曾賦詩:“層瀾疊浪勢轟雷,怒雨號風涌雪堆。半夜四天雲墨黑,恍疑白馬闖江來。”一千多年過去了,層瀾疊浪,撥馬削濤,依然繽紛成千年飛雪。船行至水府閣附近的后門洞,隻見洞口有怪石昂首后傾,巨崖因雨雪侵襲,有“森然欲搏人”之感。相傳此門洞住有仙人,民謠流傳:“王質去求仙,丹塵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哪朝哪代開始,洞口被封閉了,徒留洞痕和斷碑。
平洲古渡、遠村近舍、揚帆漁舟沐浴在春陽裡,村舍竹笛聲聲、漁歌陣陣,江對岸幾十戶漁民依山而居,可見良田、道路、芳草,“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宛如詩境。
舍船而入,從問津碼頭一路攀爬,石徑青苔滿地,空氣裡彌漫著歲月的芬芳。桃花觀、遇仙橋、集賢祠、佳致碑、問津亭等便如畫軸舒展,納歷代聖賢,攬千古雅韻。很多的人文勝景,無緣納入陶淵明筆下,當今游客則比陶淵明更多了份幸運。
人間處處桃花源
“陶淵明的一篇文章,讓人尋找了許多年。其實,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就是一個遠離戰亂、民風淳朴、安寧和諧的家園。在當時政治黑暗的時代裡,那樣的地方,隻在詩人的夢裡。而現在,放眼望去,這樣的地方,在咱們常德多著呢!”常德武陵區紫橋小學老師陳瑛,在給孩子們講述《桃花源記》時,如是回答孩子們的疑問。
她也曾像學究一樣,苦苦追思詩人筆下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也曾在確信與懷疑間徘徊。“詩人沒有回答我,史料沒有回答我,其實,細細想想,答案早已寫進沅江千古的碧波裡,早已刻進兩岸峭壁的石峰間。”
不論桃花源究竟有無,是為何處,世人對其的憧憬在千年中已浸潤了當地的民情民風。比如,崇尚“德行天下”的武陵人,受濃郁文氣滋養,“隱逸文化”點撥,內心澄澈,少了一份追名逐利,多了一份上善若水。
“最美基層干部”唐述林,扎根山林,心在哪裡風景就在哪裡,他讓一個落后的邊陲小鎮徹底變了模樣。這位踏實的基層黨委書記,譜寫著勤政為民之美,用行動做了抒情的回答:讓百姓過上“怡然自樂”的生活,就是他心中的“桃花源”。
“感動中國”人物沈克泉、沈昌健父子,春來秋往,不分晝夜,守護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種子,蘊含著世代相傳的夢想。讓農民在土地裡收獲富裕的種子,就是他們心中的“桃花源”。
“全國優秀復員退伍軍人”田工,曾在部隊為了執行滅火任務失去右腿。退伍后,他志願參加“中國常德詩牆”修建、維修和續建的鐫刻施工13年,志願參加道德宣講活動,並將所有的獎金全部捐出,又從自己微薄的撫恤費裡每年拿出一部分捐給社區。讓社會成為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就是他心中的“桃花源”。(記者 唐湘岳 通訊員 徐虹雨 李欣)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