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解碼會內會外:每一次立法 都瞄准權利保障

盤點這些年由全國人大通過的法律

記者 趙 兵 徐 雋 李 堅 成 慧 寇江澤 季健明

2015年03月11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5年前的3月,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立法法﹔15年后的今天,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修改立法法。“隻有特別重要的法律,才會經全國人大而不是其常委會審議通過。”北京大學教授姜明安說。

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15年間,憲法、選舉法、物權法、企業所得稅法、刑事訴訟法等一批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公民基本權利的基本法律,由全國人大制定或修改,影響深遠。

折射公民政治權利的發展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法,是憲法。根據立法法,憲法的修改,必須經過全國人大。2004年3月,我國現行憲法迎來第四次修改。

“這次修憲,‘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被寫入憲法,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國家人權保護意識提高的體現,也為包括私有財產所有權保護在內的一切公民權利的保護提供了最高的依據。”重慶索通律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韓德雲代表這樣評價。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選舉法修正案草案,這部事關公民政治權利的重要法律迎來具有歷史意義的修改。

“這次修改,首次實現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實現了公民在選舉權上的平等。”河南省寶豐縣人民法院副院長朱正栩代表說,選舉人大代表的城鄉人口比例經歷了8︰1、4︰1直至1︰1的變化,每一次變化都反映出我國城鄉差距的縮小、二元結構的打破和人民民主權利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選舉法歷經五次重要修改,主要內容包括:規范代表名額和分配,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對代表候選人擴大提名權、改進介紹方式﹔完善投票選舉、代表罷免、辭職等程序﹔強化對縣鄉直接選舉的領導和指導工作﹔對選舉委員會的產生和職責分別作出規定﹔完善對破壞選舉違法行為的制裁。

“每一次修改,都慎之又慎,這充分體現了選舉法的重要性,也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政治權利保障的高度重視。”朱正栩說。

保障私權利釋放新活力

從萌生物權立法,到物權法瓜熟蒂落,正式通過,歷經13載,8次審議,也創造了我國立法史的紀錄。

2007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物權法時,許多學者撰文表示,“中國將開啟全面保護私權的新階段。”

大到山脈、草原、江河湖海、地下礦藏,小到居民住宅的停車位、電梯、水電管線的歸屬,物權法都作出規定,發揮了明晰產權、定紛止爭的作用。

“物權法的一大亮點,是實現不同所有制下財產的平等保護,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為進一步釋放各種所有制經濟的活力打下基礎,提供保障。”韓德雲說。

國家征稅、公民納稅,體現著公民和國家的關系,是基本法律調整的重要內容,也涉及公民財產權利。根據立法法,此類法律應當由全國人大審議通過。2007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企業所得稅法,從稅法、稅率、稅前扣除、稅收優惠等方面統一了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保証了內外資企業平等競爭。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被進一步激發出來。”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代表深有體會:“我們的子公司菏澤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減按15%的優惠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就是這一規定的受益者。”

用法治方式保障司法人權

司法人權保障意義顯著,如何讓有罪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如何讓無罪的人免遭冤獄之苦,如何讓司法的全過程體現人道和文明?這是刑事訴訟法的功能所系、內容所系。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新法加強了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保障,加大了對公權力行使的制約,完善了非法証據排除制度,加大了法律援助力度,建立了被害人國家救助制度等。

“這些規定是憲法關於人權保障規定的具體化,表明我國在確保公平公正、及時高效追訴犯罪的同時,同等保護公民人權,預防冤假錯案的發生。”清華大學教授周光權代表說。

在周光權看來,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落地有聲,“近年來,司法人員逐步形成了正確的刑事司法理念,特別重視刑訴法的程序價值,嚴格依法辦案,辦案過程中刑訊逼供、違法搜集証據,違反程序辦案等現象大幅度減少。”周光權說,“刑事司法從單純注重打擊犯罪向兼顧人權保障方向發展,國家追訴犯罪過程中公權力與私權利的配置、協調,出現了新的面貌,給中國刑事訴訟格局帶來深刻變化。”

特刊視覺統籌:宋 嵩 蔡華偉 李姿閱 劉 慧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11日 16 版)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