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06日04:55 來源:南方日報
珠海將規劃8條高速公路、2條城際軌道、7大港區、9個客運站、3大物流園區和5個物流中心。
資料圖片
碧波浩瀚的伶仃洋上,一座世界矚目的跨海大橋正在加速建設。港珠澳大橋一橋連三地,建成后將徹底改變珠海的交通地位和城市格局。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在新的發展機遇期,珠海綜合交通的目標和戰略橫空出世——《總規》明確,構建珠江口西岸對外門戶和區域交通樞紐,促進區域交通一體化,同時將積極貫徹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交導向型開發) 發展理念,以公共交通為導向指引城市開發建設。
據了解,在規劃期內,珠海將規劃8條高速公路、2條城際軌道、7大港區、9個客運站、3大物流園區和5個物流中心,並設置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港珠澳大橋西延線等重要交通廊道。
同時,珠海將發展現代有軌電車等中運量公共交通和常規公交,重點建設城市快速路,構建以中運量城市公共交通運輸方式為骨架,地面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車等其它交通方式為補充的線網等級清晰、樞紐換乘便捷的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
規劃建設8條高速公路
廣珠鐵路或增客運功能
大交通引領大發展。《總規》中明確,珠海要構建與泛珠三角西部、珠三角區域中心城市密切聯系,輻射中山、江門,溝通港澳,高效便捷的珠江口西岸對外門戶和區域交通樞紐。大力協調區域交通設施的規劃建設,實現多方式的對外交通銜接,提高海港、空港、公路、鐵路和口岸的服務水平,促進區域交通一體化。
高速公路和高快速鐵路是快速交通體系的主體。根據《總規》,珠海共規劃建設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廣珠西線高速公路、江珠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公路、髙欄港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橋連接線-西延線、金海路、金琴高速公路等8條高速公路。
其中,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北接京珠高速公路,並在唐家灣北部保留與中山東部外環通道和預留的深(圳)珠(海)通道銜接的可能性﹔遠景根據實際情況,逐步修改港珠澳大橋西延線、金海路和金琴高速為城市快速路。
鐵路和城際軌道方面,《總規》提出,廣珠鐵路應客貨運運輸兼顧,以貨運促動港區的發展,根據珠海市鐵路客貨運輸能力和需求增長情況,研究預留廣珠鐵路增設客運功能的可能性。同時積極促進珠江三角洲城際軌道交通系統的建設,規劃建設廣珠城際延長線、廣佛江珠城際軌道。
珠海“雙港”也將迎來升級。金灣機場將充分利用已建成運力,發揮4E級機場能力,發展成為國內干線機場。同時珠海將加強與澳門、香港等區域內其他機場的協調合作發展,承接區域客貨業務轉移,並重點發展飛機制造、維修、總裝等產業和空港物流﹔繼續發展現有航空航天博覽基地,提升民用機場的綜合功能,隨著航展影響力擴大,遠期考慮搬遷航展。
港口方面,珠海港重點發展油氣化工品、煤炭、礦石等大宗散貨和集裝箱運輸,並為香港、澳門旅游、客運服務。逐步發展成為以大宗散貨和外貿物資運輸為主,客貨兼顧、內外貿結合,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的多功能、現代化的綜合性港口。預測珠海港2020年貨物吞吐量達到19810萬噸,客運量600萬人次。
此外,珠海還規劃了區域客貨運樞紐,包括九個客運站和三大物流園區、五個物流中心。
以TOD模式引導綠色交通發展
常規公交線網覆蓋城市90%以上地區
《總規》同時明確了珠海城市交通發展的策略,包括交通引領發展、公共交通優先、交通需求調控、交通資金保障、健康交通引導、科技交通促進等六個方面。珠海明確了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發展中的優先和主體地位,鼓勵綠色交通,從觀念、體制、政策、管理機制、投融資機制和技術上促進TOD實施。
積極貫徹TOD發展理念,以公共交通為導向指引城市開發建設,是珠海公共交通發展的目標。珠海將在全市范圍內構建以中運量城市公共交通運輸方式為骨架,地面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車等其它交通方式為補充的線網等級清晰、樞紐換乘便捷的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至2020年,機動化公交分擔率50%,公共交通佔全方式客運比例的30%以上。
中運量公共交通方式以現代有軌電車為主。珠海將利用梅華路、三台石路、九洲大道、鳳凰路等道路規劃現代有軌電車1、2、3號線,構成有軌電車香洲環線﹔沿九洲大道、珠海大道規劃預留東西向中運量公共交通走廊,沿情侶路規劃預留聯系唐家灣和香洲的中運量公共交通走廊,規劃預留有軌電車橫琴環線、有軌電車金灣環線。
根據《總規》,到2020年,珠海常規公共交通線網應覆蓋城市90%以上地區,覆蓋全部城市干道。在珠海大道、港灣大道、明珠路、人民路、南灣大道、迎賓路、海濱路、景山路等道路上設置公交專用道,形成多級別的公共交通走廊。
同時,珠海還將規劃對外客運樞紐,軌道交通之間、軌道交通與主要公交專用道形成的公交走廊相交的站點作為公交的換乘樞紐,每個規模2000—4000平方米。共規劃38個公交樞紐、16個公交停保場、6個公交修理廠和公交首末站60個,近期將建設翠微西、華發世紀城、梅華北站、富山工業園等7個公交首末站。
快速路網強化組團間聯系
共規劃城市快速路250公裡
根據《總規》,珠海的城市道路分為5個等級:城市快速路、交通性主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珠海提出,構筑功能清晰、等級結構合理、布局完善的城市道路網絡,結合城市交通通道資源有限的特點,在環港澳都會區建設復合型交通走廊,重點建設城市快速路系統。
珠海作為組團式布局的城市,組團間的聯系交通是保障城市各項功能正常運行的關鍵性聯系通道。《總規》提出,強化各城市組團間的聯系,將快速路系統延伸至規劃建成區內。增加中心城區、橫琴新區與各新城、中心鎮之間的聯系道路,並預留中心城區與各新城、中心鎮之間中運量公共交通走廊。
城市快速路承擔各城市組團間的聯系和與高速公路銜接功能,包括香海路、原珠海大道西段、港灣大道、珠海大道、機場北路南段、機場東路、橫琴大道-環島東路等。
城市交通性主干路則承擔中心城區或新城內部的快速交通聯系功能,為快速路的補充。如梅華路、南灣路、明珠路、迎賓路、情侶中路-港灣大道、三台石路、橫琴第三通道、香海北路東段、珠峰大道等。
據悉,珠海共規劃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總長為1770公裡,其中,城市快速路250公裡,主、次干道1520公裡,網絡密度為3.28公裡/平方公裡﹔城市支路的路網密度控制在3-5公裡/平方公裡。
主要規劃高速公路一覽表
序號 | 路線名稱 | 主要功能 |
1 | 廣珠西線高速公路(太澳高速公路) | 為澳門及珠海東部城區南北向出口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未來萬山港疏港公路。 |
2 | 江珠高速公路 | 是珠海中部地區南北向主要出口公路,也是珠海金灣機場最為主要的集疏公路。 |
3 | 機場高速公路 | 是珠三角西部地區通往珠海金灣機場的快速通道。 |
4 | 高欄港高速公路 | 是高欄港主要疏港公路,同時也是珠海西部地區南北向主要出口公路和西部經濟發展帶的公路主骨架。 |
5 | 西部沿海高速公路 | 為珠海東西向對外交通主通道,兼顧珠海市外環線高速公路功能。 |
6 | 港珠澳大橋連接線-西延線 | 是珠江口西岸地區與香港、深圳等珠江東岸地區聯系的最便捷通道。 |
7 | 金海路 | 是珠海金灣機場東向客貨集散的重要通道,也是聯系橫琴與金灣的快速通道 |
8 | 金琴高速 | 是連接京港澳的重要高速公路,也是聯系唐家灣與橫琴的快速通道 |
城市快速道路規劃一覽表
編號 | 道路名稱 | 道路起止點 | 道路斷面 |
1 | 珠海大道 | 前山大橋—珠港大道 | 主線雙向8車道 |
2 | 香海路 | 機場北路-南灣北路 | 主線雙向6車道 |
3 | 原珠海大道西段 | 珠海大道-進港路 | 雙向6車道 |
4 | 金鳳路 | 港灣大道-明珠路 | 主線雙向6車道 |
5 | 港灣大道 | 廣珠高速-梅華路 | 主線雙向6車道 |
6 | 金海路 | 廣珠西線高速-機場高速 | 主線雙向6車道 |
7 | 機場北路南段 | 金灣機場-珠峰大道 | 主線雙向6車道 |
8 | 機場東路 | 珠海大道-西部沿海高速 | 主線雙向8車道 |
9 | 橫琴大道-環島東路 | 廣珠西線高速-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 | 主線雙向6車道 |
■亮點“連連看”
1.公共停車場泊位不少於7萬個
根據《總規》,規劃社會公共停車場(庫)停車泊位不少於7萬個,在下一層次規劃中落實停車場用地。
《總規》同時提出,根據珠海機動車發展與城市交通發展的策略修訂停車收費標准和配建標准。適量建設停車場,合理開發地下或地上立體停車資源。通過路網容量確定配建指標的控制上限。降低路內停車比例。鼓勵在公共中心和居住區建設多層停車庫(樓)。
2.規劃千余公裡綠道網 建慢行交通廊道
《總規》明確,堅持“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實現城市整體交通協調發展為目標,大力發展和提倡慢行交通,構筑與城市發展相適應、與公共交通良好銜接,管理有序的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慢行交通系統。
根據《總規》,珠海將依托綠道,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以珠三角區域綠道1號線和4號線珠海段為依托,城市綠道網主干綠道和社區綠道連接,成環成網,規劃綠道網總長度1003公裡。
同時,珠海將充分尊重、利用珠海的自然條件,建設環境宜人的現代化濱海城市慢行交通廊道。實行步行優先,提倡步行及自行車交通方式,為步行者及自行車使用者創造安全、便捷和舒適的交通環境。保証步行道的有效寬度,改善自行車與公共交通的換乘環境。
3.桂山島將建新航線聯系周邊城市
《總規》提出,依托珠海市陸島海岸帶,積極利用萬山群島、唐家灣港區、香洲港區、九洲港區等現有客運碼頭,適時在萬山群島、南灣、橫琴、機場、高欄港、斗門及平沙等地區建設完善客運碼頭及相關配套附屬設施,形成覆蓋內河岸線、沿海岸線及海上島群的綜合水上交通系統,拓展旅游觀光、休閑娛樂、通勤、對外客貨運輸等水上交通功能。
根據《總規》,珠海將完善陸島碼頭、旅游碼頭、游艇碼頭陸水交通樞紐功能,著力打造以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為主的珠海特色水上交通,提升地區整體品質。同時重點建設近岸水上交通系統,海島水上交通以桂山島為交通樞紐中心,在已有的聯系香洲港航線的基礎上,建設和周邊重要城市和港口聯系的新航線。
區域交通樞紐強勢推動
提升核心城市地位
■看基礎
近年來,圍繞建設“生態文明新特區、科學發展示范市”和粵港澳交通樞紐城市的目標,珠海始終堅持交通先行戰略,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民生交通水平,促進交通綠色、信息化發展,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珠江口西岸交通樞紐城市目標初步建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地位進一步提升。
區域交通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和珠海連接線加快建設﹔廣珠鐵路通車,結束珠海無鐵路的歷史﹔接軌廣珠鐵路的高欄疏港線一期工程通車,高欄港“海鐵聯運”迎來跨越式發展﹔廣珠城軌全線通車,日均發送旅客約2.6萬人次﹔機場高速、高欄港高速建成通車,港口、機場、口岸三大節點基本打通。
2013年,珠海港年吞吐量超過1億噸,正式邁入億噸大港行列﹔拱北口岸擴建工程投入使用,高峰日通關量超過32萬人次。2014年底,珠海金灣機場珠海機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400萬人次。
珠海還打響了交通“三年大會戰”,金琴高速等一批內通外聯的交通樞紐工程全面啟動,交通體系進一步完善。
珠海同時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綠色交通。截至2014年底,珠海公交運營車輛1849輛,其中電動公交車73台,LNG公交車1109台,新能源車佔比超過六成。建成公交專用道46公裡,公交場站31個,公交首末站113個。
更大容量、更安全、更舒適、更環保的有軌電車1號線首期工程也已建成,今年“五一”可以全線試乘。隨著珠海市軌道線網規劃修編和現代有軌電車近期建設規劃的開展,珠海城市交通進入新的軌道交通時代。
優化交通增強輻射能力
公交優先凸顯“以人為本”
觀察眼
珠海提出構建珠江口西岸對外門戶和區域交通樞紐,在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教授袁持平看來,這將使珠海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凸現,進一步增強城市的輻射能力。“經濟聚集對交通的要求越來越高,珠海一旦建成門戶型交通樞紐,將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也將為西岸其他城市的發展帶來輻射作用。”
袁持平指出,核心城市首先要構建發達的綜合交通網絡,才能便利地組織人流、物流,為發展提供支撐,最終形成物流、產業和創新的樞紐。“也隻有融入了國家大的交通平台和網絡,城市空間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才有了根本支撐。”他認為,珠海海陸空交通基礎設施齊齊發力,將大大提升城市運行效率。
以公共交通為導向指引城市開發建設是此次《總規》在綜合交通建設上的另一亮點。在中國的多數城市,公共交通歷史欠賬較多、城市功能及路網規劃不合理以及出行的不良習慣,是造成城市交通擁堵的原因。而城市交通轉型的根本,就是由“以車為本”轉變到“以人為本”理念的轉變。
按照珠海的計劃,將構建以中運量城市公共交通運輸方式為骨架,地面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車等其它交通方式為補充的線網等級清晰、樞紐換乘便捷的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這種公交優先的策略,將滿足大多數人的交通出行要求,正是“以人為本”的體現。
“規劃的節約是最大的節約。珠海提出發展以軌道交通為主的中運量公交運輸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城市軌道交通的集聚效應,有利於緩解交通擁堵,引導城市科學和諧發展。”軌道交通專家、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說。
南方日報記者 向鬆陽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