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4小時滾動新聞
分享

無人機能否取代“快遞小哥”?

2015年02月12日04:53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無人機能否取代“快遞小哥”?

大疆創新試飛無人機。

  資料圖片

  汪峰用一架吊著花籃四軸無人機,為章子怡送上9.15克拉的鑽戒,不僅贏得了美人芳心,也圓了自己的“頭條夢”。隨著無人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專業人士就此判斷,今后用這種高科技的工具送快遞並非沒有可能。

  近日,淘寶就聯合圓通速遞分別在北京和上海首次小范圍試推了無人機送貨上門服務。剛剛攜手深圳雷柏科技發布無人機產品的零度智控總經理楊建軍稱,零度也在深度參與無人機物流業務。

  那麼問題來了,無人機送快遞真的靠譜嗎?

  在楊建軍看來,如果只是簡單地用無人機將產品從一個地方送到另外一個地方,現在就可以實現,但物流系統是個復雜的系統,無人機怎樣深度整合進去、該怎樣配置無人機、從哪段到哪段使用無人機才是最高效率,這些都需要研究。

  另據記者了解,推廣無人機送快遞服務,雖然可以為物流企業節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但現實狀況下,該業務隻能在特定條件和特定區域才能開展,並要符合民航部門的相關規定,當前無論是技術條件還是政策環境,都還很不成熟。

  無人機試水快遞業 再度引發業界期待

  本月初,淘寶網聯合圓通速遞,在北京、上海、廣州部分區域,開展了一次無人機快遞實驗:消費者在淘寶拍下規定商品——某品牌的紅糖姜茶,就有機會在1小時內,看到無人機載著商品抵達,三天內共有450人享受到這樣的體驗。

  據淘寶網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活動是三方合作,是一次試探性的試水,目的是給淘寶的用戶提供一些創新性的體驗,暫時沒有未來的推廣計劃。”盡管如此,這一創意之舉仍然引起了業界對無人機開展快遞業務的期待。

  “這可能是未來快遞業的發展趨勢。”順豐速運深圳公司一名負責人稱,用無人機取代派貨員,不僅可以為快遞企業節省不少人力成本,同時也能夠提高派送效率,特別是在“雙十一”這樣的物流旺季,無人機能發揮不小的作用。

  專業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即使按照當前較高的售價,一台專業級無人機的價格也不過幾萬元,抵不上一名快遞員的年收入。但是用無人機送包裹的效率可以是一名快遞員的數倍。綜合來看,無人機送小件包裹無疑更具有成本優勢。

  “特別是在物流旺季,快遞公司再也不用為招不到員工而發愁,隻需要有足夠多的無人機,就基本可以解決配送環節的問題。”上述人士稱,與此同時,用機器替代人工,也能夠更大限度上避免人為導致的快遞“誠信問題”。

  記者了解到,無人機送貨相較於人工配送,還有一大優勢是可以讓快遞服務覆蓋到更廣泛的偏遠地區。比如前不久,順豐公司就在東莞鬆山湖地區進行了一次無人機配送試驗,該無人機飛行高度在100米左右,機器內置導航系統。

  工作人員預先設置目的地和路線,飛行器將自動到達目的地,位置誤差能控制在2米以內。這一做法於是引發了不少專業人士的想象:如果這種無人機今后大范圍推廣,很多偏遠地區的用戶也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快遞服務,且運費將大大降低。

  技術和管理難題待解 無人機恐難替代快遞哥

  無人機送快遞,在技術上是否存在問題呢?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小型無人機的載重一般不超過4KG,續航時間約為20分鐘,以5米/秒的時速計算,正常飛行距離約為6—10公裡,因此隻能在市區范圍內,進行小件包裹的派送。

  除了續航能力、載重和運距的限制之外,由於無人機體型小、重量輕,很容易受到天氣因素干擾。“狂風暴雨會可能把無人機刮得找不著北。”而如果無人機受到電磁干擾失去控制,輕則讓機器原路返航,重則導致“機毀貨失”。

  一名無人機經銷商告訴記者:“即使無人機飛行過程中是安全的,也難保不會在其他環節出現問題。”此前就有報道稱,上海的一家公司想用無人機配送蛋糕,但由於貨物可能砸傷行人而沒被批准。“運送過程中貨物和人員的安全性,一直是我們考慮最多的問題。”順豐深圳公司一名負責人對記者說。

  技術問題還只是一個方面,無人機在快遞交接環節,管理上也面臨著不小的難題。據了解,快遞不同於其他貨運業務,其中還涉及簽收環節。如今的現狀是,商品並非能夠直接送到客戶手中,而隻能送到指定地點,買家接到電話后仍需要出來與快遞員當面簽收,也因此出現快遞員與無人機如影隨形的滑稽場面。

  “事實上,假如沒有快遞員隨時跟著飛機,那麼無人機飛行途中被人打下來,或者飛機到了客戶手上后被截留、損壞,這些問題又該如何防范呢?”深圳市大疆創新公司公關總監邵健伙此前接受本報採訪時專門提到這一問題。在他看來,無人機商用行為中管理上的難題,可能比單純技術上問題更加麻煩。

  正因如此,當前無人機送快遞還隻處在小范圍試驗階段。加上無人機操作需要專業人員完成,且對起降場地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短時期並不會直接面向客戶。比如,順豐此前研發的貨運無人機,目前也是隻用於不同業務網點之間的配送。

  政策法規尚不明朗 無人機推廣尚需時日

  盡管無人機送快遞還只是停留在設想中,但並不妨礙企業投身這項業務的熱情。2013年,亞馬遜就透露,公司正在研發無人機送貨服務,單次最重可運2.27公斤貨物,計劃讓顧客在網購30分鐘內收到包裹,預計4—5年內投入運營。

  在國內,珠海的一家無人機公司去年底也曾向媒體透露,該公司新研發出來的無人飛行器能載重25公斤,連續飛行1.5小時以上。同時他們將繼續研發能載重50公斤和100公斤的兩種機型,一舉解決無人機載重和續航能力的局限。

  另一家名為“極飛”的無人機公司,則已在探索為快遞公司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包括管理、調度、落地接洽等整套商業模式等。據可靠消息稱,2015年會有5000架極飛無人機投入快遞行業,順豐速運就是其合作對象之一。

  深圳大學物流研究所所長王江稱,即使今后無人機送快遞在技術和管理上不成問題,但推廣運用還需要突破很多政策和法律瓶頸。關於無人機“黑飛”的話題,也一直沒有中斷過,尤其是在低空管制嚴格的國內。

  “今后如果漫天都是無人機,是否需要劃分航道?低空交通秩序如何規范?這些目前都還沒有規范的法規,即使在國外這項工作也進展緩慢。”邵健伙說。同時,無人機低空飛行還可能面臨一些法律問題,“由於無人機是可以搭載攝像頭的,當飛越民宅、辦公區時,是否可能侵犯到公民隱私也是爭議較多的問題。”

  據一名專業人士介紹,從行業規范管理的角度看,今后每一架無人機可能都需要配一名領航員,僅這一項成本,就會讓無人機的配送成本大大提高,所以要真正實現無人機送快遞,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券商觀點

  無人機行業將打造下一個千億元盛宴

  當深圳雷柏科技發布“無人機開始預售,3月份發貨”的利好消息后,該股隨后就放量漲停,成交額也實現了環比翻番。有券商分析稱,無人機行業目前存在較多的投資機會,可以預見,未來10—20年無人機(軍用和民用)將邁入黃金發展期,千億級市場有序打開,即將迎來產業化浪潮。

  東方証券分析師稱,目前無人機主要應用於航拍等各行業應用,包括邊防、農業等。隨著大疆創新等幾千元高性能無人機的推出,無人機在更多商用領域甚至民用市場的應用也在打開。“我們認為無人機作為一個飛行終端平台,未來可以綁定更多傳感器、控制器等,實現傳輸、檢測、遠程監控等眾多功能。”

  據統計,2014年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已達到28億美元,未來10年還將持續增長。“尤其是民用無人機,擁有相關優質資產轉型企業將持續貢獻研發和業績驚喜。”安信証券分析報告中說,無人機民用領域廣泛,僅農業植保、電力巡檢、油氣管道巡檢和警用4項年均潛在需求500億元,遠超軍用市場。

  該分析報告預計,民用無人機行業發展,今后或將經歷兩個階段:“在過去2年和未來1—2年,一批公司將通過並購或合作布局民用無人機整機或配件市場,逐步完善產業鏈﹔而在未來2—8年,一些資源能力領先的企業,將率先積累行業應用經驗,並持續釋放研發和銷售紅利。”

  南方日報記者 鄧翔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