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被高鐵改變的經濟版圖

2015年02月12日09:53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被高鐵改變的經濟版圖

高鐵的快速發展不僅讓人們的出行更便利,更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版圖。正是因為高鐵,如今早晨在廣州吃早茶、中午在武漢吃熱干面,晚上在北京吃烤鴨的願望已經實現。

京廣高鐵把環渤海經濟圈、中原經濟區、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圈、珠三角經濟圈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沿途6個省市的28個城市的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進程大大加快﹔蘭新高鐵、貴廣高鐵和南廣高鐵將新疆、青海、甘肅、、廣西等地更緊密地串聯起來,加快了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和東部地區人員、物資的流動。2015年,我國高速鐵路營業裡程預計將達1.8萬公裡,高鐵帶給我們生活的改變也將越來越多

貴州

走向開放更前沿

本報記者 吳秉澤 王新偉

2月7日,記者搭乘D5401次列車從貴陽站出發,20分鐘后在龍裡北站正點下車。

龍裡建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與記者同站下車。由於住在貴陽,陳建以前每天都要駕車往返於龍裡與貴陽之間。“遇上堵車,一個小時都趕不到。”如今,陳建已很少開車回家,“搭乘高鐵很快,省時省事。”

依托貴廣高鐵的通車,龍裡加快了與貴陽的同城化發展步伐,不僅讓兩地群眾頻繁互動,更從產業發展、城市規劃方面發力,深度融入貴陽半小時經濟圈。“我們將從發展思路、產業布局等方面,全面對接貴陽,把龍裡打造成為貴陽的衛星城和貴陽人的‘后花園’。”龍裡縣委書記胡志峰說。

同時,藏在深閨的特色民族文化也隨著高鐵通車,揭開了面紗。自貴廣高鐵開通以來,肇興侗寨、岜沙苗寨等景區景點迎來了游客的井噴式增長。

不少區域合作的設想,隨著高鐵的開通逐漸成為現實。去年9月,桂林、黔東南兩地政府簽署協議,加強以旅游產業為重點的合作,構建長效合作機制。“桂林以山水見長,黔東南民族風情濃郁,兩地的旅游資源互補性強。”黔東南州州長廖飛對兩地合作充滿信心。

廣西

打造高鐵經濟帶

本報記者 童 政

2月6日,記者從南寧東站搭乘D3611次動車,沿著南廣高鐵一路向東,前往廣西東部的梧州市。

“自南廣高鐵開通以來,南寧開往廣州的車次十分火爆,商務人士、游客、學生都非常多。”列車長劉智嫻說,“普速列車從南寧到廣州要13個小時,動車隻要4個多小時。”目前南寧到廣州的高鐵一天就有18趟,劉智嫻一天要在南寧和廣州間跑3個來回。

不知不覺間,列車駛入廣西貴港市。作為西江流域的核心港口城市,貴港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內河港口,擁有年吞度量3000萬噸的全國最大內河集裝箱碼頭。搭乘南廣高鐵的快車,讓貴港下轄的桂平、平南告別了沒有鐵路的歷史,同時貴港的港口、農業、旅游等資源也得到了全面激活。

下午3點多,動車准點到達梧州南站,這裡是廣西的東大門。“南廣高鐵開通后,梧州將能更多地承接廣東在節能環保等方面的產業轉移,帶來新的發展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梧州市發改委主任陳紹霖說。

南廣高鐵這條交通大動脈正帶給廣西巨大的推動力。目前,廣西正在高速鐵路沿線規劃建設高鐵經濟帶。南廣高鐵開通運營后,廣西區內高鐵路網結構得到優化升級。南廣、柳南、衡柳、沿海高鐵的無縫對接,將廣西“沿海、沿江、沿邊”3大優勢聚攏起來,增強了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整體競爭力。

廣東

開啟區域經濟發展“大引擎”

本報記者 龐彩霞 鄭 楊

2014年12月26日,南廣高鐵與貴廣高鐵同日開通,這兩條高鐵分別將南寧、貴陽和廣州連接起來,加速了高鐵沿線的人員和物資往來。

“原來高鐵站這麼大呀!”2月7日,在廣鐵集團開行的首趟“摩托大軍高鐵返鄉專列”上,第一次乘坐高鐵的兄妹廖煌輝、廖穎淑興奮地說。今年,他們一家不再騎摩托車返鄉,而是改乘廣州南站至南寧東站的D4602次列車。

南廣高鐵這條運行於兩廣間的鐵路全程僅需4小時,有效緩解了春運出行難題,不僅縮短了沿線地區的時空距離和心理距離,更是沿線城市形成“走廊經濟帶”的催化劑。

D4602次列車首先停在佛山市三水南站。南廣高鐵的開通,讓佛山這座珠三角制造名城增強了對粵西乃至廣西的輻射力。佛山市廣亞鋁業有限公司現在在廣西打造了總面積達4000畝的田陽鋁加工工業園。廣亞鋁業副總經理鄧展洪說,“等到南廣高鐵時速到達300公裡,從佛山出發3個小時內就可以到達田陽工業園,這對於佛山企業的產業轉移促進很大。”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說,高鐵的開通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佛山和西部省市的交流,有利於佛山制造業轉型。在他看來,借著高鐵東風,一方面,佛山原本較為低端的制造業如陶瓷等將逐步向西部轉移﹔另一方面,西部的先進制造業企業或將瞄准佛山的投資環境,增大向佛山投資的意願。

就在記者踏上D4602次列車旅途的同時,本報另一路記者跟隨廣鐵集團有關人員前往貴廣高鐵沿線進行採訪。

珠三角新興城市肇慶因“高鐵時代”的到來而格外興奮。橫跨貴州、廣西、廣東3省區的貴廣、南廣鐵路,在肇慶東站交會並線,使肇慶一躍成為珠三角通往大西南的“橋頭堡”。

肇慶境內的懷集站有關負責人介紹,高鐵出行已成為懷集人的首選。貴廣高鐵開通一個多月來,懷集站每日發送旅客量達540多人次,最高峰時有700多人次,“一票難求”的場景屢屢上演。

高鐵游也在懷集迅速升溫。貴廣高鐵開通后,從懷集往大西南的高鐵旅游團持續火爆。懷集縣旅游局局長文天奭表示,貴廣高鐵將給當地旅游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懷集將抓住這個黃金機會。“我們將組織本地旅行社與華南五市、大西南地區旅游同行互動合作,借樞紐之利,將懷集打造成旅游集散中心。”

“貴廣高鐵正在開啟沿線區域經濟發展的‘大引擎’。”廣鐵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這條高鐵的正式開通,粵桂黔經濟發展戰略合作由意向逐漸變成了現實。貴廣鐵路沿線的19個車站設在1個省會、7個地級城市以及11個縣鎮,這些城市的結構、布局調整和規劃無一例外選擇與高鐵對接。

新疆

西域今朝不再遠

本報記者 喬文匯

2014年12月26日,蘭新高鐵全線開通。從烏魯木齊出發,不到4個小時,高鐵列車便可駛出遼闊的新疆。

2月7日早晨,烏魯木齊天色微明,《經濟日報》記者登上D2704次列車。9︰26,列車緩緩駛出站台,一路向東,奔向目的地甘肅蘭州。穿過薄雪覆蓋的群山、戈壁,列車駛進吐哈盆地,臨近首站吐魯番北站時,雪花難覓。“隻過了1個小時,仿佛就換了個季節。”乘客李朝新笑著說,“這可是開往春天的高鐵。”

隨著高鐵的開通,溫暖的吐魯番與首府更“近”了,經濟發展也迎來又一個春天。10︰25,D2704次列車准時駛入吐魯番北站。記者走出站台直奔市區,發展氣息扑面而來,緊鄰高鐵站的鐵路公路航空“零換乘”綜合交通樞紐、交河國際物流港和葡萄產業園等項目正加緊建設﹔不遠處,游客服務中心迎來了又一撥高鐵游客,過去荒涼的戈壁灘涌動熱潮。

長期以來,距烏魯木齊不到200公裡的吐魯番經濟“緊依”首府,每年約向烏魯木齊銷售新鮮蔬菜達24萬噸,是首府重要的副食供應基地。高鐵的開通,讓吐魯番在做好“配角”的基礎上,開啟了發展新思路。“高鐵讓烏魯木齊和吐魯番的經濟聯系勢必更加緊密,可以吸引烏魯木齊的一些產業落戶,吐魯番也會更好地為烏魯木齊經濟發展做好保障。”吐魯番地委書記張文全認為,烏魯木齊、吐魯番經濟一體化,對首府調控物價、發展旅游產業等都有重要作用,吐魯番可從中尋找機遇,培育經濟發展新亮點。

7日下午,記者在吐魯番北站又登上開往哈密的D8806次列車,半小時后到達鄯善北站。鄯善縣七克台鎮是遠近聞名的彩玉奇石之鄉,雖然已近傍晚,仍有不少客商在這裡洽談採購。“高鐵真是方便了,當天就能來回。”烏魯木齊客商趙新川今天收獲頗豐,他上午乘高鐵來到鄯善,准備坐最晚一班高鐵返程。

現在,七克台鎮不僅希望能吸引新疆本地人,還希望借助高鐵吸引內地人。當地商人馬樹成說,“我要用好網絡和高鐵這兩條路,通過加大網上宣傳力度,吸引甘肅、青海蘭新高鐵沿線的客商。”

高鐵不僅帶來客流,對物流能力的提升同樣明顯。據了解,以后行駛在蘭新線上的客運列車將轉移到蘭新高鐵線路上行駛,蘭新線將以貨運為主。烏魯木齊鐵路局總工程師潘新先表示,實現客貨分離之后,蘭新高鐵年旅客量將達4000萬人次,蘭新線年運量可達2億噸以上,對經濟的拉動將進一步凸顯。

甘肅

祁連天山一線牽

本報記者 李琛奇 陳發明

隧道真多!這是很多人乘坐蘭新高鐵的第一感覺。列車從蘭州西站駛出,十幾分鐘后,便進入第一個隧道,隨后很長時間都在群山隧道中穿行,直到一個半小時后到達青海西寧市,眼前一片開闊。兩個西北省會城市之間的車程在高鐵時代被縮短了近一半。

“簡單地看,是城市之間到達時間的縮短,實質上是加快了經濟要素的聚集。”甘肅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范鵬教授認為,蘭新高鐵的開通將形成蘭州、西寧的都市經濟圈,“從長遠看,高鐵的開行,加速了沿線城市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流動,讓甘肅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的意義更加凸顯,發展通道經濟的內涵也更進一步豐富。”

用張掖市市長黃澤元的話說,蘭新高鐵的開通,將帶給張掖旅游“火上澆油”的效果。“張掖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河西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高鐵開通以后,我們和烏魯木齊聯系更加方便了。配合已建成的機場,再加上通過本地的一條高速公路,張掖就真正成為了西部地區的立體交通樞紐。”

蘭新高鐵沿途分布著眾多旅游景點,有河湟文化、雪域文化、絲路文化、長城文化、西域文化等,是多種文化聚合的一條旅游黃金線。“蘭新高鐵開通后,實現了甘、青、新之間朝發夕至的夢想,3省區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蘭州鐵路局局長王峰說,“在發展旅游業上,3省區應做好區域聯動,發揮‘同城效應’,互補旅游資源,走融合發展之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