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北京市人均騷擾電話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27倍

一年接騷擾電話13.5億通

2015年02月04日08:13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一年接騷擾電話13.5億通

2014年全國騷擾電話總數高達270億通,北京佔比5%,達到13.5億通﹔北京人均騷擾電話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27倍,受災最為嚴重。騷擾電話中,“響一聲”佔比最高,達到42.7%,涉嫌詐騙比例與2013年相比增長明顯。

昨天,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台和搜狗號碼通聯合發布《2014騷擾電話年度報告》。

北京受騷擾最嚴重

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騷擾電話總數高達270億通,其中10月達到峰值,當月騷擾電話數量就達37.3億通。

從呼出地來看,“出處”是廣東的騷擾電話最多,呼出35.1億通騷擾電話,上海、北京、山東等10省均為超10億通的“高產”地區﹔而呼入地方面,廣東也居首位,佔比16%,其次是江蘇、浙江、山東、四川。騷擾電話呼入地中,北京佔5%,也就是去年本市收到的騷擾電話達13.5億通。

從全國大區域看,經濟發達的華北、華東、華南成為騷擾電話的重災區,北京人均騷擾電話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27倍,是受災最為嚴重的城市。

此外,在騷擾電話排行榜上,北京還有幾項拔了“頭籌”——在騷擾電話的呼出強度上,北京位居第一,超出全國平均水平458.7%﹔受騷擾電話負荷指數北京也最高,達到226.8%。搜狗相關負責人介紹,所謂負荷指數,簡單來說就是指最反感騷擾電話的強度。

特殊號騷擾400最強

報告顯示,在2014年全年的騷擾電話中,178.4億通來自固定電話,佔比66.2%﹔來自移動電話的騷擾電話總數91.1億通,佔比33.8%。固話佔總體騷擾電話數量的三分之二。

2014年騷擾電話中還有一部分特殊號碼,如400電話、800電話、9開頭的5位短號等,這部分號碼佔比為5%,約有13.5億通。由於特殊號碼在普通公眾心目中可信度相對較高,所以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手段發出特殊號碼的騷擾電話,其中,400電話佔比97.1%,遠超其他特殊類型號碼﹔其次是9開頭的5位短號,由於特殊號在公眾眼裡有特殊的“公信力”,很容易讓人接受其推銷,甚至被詐騙。

此外,2014年騷擾電話類型分布中,“響一聲”佔比最高,達42.7%﹔涉嫌詐騙比例為26.3%﹔理財和推銷比例為18.6%﹔房產中介電話佔比12.3%。與2013年相比,涉嫌詐騙的佔比增長了很多。涉嫌違法類騷擾電話發生率最多的是股票債券內部消息﹔涉嫌詐騙類發生率最高的是形形色色的“中獎”電話,達到20.8%。

周六騷擾電話最多

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騷擾電話每周周期性分布中,周一至周五騷擾電話來電數目較為平均,且穩定在總量的14%左右。周六會出現一個峰值,佔總量的17.3%。周日又下降到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佔騷擾電話總量的10.5%。

從騷擾電話的日發生率看,工作時間的8時到11時、13時到16時是高發時段,20時后至夜間時段,雖然騷擾電話數大幅回落,但對用戶影響最大。

常見詐騙電話11招

騙術一、“遭到綁架”

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軟件實施詐騙,先用某軟件屏蔽自身電話號碼,然后利用變聲冒充小孩聲音,使事主相信,從而實施詐騙。緊張、驚嚇,有些家長一時急昏了頭,就打錢了。

提示:保持冷靜,第一時間設法聯系學校確認孩子是否安全,及時報警,並把這一信息告訴你身邊的熟人和家人。

騙術二、“匯錢救急”

不法分子冒充醫生或警察向被害人打電話,謊稱其家屬生病或車禍住院正在搶救,要求匯錢到指定賬戶。

提示:保持冷靜,第一時間設法聯系家屬的同學、同事、學校、單位確認,及時報警。

騙術三、“冒充上級”

不法分子假冒領導、秘書或部門工作人員等身份打電話給基層單位相關負責人,以推銷書籍、紀念幣、劃撥款項、配車、幫助解決經費困難等為由,讓受騙單位支付訂購款、手續費等到指定銀行賬號。

提示:不要盲目聽從“領導指示”,要保持清醒頭腦,通過正確渠道核實人物身份、電話號碼以及事情真偽。

騙術四、“猜猜我是誰”

不法分子冒充被害人的熟人,在電話中讓被害人猜猜他是誰,當被害人報出相識之人的姓名后即予承認,隨即謊稱近期將來看望被害人,然后再以出車禍、嫖娼或賭博等被公安機關抓獲需付保証金等謊言尋機詐騙。

提示:不管對方冒充的是老板、警察、法官還是親戚朋友,無論怎麼忽悠,最后一旦提到匯錢,那就是詐騙,捂緊錢袋,不要匯款。

騙術五、“電話欠費”

不法分子冒充電信工作人員打電話或手機給被害人,謊稱被害人在某地辦理了固定電話並已造成欠費。當被害人反映並未登記辦理該“欠費”的電話時,犯罪分子則繼續以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冒用、公安機關正在調查等為由,繼續冒充銀行、公安局等單位,一步步誘使被害人落入圈套。

提示:在該類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使用任意顯號軟件,使被害人的固話或手機上顯示出上述單位的相關號碼,騙取被害人信任。9字頭短號、400電話、800電話都有被利用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回撥進行核實。

騙術六、“低息貸款”

犯罪分子利用一些企業和個人急需資金周轉的境況,以低息貸款為誘餌,之后則以預付利息、手續費等名義詐騙錢財。

提示:貸款的事不會太簡單,如果你把借錢看簡單,騙你的錢就變得簡單了。

騙術七、“醫保卡凍結”

不法分子使用撥號器撒網式撥打電話,播放錄音。稱其社保卡、醫保卡發生異常,需要凍結,並提示事主撥打所謂的公安局或檢察院電話以協助調查,將銀行存款轉至“安全賬戶”保護。

提示:若社保卡、醫保卡出現問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會直接與單位取得聯系,不會單獨聯系個人。且即使真有問題,也是要求相關人員到服務大廳進行處理。

騙術八、“快遞未取”

不法分子假冒快遞工作人員,電話通知客戶有未取的快遞,詢問姓名、電話、身份証號等個人信息進而詐騙。

提示:凡以“400”開頭的來電多是騙子,不要相信,這是因為“400”客服隻可以接聽客戶來電,不能向客戶去電。同時,不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或向陌生人轉賬付款。

騙術九、“贈送物品”

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者的現住地址及聯系方式后,再以推銷貨品的名義,向事主贈送價值貴重的物品。如事主付款后發現問題,嫌疑人還通過電話恐嚇:不接受物品將會通過法律程序控告事主。

提示:不貪便宜,不接受來歷不明還要付款的包裹,在網上購買物品,查收包裹時盡量當面拆開檢查。

騙術十、“公檢法介入”

快遞公司來電稱受害者快遞有問題,被涉案調查。很快,自稱警察的電話打了過來,告訴受害者“要確認你的資金往來是否正常,請按照我的操作來”,要求將銀行存款轉賬。

提示:郵政、銀行、電信及公安機關的電話都有自己的平台,各自是不同的系統,不可能直接互相轉接。

騙術十一、“您中獎了”

不法分子冒充熱門節目官方,向被害人打電話散布中獎消息,並發送被害人釣魚網站讓其查詢,進而以繳納個人所得稅、手續費等為由實施詐騙。

提示:天上不會掉餡餅,識破釣魚網站的面目是關鍵,不要輕易點開陌生人發來的鏈接,除了會進入中獎釣魚網站外,還存在安全信息泄露的風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