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3日05:10 來源:南方日報
以長安村鎮銀行為代表的基層機構正在東莞快速崛起。南方日報記者 胡國球 攝
■編者按
東莞作為世界制造業名城,經濟活動非常活躍,引得中外“財神爺”競相踏足,步步深入。國有大型銀行暫且不說,究竟有多少境內中小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深耕東莞鎮區?它們為何而來?分別分布在哪些鎮區、有何特色?盈虧如何?未來有何新動作……敬請讀者垂注本報記者從一線採寫出來、分上中下三篇陸續刊發的相關報道。
不久前,黃江鎮首家村鎮銀行——東莞黃江珠江村鎮銀行正式開業,標志著在東莞市注冊成立的村鎮銀行達到6家。對於此次合作,廣州農商銀行行長助理陳武表示,作為黃江珠江村鎮銀行的主發起行,廣州農商銀行將助力東莞黃江珠江村鎮銀行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內控管理,並提供人員培訓、業務創新等全方位的服務支持。
事實上,早在2010年3月,長安村鎮銀行便開業,注冊資金高達3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村鎮銀行。隨后,東莞各鎮街村鎮銀行風生水起,黃江村鎮銀行便是在此背景下成立的。東莞多家村鎮銀行的出現,不僅為相關鎮街金融市場注入新活力,其發展定位,以及多種金融產品,也彌補了許多國有銀行由於各方面條件限制而難以顧及的中小企業市場、個體戶市場、農村市場,有助於為東莞鎮街經濟發展、產業轉型提供一道特殊的金融保障。
東莞鎮街經濟實力不凡,民間資本雄厚,雨后春筍般出現的鎮街村鎮銀行在中小企業和鎮街經濟發展中扮演了哪些角色?在當前外貿疲軟、內需不振的特殊背景下,面臨著哪些問題?又將如何通過自身的獨特定位,趟出新的金融天地?
1
村鎮銀行在鎮街迅速崛起
2007年3月1日,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在四川省儀隴縣金城鎮挂牌開業,標志著中國銀監會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進入實施階段。
2008年12月26日,廣東省也迎來了首家村鎮銀行——中山小欖村鎮銀行的正式挂牌營業。2009年,由東莞銀行擔當主發起人,借鑒中山小欖村鎮銀行的經營模式,組建東莞長安村鎮銀行。同年12月31日,廣東銀監局批復同意籌建東莞長安村鎮銀行,這是由東莞銀行和超過20家具備經濟實力的民營企業、鄉鎮企業、上市公司及1位自然人共同以發起方式設立的地方性銀行業金融機構。
2010年3月9日,長安村鎮銀行開業,高達3億元的注冊資本當時也雄踞全國村鎮銀行的首位。進入2011年,長安村鎮銀行分別在烏沙和廈邊開設了支行,輻射面進一步增加,截至當年年底,該行長安村鎮銀行存款總額達10.8億元,貸款總余額達7.4億元。
2012年3月,由東莞銀行發起並籌建,注冊資本1億元的厚街華業村鎮銀行正式挂牌營業,和長安村鎮銀行以民營企業“組團”為主不同,厚街華業是以集體經濟體為主,主要服務當地家具、鞋業等特色產業。
同年7月,由東莞農商行發起的首家村鎮銀行大朗東盈村鎮銀行正式挂牌營業,東莞農村商業銀行佔股35%,其余大朗、廣州、深圳等12家企業股東佔股65%。據悉,該行的服務重點為大朗轄區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額度在5萬至200萬元。
2014年東莞村鎮銀行的發展進一步加快,1月東莞常平新華村鎮銀行獲批復開業,虎門長江村鎮銀行於4月份獲批復開業。12月29日,黃江鎮首家村鎮銀行東莞黃江珠江村鎮銀行正式開業,這是在東莞本土開設的第6家村鎮銀行。
根據東莞銀監分局辦公室的復函,目前在東莞市鎮區先后成立的村鎮銀行已達6家,數量在全省地市級中排名第一。截至2014年末,轄內村鎮銀行資產總額33.63億元,負債總額23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10.63億元,已在東莞金融業界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
以長安村鎮銀行為例,開業近五年多來,東莞長安村鎮銀行以長安城鎮居民、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主要服務對象,構建起了“村鎮金融便利站”式的現代零售銀行。其發展定位更是彌補了許多國有銀行由於各方面條件限制而難以觸及的中小企業市場、個體戶市場和農村市場,使金融產品多元化。
而從其資本構成來看,東莞長安村鎮銀行的服務對象更多地偏向於服務中小企業。在24家參股股東具體構成中,其中發起人東莞銀行參股僅20%,長安12個社區各參股2%,廣東長安集團公司佔股9%,東莞市外經工貿進出口公司參股7%,東莞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參股5%,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有限公司入股5%,其余30%則由長安商會內的7家本地民營企業持有。
2
村鎮銀行的小微企貸款佔39.23%
何謂村鎮銀行?根據銀監會《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村鎮銀行是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據了解,村鎮銀行不同於銀行的分支機構,屬一級法人機構。
據專業人士介紹,村鎮銀行可經營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結算,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從事同業拆借,從事銀行卡業務,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以及經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其他業務。
過去,在中國農村隻有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兩種金融主體,金融服務的水平逐漸無法滿足農民的需求,村鎮銀行設立的初衷,原是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
然而,和我國西部地區的很多城市有所不同,東莞在改革開放的洪流中形成了獨特的發展模式,以制造業為主業的東莞,傳統農業佔GDP比重已經從20年前的20%下降為不足1%,不可能照搬概念,單純隻為“三農”服務。
“比如長安、厚街這些村鎮銀行分布較多的鎮街,經濟發達,和內地的農村地區簡直是兩個概念。”一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東莞的農村,城鄉結合,與傳統的農村並不相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東莞開設的村鎮銀行應主要採用村鎮銀行的第二個定位——立足當地,服務當地中小微企業。
東莞銀監分局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認為,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村鎮銀行的設立為東莞市鎮區實現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提供了有效的資金支持,給東莞鎮區的農村金融市場注入了新活力,進一步提升了當地的金融服務水平,有效完善了當地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村鎮銀行扎根當地,為當地小微企業和居民量身設計了‘農民公寓專項授信’、‘個人輕鬆貸’、‘小微企業方便貸’、‘紅利貸’和‘信用貸’等多元化金融產品。2014年末,轄區村鎮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佔比為39.23%,高於全市平均水平。”該負責人說。
3
應立足當地服務小微企業和社區
由於村鎮銀行有著特殊的架構,而且和傳統的銀行相比尚屬新生事物,還具有普惠金融的性質,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瓶頸,和傳統的銀行相比有一定的劣勢,並存在一些問題。
一位東莞銀行業的權威人士告訴記者,和扎根經營多年的傳統銀行相比,村鎮銀行的品牌知名度低,品牌效應相對較弱。“而且隨著近年來利率市場化的推行和銀行保險制度的出台,以及一些重要政策的改革,允許大銀行進行差異化競爭,一些弱勢的銀行如村鎮銀行更容易受到不確定因素的顛覆,存在一定的風險。”
該名人士還認為,村鎮銀行的結算能力弱。他說,大銀行有一套完善的結算方式,村鎮銀行大多數還是處於摸索的階段,很多要借助其他大銀行的結算通道去結算。與此同時,大銀行辦卡方便,金融卡在全國可以通用,業務選擇面廣,而村鎮銀行的業務方面則較少。
如何揚長避短,去發揮村鎮銀行的優勢?有業內人士認為,村鎮銀行扎根於本地,利用一級獨立法人的優勢,可以設計業務品種、抵押物方面,迎合中小企業的需求,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東莞銀監分局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對此表示,村鎮銀行可以充分發揮自身決策鏈條短、管理方式靈活、授權審批高效的優勢,建立特色化的經營機制,加大創新金融產品的力度,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為當地社區居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務。
商業銀行有取舍,有發展空間才開網點。對於村鎮銀行未來在東莞的發展,一名接近決策層的人士希望村鎮銀行能夠立足於為當地的中小微企業服務,不要跟大銀行進行同質化競爭,開發服務於本土中小企業發展的產品和業務,切合經濟現狀發展需要的產品﹔依據每間銀行的發展定向,探討能否辦成社區銀行的可能性。
東莞虎門長江村鎮銀行是總部設在虎門鎮的唯一一家獨立法人銀行機構,著力於立足本地,服務小微企業、本地居民、個體工商戶和服務“三農”。 同時,銀行承諾所有資金將全部用於支持虎門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民生。
虎門鎮黨委委員何文輝說,東莞虎門長江村鎮銀行作為虎門第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不僅為虎門金融服務業注入新的活力,更有利於完善虎門的金融業態,改善虎門的服務環境,為虎門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強而有力的金融支撐。
然而,村鎮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的同時,也面臨著不少的問題。據記者了解,當前,村鎮銀行面臨股本低,市民認可度低,加之銀行網點少等問題,這些問題均制約著村鎮銀行的做大做強。
抵押宅基地和分紅
村民申貸50萬元
■樣本
不久前,黃江袁屋圍村的一位村民,以自己的宅基地所有權+村組分紅作為抵押,向黃江珠江村鎮銀行申請貸款50萬。如果按照常規的操作方法,這位村民以自身的這些抵押物,根本無法向國有銀行貸到款。而黃江村鎮銀行的異軍突起,正在悄然改變著這一切。
東莞黃江珠江村鎮銀行行長姚慶惠告訴記者,由於銀行市場定位是“村民銀行、社區銀行、小微銀行、特色銀行”,並成為當地小微金融最佳服務商。所以,必須與傳統銀行錯位發展,東莞黃江珠江村鎮銀行將專注小微“藍海”,主要為黃江鎮當地農民、農業、農村和城鎮經濟發展提供服務﹔以城鄉居民為基本客戶,三農、城鄉個體工商戶為主要客戶,中小企業為重點關注客戶,建設成一個立足社區、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的現代零售銀行。
姚慶惠表示,與之前成立的東莞幾家村鎮銀行相比,東莞黃江珠江村鎮銀行的特色在於能夠為黃江鎮人民提供創新的、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勇於涉足其他村鎮銀行未關注的金融服務領域,敢為人先地推出了村民宅基貸、村民分紅貸、悅時貸、企業流水貸等金融創新產品。東莞黃江珠江村鎮銀行將緊密關注市場需求,開發各種真正服務於村鎮,服務於民,服務於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竭力為黃江鎮人民鋪設一條致富之道。
一直以來,東莞“一鎮一品”的產品結構,給東莞經濟的崛起注入了澎湃活力,也培育了一批批的中小企業,而黃江村鎮銀行成立后,也著力在黃江地方經濟發展,以及中小企業融資等方面提供服務和支撐。
據東莞黃江珠江村鎮銀行行長姚慶惠介紹,近年來,黃江鎮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IT產業的出口已成為鎮外貿出口的支柱,重點企業效益優勢非常突出﹔同時,民營經濟也處於蓬勃發展時期,經過多年的經濟積累,黃江鎮孕育了一批批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需求不斷上升,金融市場不斷優化。
設立東莞黃江珠江村鎮銀行順應國家農村金融改革發展方向,是支持新農村建設、服務“三農”、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具體體現。
姚慶惠說,下一步,銀行將不斷探索研究“三農”金融產品需求,准確定位目標客戶群,量身定做特色產品,為當地中小企業提供專門支持“三農”的金融產品,如開辦村民宅基地抵押貸款、應收賬款抵押貸款、未來權屬抵押貸款、小額信用貸款、各種擔保和聯保貸款等多種多樣的貸款類型,用產品與服務打動和招攬客戶。
姚慶惠認為,東莞黃江珠江村鎮銀行的出現,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發揮了有效的作用。再加上黃江鎮政府重視農村金融發展,著力提高本地較發達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將為村鎮銀行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於外界關注的貸款風險問題,姚慶惠說,以村民貸款為例,該行正通過與村委等單位合作,加強對貸款村民的信用考核評定,以多種方式降低相關的金融風險。
創新產品及融資
村鎮銀行前景廣
■訪談
東莞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室前主任李秋陽教授:
南方日報:李教授,近幾年來,東莞村鎮銀行發展風生水起,您認為它在東莞金融市場方面,擔綱了什麼角色,又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
李秋陽:村鎮銀行對東莞金融市場的重要性,得分兩個方面來談。一方面,村鎮銀行立足於東莞鎮街,而東莞鎮街經濟實力雄厚。很多村集體,或者個體村民有著大量的閑置資金,近幾年來,隨著外部經濟疲軟與東莞經濟轉型的持續推進,傳統的那種廠房物業租賃投資,渠道和空間越來越少,有了村鎮銀行,可以將村集體和村民的資金收集起來,增加投資渠道﹔另一方面,東莞作為世界加工廠,在莞登記的經濟實體高達60多萬戶,這中間也有不少小企業,他們需要資金周轉時,大銀行由於對抵押物要求高,審批嚴格,對它們的發展並不合適﹔反倒是村鎮銀行,由於經營模式靈活,融資貸款方式便捷,在大銀行之外,有效填補了金融市場的空白地帶,給小微企業帶來實在的幫扶。
南方日報:村鎮銀行運營已有數年,你認為目前的經營和發展模式有哪些提升的空間?
李秋陽:村鎮銀行主要服務於當地小微企業,有個需要轉變的觀念是,小微企業的資金流、生存方式與很多上規模的大企業畢竟很不一樣。必須站在小微企業主的角度出發,“量身訂制”適合這些小企業發展的金融產品。與此同時,針對國有大銀行審批嚴、流程長的金融服務模式,要實事求是,貼近當地,用更靈活的方法給它們實實在在的幫扶。比方說,對於小微企業,商品、半成品甚至原材料,是不是也可以作為抵押物的一種,進行相應的授信貸款。
南方日報:當前,有部分村鎮銀行認為,他們與大銀行相比,在吸納資金方面的弱勢比較明顯,希望政府財政或者其他單位,能夠將存款向村鎮銀行傾斜,您怎麼看這種訴求?
李秋陽:我認為這種想法不太現實。當前是市場經濟,村鎮銀行作為其中一員,也應該順勢而為,通過自己想辦法彌補發展中面臨的困難。目前政府管理與資產相分離的趨勢和動作越來越明顯,政府主要在城市建設、文化教育、營商環境等方面發力,村鎮銀行想依賴政府直接幫扶的路子不好走。
南方日報:根據您的觀察,在當前東莞內外經濟環境的大背景下,村鎮銀行未來會有何種發展趨勢?
李秋陽:結合東莞“世界工廠”的特殊城市定位來講,未來村鎮銀行的發展方向會更加靈活。村鎮銀行的誕生,本身就是為了填補金融市場中的空白和需求。這勢必要求它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經營和產品模式,主動適應市場競爭。坐擁富裕程度較高的東莞鎮街金融市場,村集體資產與村民資產這塊的吸納大有可為,隻要村鎮銀行有靈活的措施、豐富而適合小微企業發展的產品,那麼發展規模將會不斷擴大。
策劃/統籌:蔣才虎 方鎮彬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方鎮彬
龔名揚 葉永茵 何明強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