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2日04:59 來源:南方日報
在惠城區總工會聲援下,工人解決了水電及吃飯問題,露出這幾天少有的笑容。梁維春 攝
■上期回顧
法援律師丘旭才的出現,讓譚振興和工友們艱難的討薪之路出現了轉機。由於工廠老板沒有按照調解書規定的日期支付拖欠薪資,丘旭才29日帶領工人走進了惠城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院立案后,查封凍結了工廠的公共財產,包括11萬元的現金以及工廠機器設備,並承諾隨時可以將現金劃入勞動部門,由勞動部門發放給工人,查封的機器設備進入了搖珠拍賣程序。就在譚振興和工友們以為可以立刻拿到錢之時,勞動部門的回復又讓他們緊張起來。
與此同時,譚振興和工友們的生活已經舉步維艱,由於工廠停水停電,他們每天自搭爐灶靠煮方便面果腹,身上的錢所剩無幾。而此時,惠城區總工會副主席鄧小明打來了一個關鍵的電話……
鄧小明這幾天很忙。
眼瞅著工人們的討薪之路一波三折,他開始四處奔波介入聲援。雖然這起討薪案件有了重大進展,但他心裡清楚當前最迫切的就是先解決工人們的生活問題。
1月29日,鄧小明來電告知,鑒於譚振興的損失和困難最大,已經為他申請了2000元的補助金,同時也正和工會領導成員協商討論為其他工人申請少許的補助金。得知這個消息,譚振興和工友們臉上露出了短暫的笑容,“終於可以有錢吃飯了。”
工廠來電來水工會免費送盒飯
29日,奔波了一整天的譚振興趕回工廠時已是傍晚,原本漆黑一片的超華印織廠宿舍突然燈火通明——工廠來電了。
原來,當地政府通過南方日報報道得知工廠停水停電,工人生活出現困難,於是協調供水供電部門當日為工廠通了水電,這也似乎點亮了譚振興內心的希望。譚振興隨即打消了第二日帶領工友們到政府上訪的想法,他相信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第二天上午,鄧小明匆匆趕到惠城區水口街道辦,進一步了解事情進展。在政府門口,鄧小明正好碰到了剛填完工會補助金申請表的譚振興。寒暄了一陣后,他告訴譚振興,區總工會討論后認為,其他工人的補助金並不多,不如承擔大家的伙食費用,這樣工人就不必餓肚子了。
譚振興覺得這個方法更實際,於是和工友們商量后當即同意了。最初,鄧小明想把工廠的飯堂給開起來,柴米油鹽全由工會提供,但考慮到春節所剩時間不多,工人們待不了多久,便聯系了一家飯店,每天到了飯點免費給工人們送盒飯,“這樣一來,工人們也不用自己做飯了,省時省力。”
30日晚上7點,第一頓免費餐送到了工廠門口。譚振興見狀,立刻跑到宿舍樓下大聲吆喝了一聲:“開飯嘍!”頓時,工友們三三兩兩從宿舍聚集到門口。
晚飯吃的是白切雞和青菜,譚振興和工友們吃著熱騰騰的飯菜邊說邊笑:“半個月沒開葷了,饞咧!這下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不過,作為工人代表,譚振興邊吃也邊思考著,接下來最關鍵的就是那筆強制執行的公司財產了。
“最迫切的是讓工人拿錢回家過年”
前一日,惠城區人民法院負責該案件的法官表示,強制執行的公司財產包括11萬元的現金和工廠機器設備,現金可以立刻打到惠城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由其發放給工人,而機器設備交由水口法院執行拍賣。工人們本以為能夠立刻拿到錢,但此事再起波瀾。
31日,記者致電惠城區勞動監察大隊隊長曾治國,其表示,目前11萬現金並未到賬,要強制執行這部分現金需要法院通知並辦理相關手續。此外,由於勞動部門此前處理的案件是按月分開操作,譚振興的工傷案件也是分開處理,所以牽涉的案件實際上有好幾宗,而勞動仲裁的賠償結果是按照總數裁決的。
曾治國說,他們在等待法院是否決定並案處理,如果並案處理,那麼強制執行就按照勞動仲裁總的方案,如果不並案處理,那麼就會復雜不少,需要按照不同月份、不同案件來發放這筆錢。“如果法院通知我們並案處理,並且把這筆錢劃入區人社局,那麼隻要代理律師丘旭才辦理勞動部門委托執行手續后,我們就可以立刻將這筆錢發放給工人們。”
眼看春節臨近,工人們越來越焦急。曾治國表示,2日將立刻和法院協商,啟動執行手續。而鄧小明在獲知這一情況后,也表示2日將聯系法院,協商啟動並案處理執行手續。
鄧小明心裡明白,執行的公共財產實際上包括兩部分,即11萬現金和工廠設備,但工廠設備拍賣需要一定時間,不一定在春節錢能變現,如果兩部分錢要等到設備變現后統一發給工人,那麼工人們可能無法在春節前拿到錢了。
鄧小明說,兩部分錢能夠在春節前一起發放給工人當然最好,但如果春節前工廠設備還沒能拍賣變現,那麼區總工會將力促有關部門先把11萬現金發放給工人,“現在最迫切的還是讓工人們能夠拿到錢回家過年。”
回家心願:為女兒買隻布娃娃
譚振興和工友們也一刻沒有停下來,這兩天他們一邊和法援律師丘旭才商量著如何盡快拿到錢,一邊收集著工廠貨款賬單。譚振興發現,1月份,工廠還有幾筆貨款交易記錄,這部分貨款和貨物去了哪裡至今還是一個謎。
譚振興懷疑工廠老板存在惡意轉移公司公共財產的行為,當他把這個發現告訴鄧小明時,鄧小明讓他收集証據然后到法院立案。譚振興被告知,這種情況要另案處理,但能否立案以及能否查到工廠其他財產則心裡沒底。
早上,5歲的女兒婷婷再次打來電話,問他和媽媽怎麼還不回家。譚振興安慰女兒,等工廠放假后就和媽媽一起回去。他不敢告訴家人工廠欠薪的事情,也不敢對父母提起自己的窘境。自從唯一的兒子工傷出事以后,兩位老人病情加重,壓力很大。
譚振興說,等拿到錢,他回家前第一件事就是先給女兒和父母買份禮物。他答應過女兒,要給她買一隻小白兔布娃娃,“女兒提了好幾次,說每個人都有,就自己沒有,這也是我當父親欠她的。”
2010年,譚振興和老婆生下女兒婷婷后,和女兒隻待了半年就送回了老家讓父母帶。這些年,兩位老人身體也不好,譚振興成了這個家庭唯一的支柱。由於有技術能吃苦,譚振興到了超華印織廠很快便當上了印花總管,和老婆一起每個月可以拿到一萬元左右的工資。本以為生活會越來越好,但一場意外大火讓他陷入了絕望。
“現在隻想著能盡快拿到這筆錢回家過年,給女兒和父母帶份禮物,這些年自己虧欠他們太多了,事情已經發生了,抱怨也沒意義,來年還要繼續打拼。”說完這句話,譚振興陷入一陣沉默。
譚振興和工友在春節前能拿到錢回家過年嗎?他的心願又能否實現?請繼續關注《譚振興討薪記》(四)。
南方日報記者 徐樂樂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