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4小時滾動新聞
分享

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須遜雪三分白

2015年01月31日07:35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須遜雪三分白

木木

  有人說,《紅樓夢》裡最高潔的畫卷當屬玻璃世界脂粉紅梅,遠遠望去,在粉妝銀砌的皚皚白雪中,寶琴身披金碧輝煌的孔雀毛斗篷在山坡上遙等。

  這個畫面出現在《紅樓夢》第五十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 暖香塢雅制春燈謎》中,姐妹們趁雪天在蘆雪庵聯詩,賈母突至。閑聊一陣,賈母怕姐妹們久坐著涼,就提議說一起去看惜春的畫。

  出了夾道東門,一看四面,粉妝銀砌,忽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山坡背后遙等,身后一個丫鬟,抱著一瓶紅梅。眾人都笑道:“怪道少了兩個,他卻在這裡等著,——也弄梅花去了!”賈母喜得忙笑道:“你們瞧,這雪坡兒上,配上他這個人物兒,又是這件衣裳,后頭又是這梅花,像個什麼?”眾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裡挂的仇十洲畫的《艷雪圖》。”賈母搖頭笑道:“那畫的那裡有這件衣裳?人也不能這樣好。”

  一語未了,隻見寶琴身后又轉出一個穿大紅猩猩氈的人來。賈母道:“那又是哪個女孩兒?”眾人笑道:“我們都在這裡,那是寶玉。”賈母笑道:“我的眼越發花了。”說話之間,來至跟前,可不是寶玉和寶琴兩個?

  這恐怕是小說裡對薛寶琴著墨最多的章節了。她在此章中,還做了一首關於詠梅的詩:“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有人說,為什麼寶琴在小說裡出現的場景那麼少,卻讓人印象那麼深刻,就是因為她跟梅花一樣——清麗、高潔、脫俗。

  寶琴在雪地裡那麼一站,就站出了大觀園裡最亮麗的一道風景,亮麗到畫家仇十洲的《艷雪圖》都比之失色。連老太太都覺得驚艷無比,立逼惜春務必將這一筆添在大觀園的畫中。把史湘雲的名言改編一下就是“也隻她配這梅花,別人實在不配”。

  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裡,一束紅梅,真是極雅而極美的點綴。而在廣東,紅梅卻是不大能尋見的,或許與嶺南幾乎沒有雪天有關。大凡到了冬天,廣東一些地方就會打出欣賞“香雪”的廣告。所謂“香雪”,其實不是雪,而是跟雪一樣潔白,卻又會“暗香浮動”的白梅。

  據說,賞梅有“三知”。首先是知“色”——梅以綠和墨最為名貴,“綠萼梅”又稱酸梅或烏梅,雖然極能抗寒,卻因為喜光好濕,所以在嶺南一帶分布頗多。其花色潔白,香氣襲人,久看而目不倦困,讓人流連忘返。賞梅的第二知,就是要知“形”——梅株以“梅不盈十尺為美”,即枝干繁茂、粗細勻稱、高矮適中。姿態也不一,有府、仰、則、依、盼等。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疏為美,密則無態。而賞梅的第三知,則為知“香”——梅花不僅形美、色美,而且還要香味美,梅花的香味,不仔細品捉,是難以聞到的。

  廣州近郊的從化、蘿崗和花都等地,到了冬天都能看到成片盛開的白梅。所以廣州人很自豪地說,雖然廣州不下雪但卻從未缺“雪”。廣州的“雪”,自古被稱為“香雪”,她潔白如雪地怒放在梅花的枝頭。

  每當“香雪”盛開的時候,廣州人都會爭相“聞香賞雪”,以致於各類“梅花節”總是人滿為患,人比梅花多。但年年如是,人們卻依舊年年去。古人說“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帶著香氣的雪呀,總是讓人願意為之跋山涉水的。

  【貼士】

  1.古人認為“梅以形勢為第一”,即形態和姿勢。形態有俯、仰、側、臥、依、盼等,姿勢分直立、曲屈、歪斜。要拍好梅花,首先要知道梅花的這些特質。

  2.梅花的枝葉與花朵都過於繁復,畫面容易雜亂而無重點,為了避免畫面的混雜,可以利用大光圈來表現不同的景深,以求畫面的簡潔而不失層次。或者重點捕捉與特寫兩三束“游離”於繁雜之外的梅花,同時要利用好光線,拍攝出梅花的天生麗質。

  3.賞梅貴稀不貴密,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謂之“梅韻四貴”。因此,在攝梅構圖中,借鑒國畫中的“留白”也是梅花攝影較好的構圖方法。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