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4小時滾動新聞
分享

跨境電商落地難在哪?

2015年01月30日04:58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跨境電商落地難在哪?

肖雄 攝

肖雄 攝

  最近一段時間,美悅優選創始人陶自力迅速成為業界紅人,但是也頂著重重壓力。

  1月23日,美悅優選在廣州珠江新城開設了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的線下“保稅店”,在“價格比傳統市場便宜三至六成”的優惠下,開業首日便吸引到了千余市民前去搶購,此后幾天,也是絡繹不絕。

  但是開業當天,這個線下的“保稅店”就遭受各方質疑:跨境電商的實體店能否開在保稅區外?“即買即提”模式到底該按哪種行郵稅還是按貨物征稅?其對傳統的百貨零售甚至電商平台而言,是否會造成不公?……

  經過多次聯系后,陶自力終於接通了南方日報記者的來電,也講出了事情的最新進展:“保稅店一直是媒體的叫法,實際上我們的招牌是保稅展示店。我們分兩種商品,一種是保稅的商品,一種是已完稅的商品。已完稅的商品是不限購的,消費者現場買現場提的。保稅商品,我們推薦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家裡等待。”

  而黃埔海關也對此發聲表示,廣州美悅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珠江新城開設的是“首家保稅展示交易與跨境電子商務結合的體驗店”,不是保稅店也不是免稅店,消費者在體驗店“跨境電商商品展示區”內選購商品並選擇現場提貨的,海關也按“貨物”計征稅。

  從“保稅店”到“展示店”,這一名稱的變化,看似簡單,卻反映了跨境電商探索O2O道路上所遭遇的重重阻力。

  開業火爆,質疑聲多

  市場現象:

  2014年可謂中國跨境電商的元年,各路跨境電商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地出現。對於電商而言,其發展的一大瓶頸就是體驗問題,消費者無法直接接觸到商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欲。對於跨境電商而言,也面臨著同樣問題。於是開設線下店,試水O2O,成為很多電商解決體驗難題的一大探索。

  1月23日,作為跨境電商試點企業,美悅優選就成為國內跨境電商領域首個吃螃蟹的人,其將倉庫從保稅倉前置到廣州珠江新城,開設了美悅天河“保稅店”。美悅優選創始人陶自力在開業當天致辭時表示,“2015年1月跨境電商行業的最大的突破,就是美悅保稅店的試業。美悅團隊的使命就是要改寫高價歷史,讓民眾消費與世界同步”,並多次提及,這是“改革紅利”。

  記者看到,開業當天可謂盛況空前,未到正式開業時間,美悅優選的店面前就擠滿了消費者,排隊的隊伍已經有百余米長。結賬區也排起了長龍。隨后的幾天,店裡的人氣依舊火爆。

  然而,與現場銷售火爆同時出現的,還有各方的質疑聲。

  “網上宣傳不是說比傳統市場便宜3-6成嗎,我看很多東西也不便宜!”市民林女士告訴記者,“這裡的美麗日記面膜比香港貴多了。香港還經常搞促銷,100元3盒。”

  同時,也有業內人士對於現場自提貨物是否依舊可以按照行郵稅來征稅,跨境電商實體店能否隨意濫用保稅紅利,以及從保稅倉前置到珠江新城的手續是否合法等提出了質疑。

  我們只是保稅展示店

  商家回應:

  對於業界的質疑,黃埔海關方面在接受有關媒體採訪時表示,作為首家試點的美悅優選是黃埔海關注冊備案企業,也是廣州市政府批准的廣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企業之一,自2014年8月8日起在廣州保稅區開展B2B2C保稅進口試點。該企業經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批准,由黃埔海關同意其開展保稅展示交易試點。

  對於多方的質疑,黃埔海關方面則表示,廣州美悅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1月23日在珠江新城開設的是“首家保稅展示交易與跨境電子商務結合的體驗店”,不是保稅店也不是免稅店,消費者在體驗店“跨境電商商品展示區”內選購商品並選擇現場提貨的,海關也按“貨物”計征稅。

  陶自力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講出了事情的最新進展:“保稅店一直是媒體的叫法,實際上我們的招牌是保稅展示店。我們分兩種商品,一種是保稅的商品,一種是已完稅的商品。已完稅的商品是不限購的,消費者現場買現場提的。保稅商品,我們推薦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家裡等待。”

  對於做出這種改變的原因,陶自力稱“因為之前的保稅商品太火爆了,排隊需要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我們覺得這個體驗很不好。”

  業界聲音:1號店:帶來沖擊不明顯

  “廣州此類型的實體免稅店對我們不會有所影響”,1號店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首家與跨境通、東方支付合作的綜合電商,1號店在商家及品類數量方面都更具有優勢,而且經過多年對進口商品的運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擁有嚴格的商家管理體系和引進機制,在供應商審核、產品入庫檢查、存儲配送管理、售后產品質量問題處理及追溯等4個階段進行系統的監督。此外,1號海購也將充分利用1號店現有的使館資源,如美國、波蘭、意大利等使館,直接引進各國的高質量海外商家。

  “依托1號店、投資方沃爾瑪及自貿區等優勢,1號海購將為消費者提供更靠譜的網購體驗。”該負責人認為,成熟完善的電商基礎和體系,能夠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實體免稅店帶來的沖擊並不明顯。

  走秀網:精細化定制化服務更勝一籌

  對於定位在奢侈品跨境電商的走秀網,其CEO紀文泓也表示,實體免稅店對其業務並不會產生影響。

  “我們有專門的分析團隊比對過多家競爭對手,不管是線上的還是實體的,走秀網的價格比他們低太多。”紀文泓認為線上和實體店在品類和商品數量上還是存在差異的。“走秀網通過整合全球優質供應資源,以歐洲零售價的5-7折進貨,加上關稅和國際運費后,在線銷售價格基本與歐美零售價同步,低於我國香港地區的零售價。”

  在紀文泓看來,電商在整體服務方面比實體店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走秀網VIP服務團隊規模去年擴大了60%,實行精細化定制化服務。由於商品和服務質量在過去一年的快速提升,高端客戶群體迅速擴大,這是一群對生活品質有較高要求的用戶群體,在保証了商品和服務質量以后,投訴率自然下降達90%,高端用戶的信任感加強,試探性消費幾百元上升到幾千至萬元客單價的用戶規模得以快速擴大。”

  專家熱議:

  新模式的推進要合法並兼顧公平原則

  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跨境電商的線下店到底該採用什麼樣的模式,目前各方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我個人認為,假設從跨境電商進口而來的商品陳設在保稅區外又可以現貨交易的話,那對於其他正常經營同類或是類似貨品的商家來說就是不公平的,因為它有政策紅利而其他的商家沒有。那麼這就會導致當同屬一個商圈或是一個市場面對同樣的消費者時,享受保稅政策的商家必定會贏,那其他商家怎樣去經營呢?”

  黃文杰進一步表示,“不管是任何的商業改革或新模式的推進,首先要合法,如果依據模糊的話,那就馬上改﹔第二,要遵守公平原則,不僅是對消費者的公平,還有同業之間的公平﹔第三,要保持市場平穩,新政策或新模式的推進也應該是局部試點推進。如果說出現持續的搶購行為,我認為本身就反過來証明這種模式是不太常態的市場。”

  並不是所有商品都需要開線下體驗店

  萬擎咨詢CEO、知名電商評論人士魯振旺則認為,美悅優選從保稅店到展示店的名稱變革,其實是根據現行政策的一次修正。事實上,跨境電商的線下體驗店的商品是不能按照“行郵稅”來賣的,“行郵稅”只是針對電子商務行業,因為線下提貨其實已經變成了實際的線下購買行為了,不符合國家跨境電商的政策。

  魯振旺認為,按照目前跨境電商O2O的做法,消費者要先到實體店體驗之后,再下單,等幾天后或許才送到家裡,其實電商的需求和線下銷售的需求是割裂的,不是完全一致的。“據我所知,上海的跨境電商目前沒有線下體驗店,但是有人在自貿區裡面買賣商品,相當於在國家法定的區域裡面,比如在自貿區直接購買國外的海鮮,這也算是一種體驗店。”

  在他看來,即便跨境電商要做線下體驗店,也要根據產品特性來選擇。消費者對國外的商品是比較感興趣的,主要集中在服裝、化妝品、鞋包、奶粉和母嬰護理產品等。其實大部分商品的體驗需求是比較弱的,比如奶粉,消費者不需要看到它的樣品,認准品牌就可以直接買了。但有一些商品的體驗需求比較強,比如服裝,因為國外的大牌服裝比較貴,外國人的體型與中國人差異比較大,而且不像國內退換貨這麼方便,因此這方面的體驗需求很強。

  最后,魯振旺還表示,“國家之所以鼓勵跨境電商,其實是想變革商業體系。目前的商業體系對國外商品的需求比較強烈,因為關稅比較高,所以國內網購的水貨比較多,去香港地區購物的人也很多,而解決這一問題或許可以通過跨境電商的方式來實現。一方面這方面的需求的確存在,再加之政府想變革一下傳統的高關稅,讓國內的老百姓可以買到國外相對比較便宜的商品,所以說這是一個實驗。目前開放性的城市並不是很多,上海、寧波、西安等都還處於一個試點之中,如果實驗成功,國外的一些服裝、鞋包、母嬰奶粉還有化妝品其實還是有機會的。”

  南方日報記者 於冬雪 葉丹

  實習生 吳晶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