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30日04:56 來源:南方日報
如圖“解碼器”,通常在10余米范圍內能夠截獲鎖車信號,解碼后不法分子就可以大搖大擺地將鎖著的車門打開。作案方法比較隱蔽,令廣大車主防不勝防。 王良玨 攝
近日,本報刊發的一篇題為《零秒開車門,盜車很容易》的新聞引起了廣大清遠車主的關注。這種不法分子利用科技手段盜取車內財物的案件,在清遠市區已時有發生。廣大車主在年終歲尾之際,一定要格外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面對不法分子利用“解碼器”、“干擾器”等設備進行盜竊活動,南方日報記者在此介紹一些防范方法,希望對您的用車安全有所幫助。
技術手段“零秒”即開車門
一些車主在停車之后,利用鑰匙的遙控功能鎖車。明明感覺自己將車門鎖好了,回來之后卻發現車內物品不翼而飛。但車門、車窗都是完好無損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車主在鎖門的時候,附近的不法分子已經伺機而動。他們利用“解碼器”、“干擾器”等技術手段,在接收到鎖車信號之后打開車門,整個過程隻需“零秒”。
2014年11月19日下午6時許,市民劉先生(化名)開車帶著孩子到清城區升平街和連江路路口附近臨時下車辦事。下車時他把錢包放在副駕駛上,並用遙控鎖好了車。沒想到幾分鐘之后他回來時卻傻了眼,車內的錢包眨眼間便不見了。在警方調取事發路段監控視頻之后,警方和劉先生頓時恍然大悟。原來當劉先生鎖車離開后,另一名男子隨后用手上的一個電子儀器打開車門,在車內找了約一分鐘后,將車內財物偷走,鎖好車門后迅速離開。
警方隨后迅速展開偵查,將一名嫌疑人抓獲。據嫌疑人交代,當日他把“解碼器”放在口袋內,蹲點在劉先生停車點附近。當劉先生停車后用遙控鎖車時,嫌疑人用解碼器接收到鎖車信號。待劉先生離開時,嫌疑人迅速用解碼器開鎖並盜竊車內財物。嫌疑人供述已用相同手法作案3起。
“解碼器、干擾器”防不勝防
那麼,這些不法分子又是如何利用“解碼器”、“干擾器”打開車門的呢?原來,這類科技手段犯罪器材就是利用無線信號來截取、干擾車輛遙控鑰匙發射的信號,從而達到輕鬆打開車門的效果。“解碼器”、“干擾器”一般對使用距離有要求,因此不法分子通常都會在受害人的車輛附近實施作案。
從清遠警方查獲的“解碼器”、“干擾器”來看,通常在10余米范圍內能夠截獲、干擾鎖車信號,“解碼器、干擾器”再通過震動的方式,提示不法分子已獲取到鎖車信號,隨后不法分子就可以大搖大擺地將鎖著的車門打開。據悉,不法分子很多都是通過網購渠道獲取“解碼器”、“干擾器”,由於作案方法比較隱蔽,因此盜竊成功率也比較高,令廣大車主防不勝防。
不過“解碼器”對於部分防盜性能較好的車輛卻沒有效果,但“干擾器”會導致鎖車電子信號被屏蔽,所以車主按下鎖車鍵之后,實際上卻沒有鎖好車,因此不法分子實施盜竊活動的隱蔽性大大增強了。
安裝感應防盜系統可破解
俗話說“道高一丈,魔高一尺”,面對“解碼器”、“干擾器”等新興科技手段盜竊行為,除了運用科技手段來“以毒攻毒”之外,更要靠廣大車主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識。
針對不法分子手中的“解碼器”,有條件的車主可以購買一套技術含量較高的汽車防盜產品加以保護,而新產品通常對“解碼器”的防范效果都不錯。對於“干擾器”的防范,廣大車主則需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畢竟一般車輛的遙控器都是工作在240-430兆赫的頻率范圍內,而“干擾器”則是利用很強的信號來干擾,因此不論車輛的價格如何,都有可能被干擾到。有條件的車主可安裝感應防盜系統,如果有人非法進入車內的話,車主可以通過手機接到報警。
因此,廣大車主應養成安全用車習慣,在鎖車之后輕拉車門來確定是否鎖住。此外,不要在車內存放貴重物品,畢竟汽車不是保險箱,不要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如果確實有在車內存放貴重物品的需要,車主應找到有人值守的停車場停車,並索要停車發票作為憑証。
南方日報記者 赫鵬翀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