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書不是孩子用來讀的書,而是請別人讀,用耳朵接受語言的書。”“日本繪本之父”鬆居直曾這樣說,“父母用自己的口將這些文字念給孩子聽,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語言的種子。當一粒種子在孩子心中扎根時,親子之間就建立起無法切斷的親密關系。父母用自己的聲音和話語擁抱孩子,讓他在溫暖生動的話語中成長。”
北京人大附中的語文教師劉成章與妻子就這樣,給不到一歲的女兒漾漾聽讀繪本,從簡單的隻有笑臉圖案的繪本到現在有完整故事性的繪本,漾漾閱讀繪本的數量已逾百本。江禎,也是這樣每天為孩子讀繪本書。“兒童繪本讀物不僅適合兒童去讀,也適合家長去讀。”江禎建立了一個繪本閱讀群,每周都會同有相同理念的媽媽們聚在一起閱讀兒童繪本,相互分享閱讀經驗。“我們群裡有一位媽媽,第一次參加我們的閱讀群后回家給孩子講故事,孩子興奮地把她抱住。之后孩子經常督促這位媽媽到我們的閱讀群來學新故事。”
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教育機構開始重視繪本閱讀。
“靠耳朵”去“吃語言”
讀書的開始,是讀還是聽?面對這個問題,鬆居直認為:“靠耳朵。”
在反復聽過繪本故事后,一些孩子能夠一字不差地復述故事。這種被家長呼之神奇的能力其實是2至5歲孩子所特有的能力。幼兒期的兒童還不具備識字能力,不會讀書,這往往讓家長忽略了幼兒身上具有強大的用耳朵聽語言的能力,失去了培養讀書能力的先機。
“2至5歲的孩子具有把語言完全變成自己東西的能力。我認為孩子們這是在‘吃語言’。若是這語言使他們感到快樂、有趣,他們就把它吃下去,變成自身的東西。因此,孩子們上學以前,大人應使他們有用耳朵聽語言的體驗。”鬆居直告訴人們。
劉成章就有這樣的體會。
抱漾漾下樓,明月當空。劉成章問漾漾:“天是什麼啊?”“是月亮。”
“還有什麼啊?”“還有眼睛。”
“還有呢?”“嘴巴。”“哦,爸爸,還有眉毛呢!”
這就是小孩子的天空。似曾相識的文字,他和妻子給漾漾讀過。
具有多年初中語文教學經驗的劉成章告訴記者:現在語文課堂上使用的語文課本屬於選文性教材,學生很少讀整本書,這類單篇文章是思想的碎片,故事沒有來龍去脈,學生在理解上抓不住關鍵,不利於語言思維的發展。反觀繪本閱讀,每一本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對孩子的語言思維啟蒙鍛煉非常有益。
家長在給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孩子會自然地將自己替換成書中的角色,融入故事中,體驗其中的樂趣,又自然而然地將其中的樂趣映射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一次,漾漾准備出門的時候隨口說了一句:“小心翼翼地出門。”這讓家裡人都很驚訝,后來劉成章發現,這句話正是女兒最近在讀的《步步偵探記》中的原話。繪本閱讀,讓孩子把故事和真實生活巧妙銜接在一起。
其實,繪本閱讀不僅適合學前兒童,低年級語文任課教師也在利用繪本閱讀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十一學校亦庄實驗小學常麗華老師,為班中的一部分閱讀能力較弱的同學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寒假家庭作業,每天閱讀並朗讀一個繪本故事,錄音上傳到班級通信群中交流評價。通過朗讀繪本,幫助學生完成從親子閱讀到獨立閱讀的過度。“豐富的閱讀能夠幫助孩子構建廣闊的智力背景,對於低學年學生我們選擇繪本閱讀,繪本有其獨特的圖畫語言,從色彩、構圖到故事對於兒童來說是非常棒的讀物。兒童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畫可以學到新的語言。另外,繪本也可以啟發兒童繪畫創作的興趣。”
據了解,除了常麗華所帶的班級,學校的每個一年級教室中都擺置幾百本繪本,每天中午安排30分鐘時間讓學生自由選擇繪本獨立閱讀,還要做一周的閱讀記錄。
給親子教育提供互動橋梁
“念圖畫書是親子間最好的交流方式。”鬆居直說。
讓家長每天給孩子講一個睡前故事,是常麗華老師常年布置的作業。“親子互動的家庭教育可以彌補孩子閱讀量的不足,也可以增進親子情感,喚起孩子對書和故事的興趣。”常麗華老師說。
在這個過程中,江禎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成長。“小Q在閱讀《黑衣婆婆》之后告訴我:‘故事裡沒有說黑衣婆婆穿的是黑色衣服,她叫黑衣婆婆肯定是因為她太孤獨了,就像黑色一樣,所以叫她黑衣婆婆。’”
在江禎看來,這些繪本故事帶領著家長走進孩子的思想世界,增進親子關系。
一次,媽媽們聚集在一起閱讀《和甘伯伯一起去游河》,故事講的是甘伯伯一路上遇到不同的小動物,都想上船與甘伯伯游河,每個上船的小動物都答應了甘伯伯要守規矩,但最后小動物們還是嬉鬧起來忘了最初的許諾。結果,船翻了,大家都掉進水裡。最后的結局是甘伯伯帶領大家游泳到岸邊,還邀請他們下次再一起游船。
故事的結局不是責備,這讓家長們陷入了沉思。故事讓家長體會到,學齡前兒童一方面尚不具備約束自己行為和掩飾內心情緒的能力,另一方面來自成年人的要求,教育兒童要抑制自己的欲望,以社會能接受的方式去行為。面對兒童屢教不改以自我為中心的種種“不良表現”就像書中隱喻的那樣是動物的本性,約束性說教難起作用,了解到這一點,就有助於家長對孩子“不良表現”的包容。
“圖畫書是大人與幼兒進行心靈溝通的場所。父母的聲音讓圖畫書發揮作用,這些聲音交織出的語言,將孩子引進圖畫書的世界。這時,幼兒一定能滿心喜悅地步入到圖畫書神秘而多姿多彩的世界。這種感覺就叫幸福。”江禎說。(通訊員 李達 記者 靳曉燕)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