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患難夫妻傾其所能奉養老師 今生願做“一家人”

2015年01月23日08: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患難夫妻傾其所能奉養老師 今生願做“一家人”

“有那麼孝順的兒女,我和老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每每提起自己的“孩子”,開遠市的羅裕江總是夸贊不絕。這一雙“兒女”便是羅裕江老人的學生章許雲和他的妻子劉怡晴。

今年44歲的劉怡晴,年幼時父母雙亡,是繼父把他養大成人。“我的人生並非如願”。結婚幾年后,因夫妻不合離婚,她就與不足10歲的女兒及年近七旬的繼父親相依為命。命運總是眷顧一心向善的人。2005年,在朋友聚會時劉怡晴認識了章許雲。而這時,章許雲的家庭也陷入“低谷”。他的父母於1998先后離世,而他也已離婚,並且還帶著一個女兒。“父母雙亡、離婚、帶一女兒生活”的特殊緣故,將劉怡晴與章許雲命運緊緊的聯系在一起。

在近十年的時間裡,她和家人一道不為名利不圖回報,把遠在外地的非親非故老人接到身邊奉養、貸款買房為老人居住、生活上給予無微關愛,建立了一個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特殊家庭。

劉怡晴夫妻為父母讀報。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雲南站

1.一次師生聚會,結下半世父子緣

2003年7月,在雲南個舊市,“雲錫技校”土建專業82屆同學舉行了一次聚會。章許雲見到了闊別21年的班主任羅裕江老師,此時的羅老師已兩鬢斑白,一臉滄桑,章許雲心底不禁浮現起悵然。

就在這次同學和老師的聚會中,章許雲得知了羅老師晚年的一些情況。1999年,羅老師年僅29歲的獨生兒子因患惡性淋巴癌去世(之前80年代初期小兒子在6歲時就因意外身亡),唯一的小孫女也被兒媳帶走了,多年未能見一面。羅老師夫婦悲痛欲絕,從此過著以淚洗面的日子。

章許雲把老師的情況告訴了當時還是他女友的劉怡晴。“我很明白老師心裡的苦。”從小就失去母親的劉怡晴深深知道失去親人的痛苦。

同學聚會后,劉怡晴和章許雲便隔三岔五地抽時間到50多公裡外的個舊市大屯鎮看望羅裕江夫婦,噓寒問暖,陪二老聊聊天、吃頓飯,慰藉他們滿是孤寂傷痛的心靈。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羅裕江夫婦精心准備的飯菜就讓同樣是母親早逝的劉怡晴吃出了久違的媽媽味,驟然拉近了劉怡晴與羅裕江夫婦的心理距離,同時使章許雲和劉怡晴的感情基礎更加牢固。

隨著歲月的流逝,羅裕江夫婦的年歲不斷增大,需要有人照管。而章許雲和劉怡晴與老師夫婦的感情也越來越深了。一個念頭在兩人心底油然而生:“我們要認恩師為父,認師母為母。”

這次聚會,讓師生從此結下了半世父子情。

父母吃著劉怡晴做的甜點,幸福洋溢在臉上。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雲南站

2.一場特殊婚禮,愛心促成一家親

2007年,章許雲和劉怡晴在開遠舉行婚禮。婚宴上,兩人將羅裕江夫婦請到台上,當著眾多親朋好友鄭重宣布:“我們的父母早早地就離開了人世,現在老師和師母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我們就是他們的親生兒女。”隨后,章許雲和劉怡晴雙雙向兩位老人深深鞠了一躬,甜甜地叫了一聲:“爸爸!媽媽!”

特殊的婚禮場面,使在場的每一個人無不為之動容,掌聲四起。羅裕江夫婦既意外又驚喜,眼含淚水,激動得說不出一句話,只是向在座的全體親朋好友深深三鞠躬。

章許雲和劉怡晴夫婦要用愛心、孝心去撫平兩位老人傷痛的心,同時也讓自己尋到一份難能可貴的親情。

劉怡晴陪母親看相片。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雲南站

3.一套溫馨小院,愛心筑起一個家

此前,巨大的打擊讓羅裕江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病,老人曾想做一次全面檢查,但此時家裡已經欠下了幾萬元的債務,隻好作罷。章許雲夫妻倆知道后,二話不說,拿出兩萬元,把老人送到醫院做了全面檢查。檢查結果是心臟血管阻塞,沒必要做心臟手術,但需要長期維持藥物治療。章許雲夫婦考慮到兩老的家離開遠幾十公裡遠,就醫不方便,於是夫妻倆商量后決定將兩位老人遷來開遠居住。

為了給老人更好的照顧,章許雲夫妻倆商量著把老人接到身邊。當時,除了兩個女兒,劉怡晴家中還住著84歲的養父,如果兩位老人再來,房間就不夠住了。

“老話常說‘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能等到老人走了再去后悔。” 劉怡晴說,困難總是可以克服的。她和丈夫合計后,拿出了家中所有積蓄,又貸了款,在開遠給老人買了一套帶小院的新房。

如今,隻要有時間,夫妻倆都會回家陪老人拉拉家常、散散步。

章許雲的同學們也受到影響,常來看望老師。“我們吃的蜂蜜、紅糖都是學生們送來的,還經常接我們去玩。” 羅裕江滿臉幸福。

劉怡晴陪父母在后院賞花。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雲南站

4.一份捐贈協議,大愛孝心代代傳

今年,章許雲又添喜事,就是他們的女兒章舒雅,於今年1月生產了一個女兒。如此,章許雲與劉怡晴就成了年輕的外公外婆,而羅裕江、李代華就有了一個重外孫女。

走進羅裕江家的后院,平整的地磚,五顏六色、高低搭配的花盆裡,盛開著多種花朵。花盆邊,還有一張石桌,一家人坐在桌邊,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我爸愛種花,會修剪。”劉怡晴介紹,什麼花用什麼肥,她父親都很在行。而她的母親,平時愛干淨,閑時愛織毛衣。有時,還通過相片回憶一下兩個兒子。

據說,當年,羅裕江的兒子因病去世后,很長一段時間,夫妻倆都未走出老年喪子的悲痛。而如今,他們不但接受了這個事實,而且還不時通過相片,告訴大家哪個是他的大兒子,他們在哪照的相片等等。

劉怡晴夫婦的孝心,也直接影響了女兒女婿。

如今,羅裕江夫婦兩天不見重外孫,就電話催促快點抱來看看。而他們的孫女女婿,也視他們為爺爺、奶奶,隻要有空,就前往看望、陪老人聊天。在孝子賢孫的包圍下,朴實善良的羅裕江夫婦,瞞著劉怡晴夫婦及孫女,悄悄地到開遠市紅十字會簽定了遺體捐贈協議,成為開遠市歷史上遺體捐贈的第一例。“有那麼好的兒女,這輩子知足了,我和老伴隻希望盡自己的一份力,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才能對得起社會對我們的關愛”。

(本網根據《開遠市“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大孝女”劉怡晴》、《特殊家庭裡的“大孝女” 師生聚會結下半世父子情》等稿件綜合,感謝中國文明網·雲南站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在章許雲和劉怡晴這個特殊的大家庭裡,無論老的、還是少的,都沒有半點生分,沒有半點隔閡,一家人其樂融融。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遭遇,讓他們從不同的地方走到一起,從不幸到有幸。愛心、孝心、父母情、兒女情、親情在這個不一般的溫馨的家庭代代相傳。誰說血緣關系才親,他們的親情遠比親人還親,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劉怡晴及其家人與老人的結緣,源於一種內心自發的涌動、一種心靈質朴的情感、一種不求回報的愛心之舉,從她和她家人的身上,我們能看到崇尚的社會美德在一個平凡家庭的呈現,能看到社會良好風尚在一個普通民警身上的折射,能看到社會正能量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寫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