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孔子 仁者愛人,天下為公

孫聚成

2015年01月23日13: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深秋的陽光依然燦爛溫暖。通往魯國的大道上,在眾弟子的簇擁下,一輛馬車緩緩而行,朝著魯國的國都而歸。馬車上,年邁的孔子靜默端坐,他的眼前開始出現沂水的清波,舞雩台的清風、飄香的稻黍。家鄉的味道飄然而來,故國之思在那一瞬間得到完全釋放。

這是公元前484年的一個秋日,周游列國14年的孔子踏上了回家的路。

這一年,孔子已是68歲的老人。14年前的春天,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為了尋求新的從政機會,為了傳播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離開了生他養他的父母之邦魯國,踏上了周游列國之路。

對於魯國,孔子充滿了依戀和熱愛,那裡是他成長和追求事業的搖籃。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名丘,字仲尼。他的父親叔梁紇是魯國的一位武官,在孔子三歲時去世。母親顏徵在帶著孔子搬到曲阜居住,在清貧的日子裡把他撫養成人。孔子自幼就學習禮節,他和小伙伴們做游戲時,就經常模仿大人們祭祀時的各種禮儀動作。從15歲開始,孔子發奮讀書,熟練掌握了禮節、音樂、騎馬、射箭、寫字、算數等六藝,並精通六經。到30歲左右,孔子已成為遠近聞名、學優品高的大師。

從政是孔子的人生理想,也是他畢生的追求。孔子有一腔報國熱血,有自己的政治見解,但最高統治者對他始終是採取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他在魯國真正參與政治的時間隻有四年多,但干成了不少事:管理倉庫,他就把倉庫裡的賬目計算得清清楚楚﹔管理牛羊,他把牛羊飼養得膘肥體壯﹔擔任魯國的中都宰,實施禮制,不到一年,中都地區秩序井然。后來,孔子升任司空、司寇等職,兼攝相事,參與國政。孔子在魯國任職四年,魯國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社會風氣大為改觀,以“小康”聞名於各諸侯國,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期間,孔子還參與了外交、軍事等活動,充分顯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干。

由於魯國國君天天吃喝玩樂,不管國家政事。孔子想勸說他,他卻躲著孔子。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終因與當權者政見不同而分道揚鑣。孔子對學生說:“道不同不與為謀,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從此開始了長達14年的漂泊之路。

馬車緩緩而行,14年周游列國的各種場景也在孔子的腦海中回放。

周王室軟弱,世衰道微,禮崩樂壞,針對混亂的局面,孔子提出了“仁政”的政治理念。春秋時,仁往往與忠、義、信、敏、孝、愛等並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並未受到特別重視,隻有孔子,把仁從其它德性中超拔出來,並賦予其新的豐富內涵。孔子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范,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和治國理論。孔子認為,仁的內容包涵甚廣,但其核心是愛人,也就是人們應該互存、互助和互愛。

孔子把仁的學說施之於政治,形成仁政說,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要施行仁政,孔子還對為政者提出了道德要求,主張為政需正己。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主張統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體力行的“君子”,這樣,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會上行下效,自然就會政通民和,國家得治。

孔子離開魯國后,希望找個機會推行他“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張。他帶著眾弟子先后到過衛國、曹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國,拜見過大小封君70余人。可是,那是戰火紛紜的時代,大國都忙於爭霸的戰爭,小國都面臨著被並吞的危險,整個社會正在發生變革。孔子宣傳的那套恢復周朝初年禮樂制度的主張,既沒有人願意接受,更沒有哪個國君會當人才來任用他。

周游列國的14年中,孔子東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險,險些喪命。有一次,孔子去曹,曹國不容﹔遂往宋,剛在一棵樹下演禮,宋國權臣司馬桓因孔子以前批評過他,趕來把樹拔倒,表示不歡迎。孔子匆匆逃往鄭國,弟子離散,行李落拓,他獨自一人立於東門之外。子貢四處打聽,有人告訴說:“東門外有個人,兩腮像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腰以下像禹,然而更像落拓潦倒的喪家之大。”意思是說孔子以古賢聖人相標榜,卻無人賞識,落得個喪家之犬的下場。還有一次,孔子在陳、蔡一帶,楚昭王打發人請他。陳、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國,對他們不利,發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孔子被圍困在那裡,斷了糧,幾天都沒吃上飯,差點餓死。最后,楚國派兵,才使他解圍脫離困境。

孔子周游列國,行程數千裡,歷經艱難險阻,四處碰壁,可他依然信念堅定,毫不動搖。他說:“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他學六藝,知天命,形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人格,這是“知之”﹔四處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這是“好之”﹔雖處處碰壁也不氣餒,這就是“樂之”。孔子曾描繪游歷時的情形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在處處碰壁的現實面前,孔子更感覺到推行仁政的重要性,對自己的政治理想也更加堅定。

馬車緩緩而行,跟隨在車后的眾弟子,是孔子相依為命的親人,也是他成為萬世師表的驕傲。

盡管顛沛流離,孔子堅持做到了志不稍貶,學不暫停,希冀通過實踐自己的政治主張達到救世弘道。同時,孔子堅持不懈地教學和布道,始終吸引著一大群弟子,隨他南北東西,出生入死。

孔子在政治上最大的抱負,是推行仁政,但一生最大成就卻是教育。在孔子以前,教育屬於貴族的特權,孔子創辦了中國影響最大的平民教育,不分貴賤貧富,一律施教,為后世學術平民化的開端。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一整套正確的學習原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遠影響的教育思想,為后世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典范。孔子特別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主張因材施教,提出“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孔子一生,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看做自己的實踐追求,同時,他也把這博大精深的思想言傳身教給了學生。他的弟子,絕大多數都是窮困潦倒的下層人子弟。孔子注意培養和鼓勵他們發奮好學,苦心修養,樂以忘憂,敢於實踐自己的政治抱負。孔子以國民政治意識傳及后世,無數平民書生自我砥礪,以天下為己任,不斷實現讀書人的理想。

孔子晚年時期的最高理想和願望稱之為“大同”,他把這種理想傳給了學生。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親人為親,而是相互敬愛,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作為教育家的孔子,據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現突出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在語言方面表現突出的有宰我、子貢,辦理政事能力較強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獻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對於當時政治,尤其是對於孔子思想的傳播,對於儒家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馬車緩緩而行,回歸魯國的孔子即將迎來人生最后的時光。

孔子68歲回魯,73歲去世,在魯國又生活了五年多。回到魯國后,孔子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學生上面。孔子在晚年整理了《詩經》、《尚書》、《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的弟子繼續傳授他的學說,形成了儒家學派,孔子成了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思想被他的弟子整理為《論語》一書,后世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統治中產生了極大的作用與影響。孔子的學術思想在后世影響很大,他被公認為我國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以自己一生的實踐,為中華大地點起了智慧與禮儀的明燈。回望兩千多年前馬車上那個風塵仆仆的背影,他不但是我們文化上的先驅,也是我們精神世界永遠的引領者。 

《中華兒女》雜志 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