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烏蒙鐵軍”固本開新塑威信

——第14集團軍某團弘揚優良傳統見聞

2015年01月22日09:17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烏蒙鐵軍”固本開新塑威信

每周五,團長政委帶領全團官兵站軍姿1小時。這個傳統,在被譽為“烏蒙鐵軍”的第14集團軍某團,已經堅持了20多年。

“軍營比大學更吸引我的,就是這裡有很多優良傳統!”1月16日,剛站完軍姿的女兵陳家樂對記者說。入伍前,她在湖南大學剛上完大一。

陳家樂的親人,有兩位當過兵。二爺爺是名退伍老兵,剛入伍時襪子穿臭了不知道洗,指導員實在看不下去,就替他洗了。二爺爺羞愧不已,漸漸勤快起來。陳家樂叔叔當兵時,則遇到一名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的指導員。一次演練,這位指導員闌尾炎發作,卻硬是撐到任務完成,疼得差點暈過去。

聽著兩代指導員故事長大的陳家樂,一心向往成為一名女兵。然而,入伍月余,她感到軍營並不像二爺爺與叔叔描繪的那樣,一度情緒低落,甚至生出退伍的念頭。

“戰爭年代,青年甘願跟著黨代表拋頭顱洒熱血。今天,我們卻要為‘陳家樂們’的困惑傷腦筋,差距究竟在哪裡?”去年底,該團政委朱江作為全軍基層特邀代表之一,把這個問題帶到古田,帶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

從古田歸來,朱江帶回一個答案:如果說優良傳統是凝聚兵心的旗幟,那麼“陳家樂們”的感受,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一些帶兵人身上我軍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淡化乃至缺失。

為此,團黨委決定:貫徹落實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就從如何弘揚“烏蒙鐵軍”優良傳統、如何塑好政治干部形象入手,探究發揮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之道。

“在戰火中誕生的‘烏蒙鐵軍’能夠從勝利走向勝利,離不開一代代文武雙全、善打硬仗的政治工作者。”在團史館,該團團長陳勇感言,“今天的政治干部,隻有軍事素質過硬,才能引領陳家樂這樣的青年官兵!”

新年度訓練一展開,該團“常委示范班”“主官領訓隊”就上緊了發條。憑著多年苦練積累的功底,團政委、政治處主任等資深政治干部,都有自己的絕活。朱江手榴彈一出手就是六七十米,全團能超過他的寥寥無幾。

然而,並非所有政治干部一開始就有底氣。九連指導員蔡京,過去對連隊某型新裝備一知半解,軍事素質短板明顯。玩不轉“槍杆子”,帶兵就直不起“腰杆子”。蔡京虛心求教,自開“小灶”,補齊了軍事短板。不久前,連長外出不在位,他指揮全連參加軍區高炮部隊實彈射擊考核,取得優秀成績。

炮兵專業出身的王毅,由連長改任指導員之初,對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信心不足。去年,王毅帶隊參加搶險救災,患上日光性皮炎,渾身乏力、發熱,尤其不能見陽光。但他不顧勸阻,脖子圍著一條圍巾,堅持奮戰災區,被當地媒體譽為“圍巾上尉”。戰士們很心疼,跟著他拼命干。聯系學習貫徹全軍政工會精神的感悟,王毅說:立身為旗,就是最好的政治教育。

“空氣不好傷身,風氣不好傷心。”入伍后,陳家樂常聽到這句話。去年底的退伍老兵座談會上,老兵們對立功授獎和復退工作一致點贊:“留的硬氣,走的服氣,全團上下有正氣!”

如今,該團類似的重大敏感事項都被“脫敏”,全程有紀委和士兵代表監督,現場亮分、公正決策。擔任黨委或支部書記的政治干部,更是堅持原則、嚴格自律。

“嚴格自律,批評別人時說話才硬氣。”一段時間以來,被該團政治干部當作座右銘的這句話,陳家樂也感同身受。她說,表裡不一、缺乏正氣的政治干部,在教育別人時,哪會有威信呢?

蔡京、王毅等指導員,傳承了“烏蒙鐵軍”的血脈基因,展示了新一代政治工作者的新形象。陳家樂高興地告訴記者,她仿佛看到了二爺爺和叔叔當兵時的指導員。當她走近這些新生代黨代表時,也逐漸找回了自己的從軍目標和建功軍營信心。

寒冬尚未走,春意拂面來。新年伊始,該團營區的迎春花悄然綻放,恰如政治工作固本開新塑威信的春天悄悄到來,而陳家樂這些新一代革命軍人,不僅是見証者,更是受益者。隨著他們的茁壯成長,“烏蒙鐵軍”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春天!(記者 於春光 程必杰 特約記者 鄧忠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