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21日04:50 來源:南方日報
1月20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向社會發布廣州法院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審判白皮書。該白皮書不僅公布了2011至2013年廣州地區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的訴訟情況,而且首次從法院審判角度發布機動車交通事故處理及應對指引,引導公眾合法理性維權。
收案數量居高不下
統計顯示,2011—2013年,廣州法院受理一、二審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總量分別為9291件、10116件、10034件,年均收案近萬件,案件總量一直處於高位運行態勢。案件區域分布不均衡,排在前五位的分別為從化、白雲、增城、番禺和花都。與此同時,近三年交通事故涉案標的額逐年上升,案件標的總額已突破20億元。
《白皮書》認為,案件數高位運行的主要原因在於:一是廣州市機動車保有量逐年增長,截至2014年年底,廣州市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50萬輛﹔二是車輛駕駛人新手增多,交通安全意識亟待提高﹔三是城鄉接合部人車混行,道路設施不完備﹔四是城郊轄區“五類車”管理混亂,無牌無駕照車輛上路增加事故風險﹔五是部分區內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企業集中的轄區,重型運輸車輛往來頻繁也增加了事故危險程度。
八成涉案者為非廣州戶籍人員
通過案件抽樣發現,事故涉案當事人中,非廣州本地戶籍的比例高達80.2%。又由於大量受害人是外地農村戶籍,導致城鄉賠償標准適用存在較大爭議。
如2012年審結的一審交通事故案件有1005宗,其中有597件就賠償標准問題提起上訴,佔全部上訴案件的55.7%。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人身損害賠償項目存在城鎮和農村兩種標准,城鄉不一的差異性賠償標准導致城鎮居民的殘疾賠償金標准大約相當於非城鎮居民的3倍。因此在司法理念方面,存在“同命不同價”的矛盾。
《白皮書》因此著重指出,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戶籍人員向外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廣闊,同時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及生活消費水平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因此統一適用城鎮賠償標准對於實現社會公平公正有著積極的意義。廣州中院為此建議: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試點逐步取消城鎮和農村戶籍人員在人身損害賠償計賠方面的差別,統一適用該地區人均收入和支出標准計算人身損害賠償數額。
白皮書提出六項司法建議
《白皮書》認為,在交通事故的司法鑒定方面,程序不規范現象較為突出,而道路監控設施不完善也增加事故責任認定難度。廣州市中院通過梳理案件,向各有關政府部門提出了六項司法建議。
第一,應當統一賠償金適用標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中城鄉標准適用存在的問題產生的根源是中國社會的城鄉二元結構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區別待遇。取消城鎮和農村戶籍人員在人身損害賠償計賠方面的差別是大勢所趨,亦是解決本文上述所列問題的根本方法。
第二,理調整交強險賠償責任限額。由於人身損害賠償項目費用因地區經濟水平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建議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及時上調交強險責任賠償限額,切實發揮交強險作為強制性保險的社會保障功能。
第三,規范流動人員管理,加強居住証明真實性審查。
第四,進一步規范司法鑒定程序。鑒定意見書內容制作應規范,對傷殘評定的依據、過程、結果,包括對當事人爭議比較大的鑒定時機,也應給予必要的闡述。
第五,拓展訴調對接,構建多方聯動糾紛解決機制。
第六,加強輿論宣傳,普及交通法規和交通事故糾紛處理的法律知識。
白皮書首次從日常交通安全防范、交通事故發生時的處理機制、事故發生后的訴訟救濟等三個方面制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處理及應對指引》。
《指引》特別指出,發生交通事故后要冷靜處理,駕駛員要充分樹立報警意識、取証意識和保險意識來保障自己的權益。此外,《指引》還強調,交通事故受害人對自身遭受的損害要根據現有法律作出理性判斷,不能過分放大,並非所有因交通事故所致的財產損失均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如目前審判實踐一般不支持車輛的貶值損失。對於遭受人身傷害的受害人而言,既要及時收集能証明損害后果的証據材料,也要確保証據的來源合法、客觀、真實。
■典型案例
五車碾壓夜行男子 法院判決責任平攤
2012年,五車先后駛過華南快速干線某主干道時感覺車輛碾壓物體,五車車主停車檢查發現被碾壓物為一名男性后立即報警。
交警部門經過現場勘驗,証實胡某已當場死亡,尸體有被車輛多次碾壓的痕跡。由於當時為夜晚且路面無路燈照明,無法查清胡某是如何進入封閉的快速路,致交警無法查清該交通事故成因和劃分事故責任。事故發生后,胡某家屬向法院起訴索賠。
法院審查后認為,五車均以較高的時速碾壓胡某,每一侵權行為均足以造成胡某死亡的后果。一方面各肇事司機沒有謹慎注意路面情況,遇到障礙物未及時發現,各肇事司機均有過錯﹔另一方面胡某無故闖進處於封閉式管理的高速公路,本身對事故的發生也有過錯。最終確定侵權人承擔70%的責任,另30%的責任由胡某自行承擔。五車主對70%責任按份平均承擔責任,並互負連帶責任。
南方日報記者 劉冠南 實習生 姜濤 姚凱麗
通訊員 龔德家 楊曉梅 方卓迪 劉潔珺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