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4小時滾動新聞
分享

今年將有7處 購物中心入伙

2015年01月16日05:44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今年將有7處 購物中心入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深圳的商業及大型購物中心面積,在近幾年內呈現出突飛猛進式的增長。深圳現有的各類購物中心,是否能夠得到消費者的滿意呢?近日,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聯合專業調研機構對此進行了調查,並發布了一份《2014年深圳市購物中心顧客滿意度調查報告》。

  該報告顯示,2014年,顧客對於深圳購物中心滿意度評分為79.2分,居於比較滿意的水平,滿意度要高於超市、百貨這兩類商業形態。其中,交通便利程度和環境、氛圍是顧客光顧各購物中心的共同主因,不過也有1/3的消費者認為,目前深圳的購物中心普遍存在節假日停車位數量不足的問題需要改進。

  “希望停車場能配備剩余車位顯示屏”

  繼2013年之后,深圳購物中心在2015年再度迎來供應高峰,預計2015年將有7處購物中心入伙,共計新增供應約74萬平方米,存量將被推高31.9%。為了更好地完善購物中心的服務功能,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在去年底對全市購物中心進行了摸底調查。

  據悉,本次調查涵蓋了金光華廣場、萬象城、深國投廣場、歡樂海岸、海岸城等深圳22家主流購物中心。調查的內容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各購物中心的品牌優勢、顧客感受與體驗、商品優勢、價格優勢、顧客總體滿意度、忠誠度和顧客消費習慣等若干項,調查以街頭隨機發放問卷的方式進行。

  調查報告顯示,深圳的購物中心總體滿意度得分為79.12分,比上一年略有下滑。在購物中心品牌優勢、消費感受與體驗、商戶優勢和價格優勢4個方面中,顧客最為滿意的是消費的感受與體驗,比如購物環境、人員服務和電梯的便利性等﹔最不滿意的是價格優勢,其中“促銷幅度的滿意度”得分最低。

  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謝永明表示,“顧客感受與體驗一直是消費者最關注的方面,從目前深圳市零售業發展水平來講,各大商場的顧客感受與體驗表現較好,主要體現在商場購物環境的舒適性、人員服務和標識指引等幾方面。而在硬件設施方面,如:洗手間、停車場及商場休閑場所等表現則略差。”

  尤其是停車場的面積和設備設施等,已成為消費者抱怨最多的問題。“此次調研中我們發現,至少有1/3的顧客抱怨購物中心停車場車位嚴重不足,是受抱怨最集中的領域。”謝永明說,“在目前購物中心停車場面積難以有效擴充的前提下,顧客普遍希望購物中心的停車場,能夠配備剩余車位顯示屏。”

  具體到各個購物中心,調研機構以深國投廣場、海岸城、海雅繽紛城、萬象城、花園城這5個排名最靠前的購物中心對比發現,深國投廣場的價格優勢得分要高於其他購物中心,位列第一﹔在品牌優勢和商品優勢方面,海岸城最令顧客滿意,而在顧客感受與體驗上,萬象城得分最高。

  重餐飲輕購物特征凸顯

  此次調研還發現,在電商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購物中心除了增加線上交易平台搶佔客戶資源外,也在加緊對線下實體店經營業態的調整,重體驗輕購物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關於體驗式消費,最明顯的一個表現是,近年來餐飲在深圳各大購物中心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近幾年開業的購物中心中,餐飲業態的佔比都在25%左右,遠高於第一代購物中心15%左右的水平,其余業態佔比均不足10%。此外,上千平方米的電影院和兒童樂園已經成為新開業的購物中心的標配,例如2014年開業的龍華九方中心最大的3000平方米空間用作兒童游樂場。

  “餐飲、休閑體驗等業態受互聯網影響較小,是當今購物中心轉型的一個主要方向。”有專業人士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傳統購物中心面臨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單個業態內產品的品牌、定位、檔次等更多細節因素,也將購物中心重點考慮的方向。

  “不過,由於餐飲業坪效差,運營成本高、收益小,其承租能力比其他業態要低,隨著今后越來越多的餐飲商進駐商場,餐廳趨同化現象也會更加明顯,激烈的市場競爭勢必進一步拉低利潤,所以從長久來看,商場考慮到長遠利益,還是可能重新調整餐飲和零售比例的。”上述人士分析稱。

  另外,此次調查還顯示,廣大消費者對購物中心能夠容納更多的社區服務功能寄予很高期望。其中,有一半的受訪市民希望,未來的社區購物中心能夠提供物品寄存、圖書閱覽、金融服務等。

  “今后社區購物中心可以更多引進與社區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牢牢吸住社區消費家庭。”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顧客呼吁較多的上述服務內容之外,甚至還可以提供修鞋、干洗、送奶、保健按摩、健康咨詢、寵物寄養、電器維修、報紙/牛奶配送等個性化服務。

  南方日報記者 鄧翔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