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4小時滾動新聞
分享

助清遠人實現“教育夢”

2015年01月15日04:04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助清遠人實現“教育夢”

  清晨,一名山裡娃背起書包來到離家不遠的村小教學點,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班班通”教育信息化設備,同遠在市區的學生們同步上課﹔中午,一名農村義務教育住宿生在學校食堂裡享用豐盛的午餐,有了政府提供的伙食補助,他再也不必擔心吃不飽肚子﹔晚上,一名剛剛參加高考的學生收到了重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全家人都在分享著金榜題名帶來的快樂……

  隨著清遠教育在2014年取得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上述場景也真真切切地發生在現實生活當中。2014年,清遠教育工作以“創強爭先建高地”戰略為總攬,以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為重點,使許多清遠人實現了自己的“教育夢”!在此,記者為您梳理2014年清遠教育十大新聞,讓我們共同回顧清遠教育走過的這段不平凡的歷程!

  ●南方日報記者 赫鵬翀 通訊員 王清泉 本版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王良玨

  1

  清遠成功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市”

  8月下旬,清遠教育傳來捷報,在順利通過廣東省“教育強市”督導驗收之后,清遠市成為了粵北地區首批省“教育強市”。

  清遠市自2010年底以來,共投入52.68億元,至2014年,清遠市8個縣(市、區)實現省教育強縣(市、區)全覆蓋,省教育強鎮(街、鄉)達74個,覆蓋率為87%,成功創建為廣東省“教育強市”,也成為粵東西北地區首批省教育強縣(市、區)全覆蓋的地級市。同時,全市成功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5個,成為粵東西北地區基本均衡縣(市、區)最多的地級市,並力爭至2015年年底實現全覆蓋。

  2015年,清遠市將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尚未完成教育“創強”任務地區的創建步伐,盡快實現“教育強縣”、“教育強鎮”的全覆蓋﹔進一步促進教育均衡優質、協調發展,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豐富教育發展內涵,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繼續以“創強爭先建高地”戰略為總攬,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后創強時代”教育發展,早日實現清遠教育“三步走”戰略目標。

  2

  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深入推進

  2014年,清遠市教育工作以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為路徑,推動教育底線民生和熱點民生工作取得較大突破,教育集聚功能顯著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顯著提高。

  清遠市在2014年繼續加快創建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步伐,清城、佛岡、連南、連山縣、英德五縣(市、區)已全面完成創建義務教育標准化公辦學校任務﹔截至2014年11月,清遠市共有幼兒園582所,全市在園幼兒148397人,比2011年增加近4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5.4%,較好地解決了基礎教育體系中的學前教育短板問題﹔全面落實省關於擴大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范圍完善國家助學金制定政策,全面落實提高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准,2014年將這一標准分別提高到小學950元和初中1550元﹔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住宿生伙食補助,提高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的比例,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公辦學校佔83.67%以上。

  清遠教育在2014年通過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力爭早日實現清遠教育“三步走”戰略目標,共圓“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孩子,教師安教、樂教、善教,學生樂學、好學、善學”的清遠“教育夢”!

  3

  清遠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

  基本均衡縣(市、區)督導驗收

  12月下旬,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一行來到清遠,就連南、連州、連山、陽山和佛岡5個縣(市)的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創建工作進行了督導驗收,督導驗收的數量居粵東西北地區之首。

  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旨在合理配置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資源,縮小學校、城鄉、區域間教育發展水平的差距。為此,清遠市近年來著力提升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的辦學水平,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有效解決了困擾義務教育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多措並舉實現教育公平。

  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認為,清遠市5個縣(市)在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准達標情況、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縣級人民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情況、公眾對本縣(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滿意度等四個方面,均達到了國家規定的評估認定標准。清遠市力爭在2015年實現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的全覆蓋。

  4

  清遠教育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

  為了給山裡娃鋪就一條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使他們和市區的孩子一樣,能夠同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2014年清遠市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大力建設“校校通”、“班班通”工程。

  2014年,“校校通”工程已完成針對全市教育行政部門和1150所公辦學校(含教學點)、公辦幼兒園的高速全光纖網絡接入。清遠市農村學校“班班通”第二期建設項目已被列入2014年清遠市十件民生實事之一,通過整合省市資金,共完成建設多媒體平台700套。目前,農村學校“班班通”工程完成率達63%,大部分教學點都提升了設備標准。

  2014年初,市教育局等八部門印發了《關於推進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實施意見》,緊緊圍繞山區教育實際,通過強化頂層設計,統籌建設、多方合力,使清遠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教育部副部長杜佔元、中央電化教育館館長王珠珠、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主任唐連章分別對清遠農村教育信息化工作進行了調研,對清遠農村學校和教學點信息化建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信息技術在山區農村小學和教學點的應用成效表示贊賞。

  5

  清遠學子2014年高考創佳績

  廣大清遠學子在2014年高考當中喜獲佳績,重本上線率增幅達55.3%,本科上線率增幅達12%,均為全省平均增長率的2.6倍。從橫向對比來看,清遠市2014年高考成績已處在環珠三角地區的前列。

  據悉,2014年全市高考報考人數25825人,實考人數25616人,考上重點本科人數達1610人(含重點院校招收貧困地區農村學生專項計劃、單考考生),比前年的1037人增加573人,增幅高達55.3%,是全省平均增長率的2.6倍﹔考上本科人數為8770人,比去年的7830人增加940人,增幅達12%,是全省平均增長率的2.6倍﹔第三批專A以上14081人,比去年的13727人增加354人,增幅達2.6%﹔第三批專B以上21624人,比去年的20027人增加1597人,增幅達8.0%。

  6

  清遠中小學校長摘掉“官帽”

  隨著學校“去行政化”的政策逐步落實,清遠中小學校長的“官帽”在2014年開始被摘掉,校長“去行政化”旨在建立符合中小學教育特點和校長專業發展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據悉,清遠市通過取消中小學校及校長的行政級別,實現了學校的“去行政化”,通過實施以聘任制為核心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按照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要求擇優聘任校長。通過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作為學校法定代表人,負責主持學校全面工作,校長的責權范圍更加明晰,既可以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教研教改和行政工作進行決策和統籌,又可以結合學校工作的需要,確定學校內設機構及其負責人的人選,組建學校教育教學團隊。

  通過實行輪崗交流、績效考核等制度,清遠市中小學校長長期以來捧著的“鐵飯碗”也將被打破,將真正實現“能者上、庸者下”。

  7

  廣清教育對口幫扶進入實施階段

  2014年,廣清教育對口幫扶工作全面進入到實質性實施階段,廣州在師資力量培訓、教育信息化建設、校舍建設等方面,對清遠教育進行全面幫扶。

  清遠市教育局局長林海龍就做好結對幫扶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他要求全市各縣(市、區)教育局要指導好學校制定幫扶計劃,落實工作主體和責任主體﹔被幫扶學校要增強主體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要強化政策運用,利用好幫扶工作中的資金、培訓、科研等方面的政策。林海龍強調,要把“廣州所能”和“清遠所需”結合起來,條件成熟一項就開展一項﹔要發揮制度和考核的機制保障作用,扎實推進各項幫扶工作,力促廣清教育幫扶工作“開花結果”。

  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屈哨兵表示,將有力有序推進廣清幫扶工作,把幫扶工作抓緊、抓實、抓好﹔結合實際確定幫扶具體內容,確保幫扶實施到位,努力使幫扶雙方達到辦學水平、辦學質量的共同提高。

  2014年,廣清教育對口幫扶工作在開展合作辦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改善辦學條件四個方面均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全市已有24所普通高中、88所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學校與廣州學校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2014年,全市各地共組織2518名骨干教師赴廣州培訓及參觀名師工作室,雙方各項合作建設項目進展順利。

  8

  廣東職業教育示范基地初具規模

  為了深入貫徹《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適應廣東經濟轉型升級的要求,省政府於2011年6月同意在清遠市規劃建設省級職業技術教育示范基地(以下簡稱省級職教基地)。2014年,省級職教基地已初具規模,清遠也打造出了獨具特色的職業教育產業集群。

  據悉,省級職教基地規劃區位於清城區東城街道辦,總用地面積約33.22平方公裡,實行“一次規劃,分期實施”,首批工程項目包括“兩校一中心”(清遠市第一中學、清遠市工貿職業技術學校、清遠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和為基地配套的“四縱四橫”路網工程。

  自2014年9月以來,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已相繼入駐省級職教基地,未來還將有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科貿職業學院等院校進駐。此外,若干所應用型本科高校未來也將入駐省級職教基地,屆時將初步建成在校生規模達10萬人左右的現代職業技術教育基地。

  9

  清遠大力實施“強師興教”工程

  2014年,清遠市大力實施“強師興教”工程,加強校長、教師、教研“三支隊伍”的建設,使全市特別是北部山區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穩步提高。

  在校長隊伍建設方面,清遠市通過實施學校“去行政化”,推行校長聘任制,對市直高中階段學校校長實行聘任﹔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清遠市改革教師人事管理制度,初步實現了從“學校人”向“系統人”的轉變﹔在教研隊伍建設方面,清遠市成立了教育教學研究院,推進教學、教研、科研、培訓、信息化“五位一體”建設,促進教師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快速提升。

  隨著“強師興教”工程的大力實施,清遠教師工資福利待遇也得到了顯著提高,特別是南北部地區教師月均收入差距明顯縮小。在全面落實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崗位津貼之后,2014年清遠市將補貼標准從人均500元/月提高到人均700元/月,使南北部地區教師月均收入和縣域城鄉之間教師月均收入差距明顯縮小,部分地區也出現了教師回流農村學校的現象。

  10

  全市教育系統深入開展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2014年,清遠市教育系統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多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市教育系統認真貫徹黨中央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市委要求,各項工作組織有力,各個環節推進有序。清遠市教育局通過加強領導,精心組織,不斷深化學習教育,強化理論武裝﹔通過深入調研,聽取意見,認真貫徹整風精神,高質量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通過分類整改,建章立制,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通過邊查邊改,立改立行。

  通過深入開展活動,全市教育系統取得了顯著成果: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與宗旨意識明顯強化﹔全體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與精神風貌明顯改觀﹔黨群、干群關系明顯改善﹔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教育發展取得新突破﹔“四風”問題得到有效整治,改進工作作風和服務態度明顯好轉﹔依法辦事能力增強,中小學教育亂收費投訴為零﹔2014年9月,清遠市通報了2013年度依法行政考評結果,市教育局在26個第二類市直行政執法任務較重的部門中得分位列第一。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