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4小時滾動新聞
分享

客家全鵝宴,一席嘗遍鵝滋味嫣然Tang

2015年01月14日05:21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客家全鵝宴,一席嘗遍鵝滋味嫣然Tang

  ■東莞美食

  在東莞,如果說到地標性的美食,水果當論荔枝,特產當屬臘腸,而餐桌上的菜肴,燒鵝則無出其右。但東莞的三十二個鎮街中,除了每個鎮都有燒鵝以外,在好些客家人聚居的鎮區裡,客家碌鵝也是一道名菜。前些日子聽說有些客家菜餐廳推出全鵝宴,一鵝六吃味道如何?於是我特意到樟木頭和虎門一探究竟。

  首站到位於樟木頭東城路的同豐食府,敢推全鵝宴,對鵝的選材自然要有足夠的信心。餐廳的老板周先生是河源和平人,餐廳所用的鵝全部來自河源、博羅等地放養的“走地鵝”,為了保証鵝味的肉香純正,鵝採購到東莞后,還會繼續自養30-50天,這期間每天讓鵝隻吃五谷,僅僅這近兩月的“藏鵝”過程,每天每隻鵝的都要增加一元左右的成本。但這樣才能最好地保証鵝肉的質感,同時代謝掉放養期間可能因吃虫子野草而產生的毒素。做到好吃又放心。

  當一鵝六吃的菜式滿滿當當擺上桌時,當真是氣勢如虹地一派豐收景象。

  “山坑螺燜鵝”,這是六種吃法中,我個人最喜歡的。好吃的前提是山坑螺需要來自生態環境干淨的山澗小溪,這樣的螺才能滋養得一身干淨,肉質清甜爽脆,沒有泥濘味。五桂山詩翁李公琳曾寫詩贊美它:“有殼如蝸顏色黑,無腸似蟹味尤芬”。山坑螺有祛濕解毒的功效,入菜前需要用清水隔天靜養,令其吐清雜質后剪去螺尾與鵝同燜。這道菜在長時間燜煮后,鵝的濃鮮與山坑螺的甜爽互相滲透后交融出一種更為香濃的滋味。此時鵝肉固然好吃,吸收了鵝汁的山坑螺更是甘美濃烈,讓人回味無窮。

  “咸香鵝”,用同豐食府的秘制汁醬均勻腌制入味后再烹飪。客家人由於千年的遷徒歷史,造就了他們擅用鹽來保存食物,並且擅長用咸來激發食物的味道,改善肉質肌理。這款咸香鵝正如其名,咸到恰到好處,皮與肉都很香,肉的鮮美被完全地調動出來,實屬高水准之作。

  精研以鵝入膳的餐廳,“精”這一字,體現在店家在各個環節的用心上。除了選材、廚藝,用什麼時間的鵝,能與對應的菜式發揮到最佳質感,也是極講究的。於是就有了這樣一組數字:“荔枝柴燒鵝,選用70天鵝”,“咸香鵝”選用90天的鵝“,客家碌鵝和山坑螺燜鵝選用100天以上老鵝”,皆因不同的烹飪法對不同生長期鵝肉質感有著不同的要求,能體現出最好的滋味。

  除了各種整鵝的吃法以外,還要有把內臟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比方用爽脆的鵝腎來小炒,用嫩滑的鵝紅來煮酸菜,用鵝紅來煮鵝血飯等,都能發揮出物盡其用的鮮美味道。

  看到這,估計有些不在山區片生活的朋友開始郁悶了,“從沿海片或市區開車到樟木頭,要一個小時,有沒有近點的?”對於虎門鎮的朋友來說,解饞可就方便了,同豐食府還有家姐妹店粵豐村客家菜,位於虎門的太沙路東風村,在這個冬日裡,邀上親朋好友,吃上個全鵝宴,想想也是醉了。

  (作者系葡萄酒高級品鑒師,美食專欄撰稿人)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