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4小時滾動新聞
分享

少年阿峰的“騎”幻旅行

2015年01月09日04:16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少年阿峰的“騎”幻旅行

騎行途中的阿峰。 何俊 攝

  阿峰:

  本名巫志峰,坪山人,90后。酷愛騎行,熱衷旅行。對於他來說,騎行是他生活中跟吃飯睡覺等同的部分。在深圳,他經常騎車往返市區和大鵬﹔2013年以來,他兩次參加福田香格裡拉大酒店發起的為廣西瑤寨募集水窖的“騎向未來”公益騎行活動,從深圳騎至上海以及從桂林騎至香港。

  旅行,是一種行動,也是一種心態。

  少年阿峰的旅行跟大多數人不同,他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陪伴他的同行伙伴是能量棒和gopro(運動照相機),大多數時候他的旅行沒有計劃,隻要想去看風景,半夜三更也能騎上自行車飛奔。

  “騎行低碳環保,最讓人覺得自由。喜歡騎行,因為可以隨時停下來看沿途風景,還因為我不喜歡被工作束縛著的人生,人一輩子不能被工作綁死,騎行可以隨時出發。”

  在深圳最愛騎車行山觀海

  阿峰說,在深圳,市區的綠道雖然也很適合騎行,但總有車輛叨擾,都市煩瑣。到大自然中騎行是最好的,深圳也很幸運地保留了東部沿海比較原生態的環境,那就是騎行者的樂園。

  “在深圳我最愛去東部騎行。馬巒山和東、西涌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從市區騎過去有幾十公裡的路程,但每次去到馬巒山頂或者東涌海邊,心情就會特別好。”

  馬巒山是近年來深圳人郊游的大熱門。這個總面積28平方公裡的山林西與鹽田區三洲田水庫相接,東至葵涌鎮,南鄰深圳東部黃金海岸。馬巒山被人為破壞較少,因此生態和風景俱佳。山林裡有深圳最大的瀑布,山谷植被濃郁,野花遍地,動物種類豐富,鳥啼虫鳴,呈現出一種不同於都市的山野風光。

  馬巒山大部分山峰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坡度適中,很多人遠足、露營紛紛選擇於此。阿峰喜歡沿著越野道到騎上山頂。對於常年騎車的他來說,爬坡並不太費勁,登頂后俯瞰萬物的美妙感受足以償還疲憊。

  “馬巒山可以看海,夏天的時候,會有一陣一陣的雨,經常也能看到彩虹。山腳下的村庄和田野阡陌交錯,仿佛到了另一個世外桃源。”

  行山觀海,騎車去海邊是阿峰愛做的另一件事情。東、西涌的海岸是他的心頭好。“這幾年,大鵬半島很熱,但是東、西涌因為保護和交通的原因,並沒有太多人到來,我喜歡到人少的地方。在海邊發呆、抓小螃蟹都很有樂趣。”

  騎行樂趣不僅在於風景

  14歲時,因為上學較遠,媽媽給阿峰買了單車。騎著騎著,阿峰的車技漸長。“大專我學的是物業機電專業,跟修理機械有關系,畢業之后我想做一個更專業的騎手,就去自行車行工作。”修理自行車對於阿峰來講輕鬆上手,三個月便做到了店長的職位。

  阿峰拿一份能養活自己的薪水,留一部分結余做一點小小的投資,其他的都投入到騎行愛好中去了。“深圳人太辛苦,很多人一輩子都被工作困住。我不希望這樣,年輕的時候要去做點開心的事情。”騎車之余,阿峰也喜歡旅行,經常說走就走,前一段去了雲南和成都也是因為突發奇想。

  在騎行中,阿峰收獲到了很多道理。“比如我一個人騎行,我當然可以自由隨意。在深圳一個騎行俱樂部時,我曾是最厲害的‘爬坡王’,耐力超強、速度和技巧也很好,隊友們很難趕上。但是當你身處一個團隊集體騎行的時候,你就必須照顧其他人的體力和感受,不能狂飆車,要看看團隊的速度,要在有危險的時候提醒和掩護隊友,也要互相幫助。”

  除了騎行深圳,阿峰也開始更長距離的騎行。2013年,阿峰參加了由福田香格裡拉發起的為廣西貧困瑤寨籌建水窖的“騎向未來”公益騎行活動。從深圳經福建過浙江、江蘇至上海,行程2300公裡。作為主力騎手和隨隊技師,在完成日均120公裡翻山越嶺的騎行的同時,他還要負責每日檢修隊友們的車輛﹔2015年,阿峰再次參加了“騎向未來”活動,從桂林到香港,少年阿峰的“騎”幻旅行收獲滿滿。

  在長途騎行的過程中,阿峰見識了綿延疊嶂的雁蕩山,也沉醉於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他看到了鄉野人家的怡然自得,也曾在路邊餐館放生過待宰殺的池鷺﹔他在霧霾最嚴重的秋冬季節騎行過長三角地區,深感“人肉吸霾機”的痛苦,他也願意為環境保護呼吁和出力。

  他用gopro拍下各地旅行的照片發在朋友圈,引得點贊一片,朋友們留言說:“峰哥,你好帥!”

  第二屆“騎向未來”公益活動籌得77.6萬元

  ■相關

  第二屆“騎向未來”自行車公益活動於2015年1月3日在桂林香格裡拉大酒店啟動,矢志從桂林騎至香港的8名騎行者從桂林出發,歷時七天於今日到達香港。該活動迄今共籌集到善款人民幣77.6萬元。

  “騎向未來”是由深圳福田香格裡拉大酒店於2013年11月發起的一個慈善騎行活動。第一屆“騎向未來”活動由華南、華東區11家香格裡拉酒店共同參與,共籌得人民幣34.3萬元善款。2014年6月,福田香格裡拉大酒店代表前往廣西瑤寨察看用2013“騎向未來”善款建設的21個水窖的情況,在切身體驗到瑤寨村庄裡的極度貧困后,堅定了繼續為村民建水窖,同時支持當地小孩教育的決心。

  第二屆“騎向未來”的目的是籌集善款用於改造和擴大當地的一所小學,並繼續為村民建造40個水窖。

  南方日報記者 蘇妮

  本版統籌:蘇妮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