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有效推進“一號工程”

2015年01月09日15: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企業是推進“一號工程”的主體,“一號工程”能不能取得良好成效,最終還是取決於廣大的企業和企業家。參加座談的10位企業家介紹了企業發展情況,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講得都很精彩。無線生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講到的微店服務模式,打開了酒廠銷售渠道,為企業復蘇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途徑。城雲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講的是雲計算、雲平台、雲服務、雲集成,技術、產業、運用“三位一體”。杭州泰一指尚科技有限公司講的是大數據、互聯網,建立大數據研究中心。杭州鑫合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講的是互聯網投融資平台,實際上是通過互聯網平台打破時空,整合利用資源,實現無界金融。迪普科技以客戶服務為中心,致力於網絡安全、網絡應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開發。士蘭微電子公司主要是集成電路的研發、設計、制造與服務,產業空間非常大。

總的來看,10位企業家的發言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體現了“六大中心”建設。既有從事電子商務、物聯網和移動物聯網、雲計算和雲服務、大數據的企業,也有從事互聯網金融、集成電路和芯片、產業發展基金的企業。二是體現了產業生態。既有形成了一定規模、在全國某個領域居於領先地位的企業,也有正處於初創和成長階段,具有成長性的企業。三是體現了企業家結構。既有60后、70后這些中堅力量和骨干,也有80后的新生力量。這三大特點,歸結起來就是創業創新,搶佔信息經濟、智慧經濟發展制高點。

推進“一號工程”,既是杭州的必然選擇,也是企業發展的最優選擇

我們要進一步堅定黨委、政府與企業共同推進“一號工程”的決心,增強大力發展信息經濟、智慧經濟的信心。

從杭州發展進入新常態來看,推進“一號工程”是必然選擇。所謂新常態,現在全國都是新常態。我覺得,對杭州來講,既有與其他地方共同的、也有杭州自身特色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基本特征是“兩個中高”,也就是經濟發展速度中高速,從長期以來的兩位數高速增長轉變為7%—9%的中高速增長﹔質量和效益向中高端邁進,這是這一階段的最大特點。第二,新常態的核心任務,就是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第三,應對新常態帶來的挑戰,主要動力是深化改革、創新驅動。第四,新常態中確實面臨許多“既要又要還要”的“兩難”甚至“三難”的挑戰,比如,經濟上的“三大壓力、三大風險”相當長時期內都會存在。比如,為了治理空氣污染、為了交通治堵,從今年3月25日開始,我市推出了小客車“限牌限行”政策,這個“雙限”措施很好,早晚高峰時間的擁堵率都有所下降。但是現階段汽車銷售在全市消費中所佔的比重較大,“雙限”政策對擴大消費不利,導致今年二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明顯回落,這就是典型的“兩難”選擇。

10月13日,省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杭州工作,提出杭州要繼續發揮在全省的龍頭領跑示范帶動作用、繼續走在全國重要城市前列,建設國際現代化大都市,在世界格局當中謀劃戰略定位的要求。如何確保不被其他城市超過,保持領先率先、爭先進位,隻有大力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自然資源稟賦,要求我們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杭州的地形地貌特征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與寧波等兄弟城市不具可比性,寧波市可以通過填海造地創造上千、上萬畝的土地空間,杭州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土地空間。二是國務院對杭州“一基地四中心”的定位,要求我們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三是“美麗中國先行區”、“兩美”浙江示范區建設,要求我們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實現生產美、生態美、生活美“三生融合”。隻有實現生產美,才能不斷地提升生活美、不斷促進生態美。四是我們有比較好的基礎,目前世界上3朵雲中,阿裡雲就在杭州,我市有阿裡巴巴等一批大企業和成長性企業。隻要我們抓住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發展方向,即使現在被別的城市超過,將來還可以實現反超,爭先進位也就有了根本保証。

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正確處理好“三對”關系,做到三個“看”。第一,要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系,看3—5年發展。信息經濟、智慧經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發展起來的,有些方面我們有優勢,但有些方面我們還沒有優勢,隻要我們始終保持定力,堅持3—5年、5—10年,就能夠走在前列。第二,要處理好結構與速度的關系,看“形”和“勢”。信息經濟的形是創新經濟、互聯網經濟,不是簡單提高生產效率的IT(信息技術),而是體現客戶導向,以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為特征的DT(數據技術),主要目的是提高服務質量。要把握好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發展的“形”和“勢”, 不符合要求的要消,符合要求的要長,實現此消彼長。第三,要處理好“點”和“面”的關系,全市一盤棋、全省一盤棋。把杭州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發展放到長三角,乃至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位置來看,助推轉型正處在陣痛期的一些地區和企業加快轉型,促進智慧產業化嘗到甜頭的區域和企業加快發展。像杭州高新區(濱江)就要努力建設成為全市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發展的核心區。要按照國務院明確的“一基地四中心”的定位,圍繞“六大中心”目標,加快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以新的增量換取存量調整的時間和空間。

從杭州的產業、企業發展趨勢來看,推進“一號工程”是最優選擇。從世界范圍看,正在從IT時代邁向DT時代,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滲透人類的生產生活,正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工作、學習、商務、閱讀、交流、娛樂等方式,新一輪產業變革正在向我們走來。從中國看,正由互聯網大國向互聯網強國邁進。經過20多年發展,我國網民數量、移動終端、智能手機數量等多項指標居全球第一,全球十大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有4家在中國,分別是阿裡、騰訊、百度和京東。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正處在戰略機遇期。從浙江和杭州看,全省、全市都在向全球、全國的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中心轉變,尤其是阿裡巴巴上市以后,杭州已經成為全世界的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發展中心。馬雲回來之后,在對他表示祝賀和感謝的同時,我對他講了“三個想到”“三個沒想到”:第一,想到阿裡巴巴在紐約上市會很成功,但沒想到這麼成功,全世界對中國、對阿裡的看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西方發達國家主要是通過像姚明籃球、朗朗鋼琴、李娜網球、丁俊暉台球、劉翔田徑等途徑,來了解中國的。但西方國家對我國的企業了解不多,這次阿裡巴巴全透明的上市,給西方發達國家帶來了全新的感覺。第二,想到阿裡巴巴上市給杭州帶來機遇,沒想到能帶來這麼多的好處和機遇。報紙上有專家評論說,杭州的高端房地產不愁賣,因為阿裡巴巴涌現了很多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中國如果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基地“硅谷”,我想一定在杭州。第三,想到上市會對阿裡巴巴帶來壓力,沒想到對杭州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夏寶龍書記和李強省長都強調,杭州要抓不住阿裡巴巴已經募集來的資金和即將到來的人才這兩個發展機遇,那就是失職。

總體來講,杭州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的發展路徑就是“一二三四五”。“一”就是堅持智慧產業化和產業智慧化發展方向,到2020年建設形成“六大中心”、形成萬億級規模的產業。“二”就是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的兩大作用,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發揮好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三”就是“三位一體”,堅持基礎建設、產業發展、應用服務“三位一體”。“四”就是四個重點,著重突出智慧產業布局優化、自主創新、項目帶動、人才支撐等四個重點。“五”就是五大保障,做好平台、政策、環境、考核、安全保障。

“一號工程”既需要政府精准發力,更離不開企業主動作為

從政府層面講,精准發力就是要抓規劃抓導向、出政策優環境、深化“杭改十條”等體制機制改革。比如,我們已經建立了市四套班子領導聯系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重點項目制度,40多位市四套班子領導每人都按照分工聯系一個重點項目,我具體聯系的是余杭區“夢想小鎮”項目。李強省長提出全省要打造100個特色小鎮,杭州也要打造100個特色小鎮。全市正在制定智慧應用三年行動計劃,各區縣(市)也都在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和實施意見。市直各部門都在認真謀劃、積極推進各項智慧應用。另外,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黨校、行政學院,以及市內各大新聞媒體,都在加大宣傳培訓、營造氛圍力度。市考評辦、市統計局正在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和統計體系。尤其是我們在深入推進“四張清單一張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努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投資效率最高、服務質量最優的城市。我們向全市各級提出號召,在發展信息經濟、智慧經濟上,全市上下要少說“不”,甚至不說“不”,更多說“Yes”,共同把事情辦成辦好,努力闖出一條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發展的新路。

從企業層面講,主動作為就是敏銳把握發展大勢,積極搶抓發展機遇,充分運用好企業發展長盛不衰的“三大法寶”,一方面是科技研發創新、品牌戰略,另一方面就是建設內外營銷網絡。不管是傳統產業智慧化,還是智慧產業化,這“三大法寶”都要加強。比如,九陽股份、浙江三維通訊,還有杭州電子商務產業園中零賽、微吧等企業這方面做得很好。我問微吧創業團隊的兩名大學生,在杭州創業有什麼優勢?他們說,第一,杭州有人才優勢﹔第二,杭州環境氛圍好﹔第三,政策扶持優化服務。我覺得這三句話,既是對我們的鼓勵,也是對我們的要求。人才對發展信息經濟、智慧經濟至關重要。現在阿裡巴巴上市以后,全國各地人才都在向杭州集聚。同時,杭州既有自然山水、詩畫江南的硬環境,又有法律、政務、信用等優質軟環境。目前,我們正在規劃設計千島湖配供水一體化重大民生項目,如果順利的話,三年半以后,杭州市民就能喝上千島湖的水。中國工程院前任常務副院長、浙江大學原校長潘雲鶴說,杭州有這麼好的硬環境、軟環境,如果再把千島湖的水引進來,什麼樣的人才都能吸引過來。

借此機會,向全市企業和企業家提三點要求:一要搶抓發展機遇。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發展存在一種“馬太效應”,當一個地方取得先發優勢和成功后,各種資源會迅速向其集聚,先發優勢會變成排他優勢、穩定優勢,其他地方要后來居上就很困難。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微軟的壽命永遠隻有半年。大家一定要強化機遇意識、危機意識,把握好難得的機遇。二要著力自主創新。市委市政府將進一步健全完善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業創新體系,集中優質創新資源向“一號工程”集聚,突破一些瓶頸制約。希望企業加快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做精做強主導產品和服務。我希望更多的企業從做制造轉變為做專利、由做專利轉變為做標准,不斷提高信息經濟、智慧經濟發展的話語權。三要集聚創新人才。“一號工程”本質上就是人才經濟。有時引進一個人才,就等於帶來一個團隊,撐起一個項目,甚至發展為一個主導產業。希望廣大企業家堅持人才是核心競爭力的理念,舍得引進人才、善於使用人才,進一步加強信息經濟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引進,大力培養研發人才、應用人才、運營人才和復合型人才。最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五年內投入8億元的人才住房保障政策,通過發放購房補貼、提供人才租賃房、發放租賃補貼等三條途徑為高層次人才解決住房難題,為世界級、國家級和省市級高級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希望企業用足用好用活這一政策。

(本文系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龔正2014年10月31日在推進“一號工程”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有刪減)

《杭州》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