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成為升旗手以來,高紅甫每天都要無數次練習拋起五星紅旗,為了每次升旗都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他付出的努力、流的汗水是常人想象不到的。
▲最后一個在連隊的早晨,高紅甫早早起了床。即將執行當天升旗任務的戰友在駐地前做熱身訓練,不能參加升旗的高紅甫站在一邊,目不轉睛地看著。這將是他服役期最后一次與國旗班近距離接觸,卻隻能目送戰友英姿勃發地齊步走向天安門廣場。
戰友們都去廣場執行升旗任務了,高紅甫拿起他們的水杯,接了幾十杯熱水,整整齊齊擺放在窗台上,等戰友任務結束回到宿舍就有熱水可以喝。以前他去廣場升旗時,戰友們也是如此對他的,現在他終於有機會回報了。
▲離開連隊之前,高紅甫將他最喜歡穿的一套升旗手軍禮服鄭重交給了下一任升旗手楊博。他也曾經從自己的前輩手中接過軍禮服,他說新旗手一定比他干得更出色。
高紅甫要把自己蓋了多年的被子帶走留念,兩名戰友同他一起打起背包。這是他最后一次打背包,他笑著跟戰友說:從新兵下連那天起,這次的背包打得是最好的。
▲離別之前,國旗班的戰友們擁出來為他送行,他跟大家相互擁抱告別,很多年輕的戰友忍不住抹起了眼淚。
高紅甫背起打好的背包,拎上行李,告別自己駐扎了12年的營地。幾位戰友堅持要送出來,他們在故宮端門口依依不舍揮手告別。
2015年1月2日,天安門國旗班班長、武警北京總隊天安門支隊國旗護衛隊上士升旗手高紅甫,退伍了。
當了12年兵,升了11年旗,滿目淚水模糊了回望營房的視線,但那抹國旗紅,早已融進了血裡。
“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這首《紅旗飄飄》是高紅甫的手機鈴聲,也是他最愛的歌。
2002年12月,這名1985年出生的河南帥小伙入伍了。2004年7月,升旗手的“接力棒”交到了高紅甫手中。從那天起,高紅甫共執行了6200余次升降旗任務,零失誤。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上,也是他將國旗升起,被譽為“共和國第一升旗手”。
入伍12年,當了8年國旗班班長和代理排長,高紅甫獲得個人二等功兩次,三等功四次,被評為武警部隊“十大標兵士官”、武警部隊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1月,他還受到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親切問候。
國旗下,高紅甫永遠挺拔如青鬆。幾千個黎明晨曦中,他振臂一揮,將鮮艷的五星紅旗向45度角高撒開來,17平方米的五星紅旗在空中劃出一道堅強有力的弧線,迎風飄揚。國旗下的升旗手,永遠定格在了人們的記憶中。
在位1分鐘,干上60秒。去年12月,29歲的高紅甫得知退伍消息后,像往常一樣,繼續出操、訓練。
幫助年輕人成長,是他的使命更是他的責任。升旗有竅門嗎?當然有。所有的技術要領,高紅甫早已傾囊相授。多年來,他摸索出一整套升降旗訓練方式,並形成電子素材和視頻資料。他還總結出惡劣天氣訓練“六步法”,研究制定了《升降國旗緊急情況處置辦法十二條》,成為國旗護衛隊中的“定海神針”。
對國旗班的升旗手,高紅甫說得最多的就是要“人旗合一”。接旗、轉體、安旗、解旗、展旗、立正、敬禮……一整套升旗動作要在30秒內完成,一氣呵成。“不能融在一起,旗就不聽你的。”
要做到人旗合一,12年裡高紅甫付出了太多的艱辛。一年四季,國旗護衛隊每天最早凌晨四點鐘就要起床,而高紅甫的起床時間還要再提前半小時。
國歌奏響的瞬間,要迅速將17平方米的國旗向空中撒出一個扇形﹔降旗過程中,當國旗降至杆底的一剎那,要迅速將其收攏成一個錐形。這一展一收,看似簡單,卻要考慮時間、風速、風向、臂展角度等影響,必須分毫不差。為了練撒旗,他拿著3公斤的啞鈴練臂力,一練就是一整天,練得右臂痛楚難忍。為了練收旗,他手掌外側將國旗一把把砍在旗杆上,與旗杆硬碰硬發出“嗒嗒”的響聲。日復一日,白手套爛了一副又一副,成片的血泡結痂脫落。
每個月的第一天,廣場都要進行一次“大升旗”,如果假期和大升旗重合,高紅甫即使在休假中也會立刻歸隊。擔任升旗手11年來,他幾乎沒有缺席過每月的大升旗。
今年1月1日元旦大升旗,他“缺席”了。那天擔任升旗任務的,是他的戰友,也是他的“徒弟”楊博。1月1日生日的楊博,帶著新生代的朝氣,意氣風發地完成了人生中的首個大升旗任務。
該走了。
退伍后,高紅甫決定留在北京。雖然工作還沒最終確定,但他惟一能肯定的是,“我要陪著國旗。一天是升旗手,一輩子都是升旗手。”(金可)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