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07日06:34 來源:南方日報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茜 通訊員/穗環宣)6日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廣州2014年空氣質量好轉,去年PM2.5和PM10雙雙下降。空氣質量監測數據也顯示,去年PM2.5和PM10雙雙下降,公眾最關注的PM2.5年均濃度為49微克,比2013年下降了4微克,下降幅度為7.5%。有關專家認為,一個地區的PM2.5年均濃度一年下降一兩微克都將非常困難。為何廣州去年能大幅下降4微克呢?原因在於天氣好、減排有效。
市環保局的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廣州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282天,同比增加22天﹔達標天數比例為77.5%,同比增加6.3個百分點。在新的空氣質量6項監測指標中,除了臭氧外,全部呈現下降。
灰霾專家、暨南大學大氣環境安全與污染控制研究所教授吳兌認為,去年的氣象條件非常有利於污染物擴散,“2014年大氣環流指數經向度大、緯向度小,南北交流頻繁,冷空氣容易到達低緯度地區,可以到達10°或者更南地區,而廣州緯度是23°。全國整個東部地區空氣質量都比較好,而這種經度環流大於緯度環流的情況超過十年才會出現一次。此外,珠三角地區幾年來採取的減排措施效果也在顯現。”
另外,往年的10月到次年3月的秋冬季節,都是廣州空氣污染高發季。但去年10月以來,廣州隻在12月25日出現過一天個別點位重度污染的情況,全市31個監測點中5個出現重度污染,不過第二天就開始好轉。對此,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有關負責人認為,與往年情況不同,當出現逆溫等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時,現在廣州的PM2.5濃度上升幅度不會那麼快,這也顯示減排工作正在起作用。
實際上,廣州的減排工作一直在推進。能源結構不合理,燃煤佔比過高一直被認為是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環保部門測算,廣州地區燃煤電廠對整個大氣污染物排放的“貢獻”更是佔到26%左右,排在各項污染源首位。2014年7月,廣州首個“超潔淨排放環保改造項目”在廣州恆運熱電(D)廠有限責任公司啟用。
此外,機動車尾氣也被認為是市空氣污染的元凶之一,按照市環保局此前公布的PM2.5在線源解析初步結果,機動車污染是PM2.5第二大來源,佔比為23.14%。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