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聚成
函谷關上,不知名的野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寂寞而執著地等待東方聖者的到來。
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一個要塞雄關,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名。這裡群山蜿蜒,樹木青蔥,雲蒸霞蔚,鳥語花香。
公元前5l6年,即周敬王四年,函谷關迎來了一位重要過客:老子。那年,積弱已久的周王室又一次發生內亂,王子朝勢孤無奈,與大臣攜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國。作為周朝國家圖書館館長的老子蒙受失職之責,受牽連而被迫辭職。離宮歸隱的老子,悠然騎一青牛,欲出函谷關,西游他國。
老子(約前571年∼前470年),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本姓李名耳,字伯陽,又名老聃,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縣)人。
相傳老子是異像奇人,他一出生就是白眉毛白胡子,大眼睛大耳闊,目如深淵珠清澈,鼻含雙梁中如轍。老聃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常常向大人們請教國家興衰、戰爭成敗、祭祀佔卜、觀星測象之事。面對日出日落,星轉斗移,老聃總有無盡的疑問:“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長幼,何人定而分之?長短堅脆,何人劃而別之?”無人回答!於是,老子遍訪相邑之士,遍讀相邑之書,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遇雨不知濕,迎風不覺吹,許多問題依然混沌未解。
偶然機遇,老聃得有機會赴周之首都洛陽,並開始了求學和工作歷程。他先入太學求學,后入守藏室為吏,並升任周朝國家圖書館館長。老聃居周日久,學問日深,聲名日響,聲播海內。春秋時期把學識淵博者稱為“子”,以示尊敬,所以,人們皆稱老聃為“老子”。
離開周王朝洛陽不遠,但見四野一片荒涼蕭瑟,田裡不見耕種之馬,大道上卻戰馬奔馳不息,灰塵蔽日。目睹刀光劍影,戰馬嘶鳴,老聃心如刀絞,他對戰爭有了自己的認識:“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適可而止,恬淡為上。”細看戰火烽煙飄散,他對治國之道有了自己的判斷:“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則戎馬生於郊。戎馬生於郊,則國亂家破矣。”
函谷關守關官員關尹,擅觀天文地理,愛讀古籍經典,修養極為深厚。一日夜晚,他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雲聚集,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裡,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關尹早聞老聃大名,心想這次可是老子將來?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裡,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七月十二日午后,陽光燦爛,光華四射,老子騎一頭青牛慢慢向關口行來。關尹仰慕老子已久,見老子來到函谷關,便懇求老子說:聖人的智慧不只是聖人自己的,而是為天下人所有。先生你有那麼大的學問,一旦退隱,便無人能知。請先生在函谷關多住幾日,將你的聖智著為書作,為我留下一些教誨吧!”
不寫書就不放行出關,老子便在函谷關留了下來,以天下興衰成敗之道為鏡,以百姓安危禍福為鑒,追根溯源,寫上、下兩篇著作,合計五千言。上篇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起首,故人稱《道經》,論述自然運行與國家治理之道﹔下篇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起首,故人稱為《德經》,論述個人修行處事之哲理,合稱《道德經》。
《道德經》一經問世,老子的思想便如拂曉的清新陽光,喚醒了睡眼朦朧的世人,於懵懂之中,有了一份清醒,老子的言論如一泓清水,澆灌在干涸的中華大地,催綠了勃勃的智慧生機。
《道德經》既是老子思想的集中體現,也開創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之先河。《道德經》一書,流傳幾千年,解讀版本汗牛充棟。但是,無論怎麼注釋,《道德經》的內涵和外延都無法窮盡。
從幼時看星星月亮,到老年悟道有解,老子對大自然的運行規律充滿尊重。在《道德經》中,老子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學問題。老子認為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老子主張見素抱朴,尊重自然,按照事物本來的運行規律辦事,不強求改變,用無為來達到無不為的目的。老子強調大道至簡,指出道的本質就是無為,無為不是無作為,而是尊重萬物自然的變化法則而不加干涉,在社會生活方面,也不需要過度的限制和過分繁瑣的規則。
春秋戰國是一個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周禮崩塌,社會混亂。作為博覽群書的智者,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國家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政治問題,並在《道德經》一書中,第一次以道的名義,給大千世界一個明確定位,成為治理國家的參考指南。“治大國,若烹小鮮”。這膾炙人口的寥寥幾字,影響深遠,被后世譽為治國之名言。老子對統治者提出了鄭重的告誡:“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老子認為天下不應該也不可能被某些人佔有,如果統治者採取佔有和支配的姿態統治國家,把天下看作實現個人意志的對象,表現自己之“偉大”的場所,就非常危險,就會遭遇失敗。
《道德經》還以“道”和“德”為核心,貫穿老子思想的始終,他從天地宇宙到國家社會,並論及個人修養,提出了上善若水的精彩論道。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能勝,水是最溫柔的,但是用之攻堅又有很大力量。在老子看來,一切生長著的、滋潤著的生命是柔弱的,而一切死亡著的、枯萎著的生命是僵硬的。水,平靜而和緩地從深山流出,潤物無聲,澤被遐邇,那是柔和的象征﹔然而水卻能無堅不摧,可以載舟,可以覆舟,使巨石危岸崩塌,日星隱耀,山川變色。這裡牽涉到老子的一個重要的哲理:柔性、謙退、收斂的狀態,在老子看來不僅僅是做人的一種修養或手段,它還顯示著生命的韌性與彈性,這是富於生命力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事物才有持續發展的希望。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道德經》以對德的精妙論述,為后代留下了修行內心、為人處世的參照物,成為通向真理的鑰匙。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容易,自知難,故“人貴有自知之明”。老子要求人們讓自己走出盲區,進入自我明察中去,不斷認識自我,磨練自我,提升自我,善待自我,進退有序,仰俯皆寬,知足常樂,安心為本,以達到身心和諧。
作為中國思想史的重要人物,老子是一個民族理性思維的奠基者,是辯証思維的集大成者,澤被后世,影響深遠。中國思想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次重大事件,那就是老子與孔子之遇。公元前522年,孔子前往周都,便拜訪了老子,老子以辯証的生活常識教誨了孔子。《史記》上有這樣一段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記載,孔子被訓誡之后出來對弟子們講:“鳥能飛,魚能游,獸能走。走者可以網捕,游者可以垂釣,飛者可以箭射。至於龍,我不知道了,它乘風雲而上天,我今天見到了老子,他就是龍啊!”兩位文化巨人的思想碰撞,讓中國文化的天空為之清朗。
老子的《道德經》微言大義,字字珠璣,點化了關尹。據傳說,關尹讀后,萌生追隨老子而去之意,老子莞爾一笑。於是,老子青牛的后面就有了追隨者關尹的身影。后來還有人看到他們兩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兒,而且都活了好長好長的歲數,最終化仙而去!還有傳說為:老子出關遠至印度,后來到了迦毗羅衛國,迦毗羅衛國的賢聖喬達摩•悉達多聞訊前去向老子求道,得老子點化,居然悟道成佛了。在道教中,老子被稱為道祖,從《列山傳》開始,他就被尊為神仙,唐高宗親臨鹿邑拜謁,封他為“太上老君”。
走出函谷關,老子以自己悟道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為中華大地留下了最清晰的思辨,歷史的天空從此不再混沌,一個民族從此走向了新的思想境界。
(《中華兒女》雜志 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