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4小時滾動新聞
分享

民警資助盲人技師女兒上學民警受傷后盲人技師風雨無阻為他按摩助康復 鬆江兩家人溫暖演繹現實版“推拿”

2015年01月03日03:34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民警資助盲人技師女兒上學民警受傷后盲人技師風雨無阻為他按摩助康復 鬆江兩家人溫暖演繹現實版“推拿”

胡平為沈美林做按摩助康復。

■本報記者 簡工博

他是一名普通的民警,他是一個視力近乎零的盲人。
2011年,民警在工作中偶然結識了盲人,開始資助他的女兒讀書。
2014年,民警不慎摔傷致腦出血,半身不能動彈,盲人每天到醫院為他推拿按摩,風雨無阻。
如今,民警能靠著拐杖支撐走路,是康復醫院裡“最賣力的”,而盲人將女兒送進了心儀的高中,靠著自己的手藝和民警的支持,為女兒撐起未來的天空。
這是鬆江公安分局交警支隊三中隊民警沈美林與盲人技師胡平的故事。
這是這個城市一角,一個普通而溫暖的故事,一個現實版的“推拿”故事。

【結緣】

“今天聽到有個小姑娘的故事,很不容易的。”2011年的春天,參與鬆江區三新學校護校工作的鬆江交警支隊三中隊民警剛一回到中隊,就向時任中隊長沈美林講起了工作中聽到的事:剛上初一的孩子小雨,家在鬆江農村,父母眼睛都不好,又已離異,家境貧寒。但小雨品學兼優,樂於幫助同學。
同樣是一個女兒父親的沈美林聽說了,有點心塞。於是他征求大家的意見:“我們中隊跟小雨結對幫扶如何?”
得到了同事們的首肯,沈美林又回家向妻子馬毓峰“報告”。妻子很贊成他的做法:“孩子比我們女兒還小,我們條件比他們好一點,能幫就應該幫一點。”
於是,沈美林和胡平家就這樣結下了緣分。
沈美林還記得第一次到胡平家的場景:為了孩子讀書方便,胡平在鬆江城區租了一套兩間的小房子,除了一張床,擺不下別的家什。
孩子在學校吃飯太貴,胡平就每天在公用廚房間裡,摸索著為她做飯,等她中午回來吃。
沈美林轉身就給胡平買了台電飯煲,手把手教小雨用:“你爸爸眼睛不好,你自己可以動動手。”隨后他又為胡家帶來咸肉:“咸肉加點菜,放電飯煲裡煮湯,方便好吃。”
沈美林還和民警帶小雨逛超市,小雨從來不說自己要什麼,沈美林和同事就在一旁觀察,看她在哪個櫃台前站得久。
他們給小雨買的第一樣零食,是小核桃。這讓小雨高興了很久。
逢年過節,中隊家屬聯歡聚餐,就多了胡平父女。
胡平父女第一次參加聚會,馬毓峰征求了女兒意見,帶了毛絨玩具給小雨:“女孩子嘛,肯定喜歡的。”
“沈隊長對我們真的好,資助我們各種開銷,經常關心我們生活。”胡平說,雖然沈美林反復跟他說錢是中隊裡大家湊的,但他知道:“沒有他張羅,這事肯定成不了。”下轉◆4版 (上接第1版)

【回報】

去年元旦之后,胡平心裡有個問號:很久沒聽到沈美林的聲音了。連去年春節前和小雨一起去中隊聯歡,也沒看到他。小雨一問,才知道沈叔叔住院了,而且“很嚴重”。
2014年1月4日,經常加班的沈美林好不容易有了個完整的雙休日,一家三口來了趟久違的旅行。在浙江安吉,沈美林不慎摔了一跤。馬毓峰起初沒在意,因為丈夫的身體一直極好。
但隨后她在喂丈夫喝水時發現不對勁:喂進去的水順著他左側嘴角又流了出來。當天沈美林就被送回了上海,救護車直接開到華山醫院。推進手術室時,他已不省人事。等到沈美林醒來,已經是兩天之后。他發現,自己的左側身體從頭到腳趾,“一點感覺都沒有了”。
事后他才知道,他在一天之內進行了兩次手術:先是微創清理,但因出血量大、部位深,隨后不得不緊接著做了開顱手術。
一聽到這消息,胡平立即帶著小雨趕到醫院。“他才46歲,這麼年輕,怎麼能一直躺在床上過日子?”站在沈美林的床邊,胡平想,或許自己的手藝能幫上一點忙。
這確實是沈美林所需要的。他想要重新站起來,然而不能動彈的左半身要有人幫助“運動”,否則肌肉逐漸萎縮,對今后康復極其不利。
胡平專門咨詢了主治醫生的意見,確認自己的推拿不會對治療造成負面影響,便開始幫沈美林“運動”。
“那個時候,他肌肉僵硬,我幫他推拿一下,哪怕僅僅起到放鬆的作用也好。”胡平雖然從事推拿按摩,但這一次還是不大一樣:平時的客人主要是為放鬆舒壓,但沈美林卻是要“運動”﹔手法輕了重了客人會喊出來,但對暫時失去感覺的沈美林,很難做到恰到好處。
胡平為沈美林做的按摩,可謂名副其實的“全身推拿”。馬毓峰還記得,就連每一根手指頭的關節,都必須力度恰到好處地捏過——一次推拿,通常以數小時計。
為了做到最佳效果,胡平還查閱了好幾本醫學書籍,找同事探討推哪些穴位對復健更有效果,甚至還會在自己身上試著感覺力道。
一開始,胡平要求天天都來,沈美林和妻子都不允許。后來聽從醫生的建議,胡平才改為隔天一次。於是在沈美林住院的近一個月時間,胡平雷打不動,風雨無阻。
那時春節剛過,正是上海最冷的日子。馬毓峰記得有一陣持續下雨,天氣陰冷蝕骨,但胡平從未缺席:“有時我都擔心,他眼睛不好,萬一出點什麼事怎麼辦?”

【奇跡】

直到沈美林轉到康復醫院進行專業的康復訓練,夫妻二人才認真地謝絕了胡平的好意。此后,沈美林一直輾轉各家醫院進行康復訓練,擔心胡平到處跑來跑去不方便,他們和胡平、小雨見面的次數便少了。
過去,沈美林執勤時轉到三新學校附近,就會抽空去學校裡看看小雨,也會找小雨的班主任了解小雨最近的學習情況。但生病之后,沒法再這樣做了。同事來看望他,他還是不忘提醒一句:“那個我們結對的小姑娘,還是要繼續幫下去。”
去年6月,沈美林從廣播中了解到中考在即,他翻動著半邊能動的身子,用手機給胡平發了條短信——
“明天中考了,別緊張,就當是一次模擬練習。祝考出好成績,小雨,還有二十幾個叔叔在為你加油。”這條6月20日19時06分發出的短信,一直存在胡平的手機裡。
說來也怪,沈美林這病,居然在一年內奇跡般地快速康復起來。
在康復醫院,即使中午休息時間,沈美林也會在妻子和女兒陪伴下在醫院走廊裡走動練習,連醫生都嘖嘖稱奇。馬毓峰說丈夫身邊圍繞著正能量:“心態積極真的很重要。”
胡平依然從事著推拿按摩的工作,小雨則如願考上了心儀的高中。
最近,在沈美林家,胡平和沈美林再次見面。知道沈美林已經能夠拄著拐杖慢慢走一段路時,胡平很高興:“才大半年,你就能走了,恢復得很快啊!”沈美林也很開心:“現在每天上午3個小時、下午3個小時康復訓練,重復一些機械的動作,比上班還累!”
馬毓峰接口說:“整個康復醫院就他最賣力,醫生都下班了,他一個人還堅持練習。醫生也說他很有毅力,恢復進展良好。”
邊說著,胡平熟門熟路地幫沈美林又按上了,還關照馬毓峰可以經常幫沈美林拉直手指,別讓手指蜷曲﹔一會兒又捏捏腳,叮囑沈美林中藥泡腳時間不能太長:“出汗太多就不是補,變成瀉,那樣也不好。”
臨走前,胡平悄悄走進沈美林房間,一會兒就聽房間裡傳來沈美林夫婦的聲音:“拿回去拿回去,你不要瞎搞。”隨后是胡平的回答:“收下吧。你們現在也需要啊。”之后又是一陣推讓爭執。
出門后,胡平有些黯然:“一直都是大家在幫我,那麼多人幫我……”
沈美林說:“你現在也幫了我很多啊!”
胡平說:“這算什麼,我就只是做了一點我會做的事情。”隨后他笑了:“能幫到別人,哪怕一點點,也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

(來源:解放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