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奏響群眾路線的“高強音”

晏清華
2013年11月29日13:23   來源:內蒙古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奏響群眾路線的“高強音”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人民是改革的主體,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建立社會參與機制,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作用,齊心協力推進改革。”這一重要論述,清晰地指明深入推進改革的力量源泉和科學方法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緊緊依靠人民。領導干部應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勇氣,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奏響群眾路線之“出發點、基本點、關鍵點、著力點、根本點”這五組“高強音”,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

  “出發點”——牢記宗旨、群眾至上、勤政廉政

  一切為了群眾,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是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領導干部圍繞實現這一根本目標,第一,應謹記群眾至上,堅定一心為民的理念,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想問題、辦實事,把察民情、解民憂、促發展作為執政為民的准則﹔對群眾面臨的困難思考有深度、解決困難有力度、為民服務有溫度。第二,應以勇於擔當、善於擔當、敬業勤業來用真心、使真勁﹔以忘我工作的責任意識、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履行好職責使命。第三,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對待名利、權力和崗位﹔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第四,要恪守理想信念,牢固保持勤政廉政的工作激情﹔用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來體現黨風正、政風優,實現民心暖。

  “基本點”——植根人民、依靠群眾、重視評價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歷史雄辯地証明,領導干部任何時候做任何工作都要植根人民,把獲取智慧的營養深深根植於群眾之中﹔全面深化改革更是如此,必須以回答好“依靠誰”這一根本問題為指引,走好黨的群眾路線。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緊緊依靠群眾的力量。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最大限度地激發群眾的熱情,掌握民情、熟悉民意、集中民智,緊緊依靠人民有效推動,就能獲取強大的生命力。第二,必須充分重視群眾的評價。鄧小平同志說過:“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群眾意見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們工作的長短優劣﹔群眾的眼睛是發現不美之處的放大鏡,群眾的聲音是指出丑、短的擴音器。深化改革工作的一切成敗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眾來檢驗。我們深化改革重視了群眾的評價,就會練就掃除“假大空”發現“真善美”的“火眼金睛”。第三,應堅持正確的方向、體現群眾利益需求。改革隻有一個標准,就是尊重群眾的意願。經常深入群眾加強感情,多聽到群眾的真心話﹔平時就要到街頭巷尾、田間地頭和群眾聊聊天,談談家長裡短,多與群眾交朋友。反之,如果與群眾長期“躲貓貓”,聽不到群眾的聲音,就會變成各種問題的“聾子”和“瞎子”,就會多走彎路。

  “關鍵點”——風清氣正、求真務實、迎難而上

  沒有民心的所向,政權也就面臨顛覆的危險﹔沒有群眾的支持,政黨就失去存在的價值。領導干部深化改革做到風清氣正、求真務實、迎難而上,這是堅持群眾路線的關鍵。全面深化改革是體制變革、結構變動、利益調整的聯動過程,要使改革紅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眾,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具備過硬的作風是關鍵。其次,要用“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信念,“下馬服務、甩開膀子”的實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堅決制止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釣譽的“政績工程”,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朝著深化改革的目標一步步引領前行。

(責編:王金雪、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