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5年

改革開放35年·經濟發展成果述評⑥:告別溫飽不足 奔向全面小康

2013年11月29日08: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制圖:蔡華偉

改革開放35年,一系列喜人的變化發生在我們生活中: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就業規模持續擴大,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健全,衣食住行全面改善……億萬中國人民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跨越。

恩格爾系數與發達國家進一步接近

10月底,遼寧退休職工劉明和老伴參加“夕陽紅”旅行團,頭一次走出國門去看外面的世界。“換30多年前,能去北京看天安門就讓多少人羨慕了,哪想到現在出國玩!”

身邊的變化讓人眼花繚亂。“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歷史上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5年。”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

百姓的“錢包”鼓起來。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長71倍,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增長58倍,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5%。城鄉居民擁有的財富顯著增加。2012年末,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39.96萬億元,比1978年末增長1896倍。

收入增長帶動消費升級,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精彩。35年前,人們的穿著色調單一﹔今天,色彩斑斕、時尚個性的服裝成為主流。35年前,許多人要到過節才能吃上一頓有葷有素的“大餐”﹔今天,百姓餐桌前所未有的豐富,吃營養、吃健康成為新追求。35年前,自行車作為“三大件”之一,是重要的家庭財產﹔今天,汽車已走進家庭,每百戶城鎮居民擁有汽車達21.5輛。

恩格爾系數更能說明問題。2012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6.2%,比1978年下降21.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9.3%,下降28.4個百分點。這組數據雖然與發達國家30%以下的水平仍有距離,但已進一步接近,意味著城鄉居民生活告別溫飽不足,實現了總體上的小康,邁向全面小康。

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保體系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就業未降反增,前9個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提前實現全年目標。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老百姓最大的保障。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制定實施了就業優先的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顯著改善了我國的就業格局。

1978—2012年,我國就業人員從40152萬人增加到76704萬人,年均增加10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長期保持基本穩定。就業結構日趨優化——2011年,三類產業就業人員比重為34.8︰29.5︰35.7,第三產業首次躍升至第一,成為吸納就業的絕對主力。全國農民工數量達2.6億人。

就業,是老百姓生存發展的現實“飯碗”,社會保障,則是解除老百姓后顧之憂的長遠保証。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