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改革, 江蘇經濟不斷推出升級版
編者按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吹響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的改革“集結號”。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回顧35年來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每上一次台階,都與及時抓住改革的機遇息息相關。今天,破解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推動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依然還是靠改革,隻有不失時機地全面深化改革,我們才可能趕上時代的步伐,才可能按照“兩個率先”的新要求,使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本報從今天起推出這組綜述,意義在此,目的也在此。
改革開放35年,江蘇發展舉世矚目。特別是近年來,改革不斷深化,發展更具活力。全省生產總值跨過5萬億元台階,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國有、民營、外向型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投資、金融、財稅、價格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要素市場進一步完善,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如今,經濟發展進入以總量增長為主轉入以提高質量效益的轉型發展關鍵時期。江蘇要破解新問題,實現新突破,更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這把“金鑰匙”。唯有改革,才能為江蘇經濟“升級版”的打造注入不竭動力。
簡政放權,政策效應得到更多釋放
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江蘇和全國一樣,伴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廣大企業對轉變政府職能,改革行政體制的訴求日益強烈。對此,我省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以簡政放權為重點,力圖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來適應這一新形勢。
最近幾年,以投資審批、生產經營活動審批、資質資格許可、工商登記等為重點,全省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從原來的2100多項減少到695項,減幅達67%﹔省級政府部門向社會組織轉移數十項職能,市級政府部門向社會組織轉移數百項職能﹔省級下放管理權限1170項﹔省級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由2007年的374項,減少至2012年的182項。向市場放權,企業鬆綁了,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的活力也更強了。
有業內人士指出,盡管我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顯著成效,行政效能大幅提升,但審批事項仍然較多,一些審批事項程序繁瑣、時限冗長、效率低下、收費偏高,影響了企業發展。充分釋放市場主體的活力,必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從“全能”變為“有限”,從“管制型”變為“服務型”,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財稅改革,助推企業業態不斷向好
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提速,服務業在我省經濟中的份量顯著提升,而重復征稅、抵扣困難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何破解?抓住“營改增”重要契機,我省改革完善現行稅制。營改增試點運行12個月來,共減稅133.87億元。企業負擔輕了,隨之而來的是研發和技術、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領域新設企業大幅增加,制造業加快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從江蘇銀行挂牌,到紫金財產保險成立,再到利安人壽運營,僅僅5年,我省就有了全省最大的地方法人銀行、第一家全國性法人保險公司和全省首家全國性法人壽險公司。這麼多“第一”的落地,不僅給江蘇現代服務業增加了新的元素,也為滿足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開辟了新的渠道。近期,蘇寧雲商、雨潤集團、紅豆集團等6家江蘇本土民營企業再次展現敏銳的市場眼光,遞交申請,開辦銀行,從一個角度將我省金融改革推向了新的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