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楊偉民: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大看點

2013年11月15日17:0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大看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總方向、時間表等,並對改革做出系統部署。

先行公開的三中全會公報勾勒了怎樣的改革路線圖?諸多新提法、新亮點、新舉措背后,釋放出哪些重要改革信號?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參與《決定》起草組工作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

“一個主題六條主線”鎖定改革大方向

楊偉民: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主題是全面深化改革,這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6次三中全會都不同。盡管前幾次三中全會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題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這次全會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國防和軍隊、黨的建設制度等多方面改革。確定這樣的主題,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相適應,也與當前改革形勢相適應,在改革攻堅期和深水區,隻有堅持全面改革,才能繼續深化改革。

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總方向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全會提出了6個“緊緊圍繞”,分別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建6個領域的改革主線,反映著6個領域改革的基本理念。

以經濟領域改革為例,全會提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意味著基本經濟制度、市場體系、財稅金融、土地制度、宏觀調控等所有經濟領域的改革,都要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主線來展開和推進。全會提出的每一個領域都有自己特定的主線和方向,不僅全面深化改革總的方向不會迷失,每個領域的改革也不會偏向。

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火車頭”牽引作用

楊偉民:雖然全會主題是全面深化改革,但堅持問題導向原則,把經濟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強調發揮經濟體制改革對其他領域改革的牽引作用。這也是《決定》起草過程中非常注意把握的重要原則。《決定》確定的15個方面改革任務中,6個是經濟,1個是與經濟密切相關的生態文明體制,佔了所有改革任務的近一半。

之所以強調經濟體制改革是重點,是因為當前我國存在的最突出最根本問題還是發展問題。我國正處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階段,下一步發展面臨諸多難題和風險,過去支撐快速增長的條件也在變化,隻有加快經濟領域改革才能釋放更多發展動力。

“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改革時間表” 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楊偉民:對於改革舉措,社會上總有人擔心難以落實到位。此次全會通過一些有力舉措向外界表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堅定改革的決心,狠抓落實確保改革“不放空炮”。

一是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監督落實。當前改革已到調整利益格局的攻堅期,僅靠一個部門推動全方位改革是很難的,需要一個高層次機構來把握大局做決策,統籌協調各方面,凝聚改革共識,落實監督檢查,防止改革“放空炮”。

二是鮮明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的時間表。這意味著剩下的7年時間必須完成《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這一時間表為各部門和地方設定了改革最后的邊界和底線,表明這些改革任務是可檢查、可評估、可落實的。

歷經半年多時間起草,千錘百煉后的《決定》可謂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大約2萬字篇幅、15個領域60項具體任務,每一句話都是改革,或者是一個改革方向、或者一個改革目標、或者一個改革舉措,落實下去都會對該領域發展和體制機制發生重大影響,有些甚至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參與《決定》的起草和修改,記憶深刻的是兩點重要原則:一是起草時隻寫改革,特別是寫重大改革,發展的任務原則上不寫﹔二是修改時,但凡有可能削弱改革力度的,除非有特別充足理由,一般不修改。增加的改革任務隻要有最大公約數的、有一定共識的都寫上。聽到很多參會人員說沒想到,很意外,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充分體現了黨中央敢於碰硬、勇於擔當的改革決心和勇氣。

(責編:王金雪、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