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關鍵領域的關鍵突破——透視十八屆三中全會傳遞出的改革信息

2013年11月14日20:4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關鍵領域的關鍵突破

以現代財政制度直擊事權財權不匹配頑疾

全會指出,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但目前我國的財稅體制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現象。公報提出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實現預算的透明,這是我國下一步財政體制改革的方向。”王小廣說。

“當前的財政體制,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家財政資源的錯配。下一步必須推進預算體制科學化專業化及事權財權的明晰,建立現代財政制度。這與三中全會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一脈相承。”張其佐說。

專家認為,由於目前事權和財權不匹配,一些地方政府面臨著該干的事情沒錢干,不該干的事情借錢干,嚴重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財政體制改革已到了不得不改的關鍵時刻。

“目前我國存在著事權和財權不匹配的問題。對地方政府而言,缺乏主體財政收入來源,同時承擔了較大的支出責任,對此公報提出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實屬財政體制改革的一大突破。”馮飛說。

破除二元結構為城鎮化發展謀長策

全會提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需要著力加強制度頂層設計,統籌推進阻礙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這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突破的重要領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寧寧說。

我國城鎮化進程正不斷加快,但不可否認的現實是,雖然我國城鎮化率已達52.6%,但真正的“人的城鎮化”卻隻有34%左右。現行戶籍管理、土地管理、社會保障、財稅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已形成的城鄉利益失衡格局,制約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鄉發展的一體化。

“全會提出改革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體化進程,為新型城鎮化進程找出了一條路。而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也為下一步農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對於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激發農民積極性傳遞了重要信號。”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指出。

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彰顯反腐新力度

針對民眾普遍期待的“反腐改革”,全會指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

“治理腐敗是涉及執政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從公報內容可以看出,中央更加關注‘制度防腐’,從制度上規范約束權力,強化監督,是反腐敗的治本之策。”北京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燕繼榮表示。

改革開放35年以來,逐漸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反腐規范和體系。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不斷祭出反腐重拳,彰顯了反腐決心,也表明了反腐形勢的嚴峻。

當前,腐敗現象在我國處於易發、多發、高發期,新的腐敗內容和形式不斷出現,凸顯了制度反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針對嚴峻的反腐形勢,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個人道德修養的培養,開展巡視工作等,取得了相當的成效。同時,要真正把權力關進籠子裡,必須進行制度性安排設計,用制度約束權力,這樣才能從根源上消除腐敗。”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說。

“建立有效的監督體制,形成政府、媒體、網絡、民眾共同監督的合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是制度籠子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燕繼榮說。(新華網北京11月14日電 記者王宇 安蓓 李延霞)

(責編:吳斌、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