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重點

2013年11月14日14:33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重點

趙振華

12日,備受國內外矚目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圓滿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會議提出的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等重大理論觀點,成為各界的聚焦點之一。

全會吹響了怎樣的新的改革號角?為什麼說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如何抓好重點,使新歷史起點上的改革更富有成效?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趙振華教授。

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論

解放新論:本次全會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 “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等重要和關鍵論斷。這些論斷背后,體現著哪些新的改革理念?

趙振華:全面深化改革中 “全面”主要是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即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過去我們更多強調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今改革范疇從經濟領域擴大到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環境、黨的建設諸多領域,改革的面更寬了、內容更豐富了。 “深化”主要是指在35年不斷推進改革的基礎上,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繼續向前發展,就需要深化改革,要涉及重大利益關系的調整、要推進政府自身改革、要涉及土地戶籍制度等難度更大的改革、要有更加健全系統細致的改革制度等,要啃 “硬骨頭”。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論。其中有幾個含義:

一是每項改革都處在一個大系統中,其中每個子系統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這就要求彼此之間要協同。二是不同領域的改革起點不同。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起步早,文化體制改革才剛剛啟動、社會體制改革起步可能更晚。但不能說這是有的領先、有的滯后,而是由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改革的穩妥性決定的,起步早的要予以肯定,起步晚的要逐步摸索,並逐漸使不同領域的改革之間更加強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三是不同階段改革針對的主要矛盾不同。每個時期都有改革的重點和難點,要能夠正確看待主要矛盾的變化,同時要更好地解決矛盾,也需要強調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

最大國情決定經濟體制改革是重點

解放新論: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我們都知道,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等諸多改革,也是不可或缺的改革領域,為什麼經濟體制改革的分量依然如此之重呢?

趙振華:在講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時,也要講改革的辯証法,要抓住改革的重點、找到改革的牽引力。之所以說要把經濟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是因為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我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沒有變。特別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不能因為現在社會摩擦增多了、社會矛盾突出了,就把社會改革作為重點﹔也不能因為生態環境問題突出了,以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替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腐敗問題嚴重了,但是不能以反腐倡廉為中心。相反,當下社會反映強烈的醫療、教育、住房、社保等問題,都與經濟不發達這個最大的國情有關。改革是為了使人們過上更美好幸福的生活,但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從實際出發,要牢記中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