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武漢機遇

2013年11月14日14:01   來源:長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武漢機遇

“財權下放”將給武漢更多自主性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明確提出“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省政協委員、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接受本報採訪時認為,這將給武漢帶來更多的自主性。

武漢對中央財政貢獻很大

葉青介紹,湖北省一般給中央上繳的國稅還是比較多的,尤其是武漢市。上世紀80年代,武漢市對中央財政的貢獻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第二,為全國各計劃單列城市之首,但是地方財政積累卻是倒數第一。

他說:“僅就分稅制改革而言,還是比較滯后的。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增值稅75%上繳中央,25%歸地方。而且,這25%地方下級單位各自還要留一點。”

建立稅后反饋機制

南開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吳玉章獎獲得者郭玉清在“全球經濟變局下的中國西部戰略”國際論壇上提出:“需要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權以及財權,中央在事權上下放與財權上集中已經形成非常鮮明的對比,地方執行很多職能的時候相應的財力配比是不夠的,中央應該進一步下放對地方的財權。”

葉青認為,在財權下放之后,地方會有更多的自主權。20年的分稅制改革形成了地方“稅收短缺”,導致有的地方走向了“收費”、“賣地”、“建立融資平台圈錢”等。

為此,葉青提出了兩種新方案。第一種方案,建立一個完成上繳指標的稅后反饋機制。比如說以增長5%為界,武漢市實際完成了國稅增長10%,那麼把多出來的5%反饋給武漢市政府﹔第二種方案,把低於5%的部分按照75比25分配,超過5%的部分按更高的比例分配,如三七開,甚至五五開。

武漢財稅體系完善的兩種手段

葉青認為,武漢現在處於振興發展期,希望看在歷史貢獻的基礎上予以考慮。而作為特殊的地區,不能讓武漢無限制地作出貢獻,應該給予適當的優惠。現在的分稅制無異於“鞭打快牛”。

他說:“按照國家現行的分稅制,工業城市的發展是不合算的,越發展,負擔越重。反過來說,中央如果採用適當的稅收反饋機制,地方就會迸發出發展工業的積極性,中央得到了利益,地方也同時會得到利益。這是一種雙贏的結果。”

葉青認為,武漢的財稅體系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加以完善。第一,加強政府治理力度。各級政府需要按照“八項規定”來辦事,不要浪費行政資源﹔第二,完善分配結構。把有限資金多用於民生。“管好官員就可以管好財政,管好財政就可以管好政府,管好政府就可以加快市場化的進程。”(實習記者 劉晨)

(責編:王金雪、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