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經濟轉型 信心來自內生動力

2013年11月12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傳統優勢仍然存在並實現升級

工資上漲、人民幣升值,中國制造企業的成本持續提升。搬?不搬?這個問題橫亙在不少企業老板面前。

四川德陽東方電機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李紅光說,企業發展幾十年,積累的最有價值的財富不是某項專利,也不是某台設備,而是技術工人。這樣的人才儲備不是東南亞地區的勞動力說替代就替代的。

“我去柬埔寨了解,工人的月工資成本400元,土地價格隻需1美元一平方米。”廣東東莞前鋒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袁燦榮說,“但我仍然不願意把廠遷到外面去。因為那裡沒有東莞的產業鏈配套。而這裡方圓幾公裡范圍都是電子企業,缺什麼零配件,一個電話都可以搞定。”

上一輪支撐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動力之一是廉價勞動力的大量供給。現在,新一代人才資源正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勁內生動力之一。此外,聚集的上下游企業,較低的物流成本,細化的分工服務,抱團形成的區域品牌,讓大多產業集群中的制造企業根本舍不得離開中國。

“這些利好沒有因為經濟下行而消失,所以說整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非常積極樂觀的態勢。”王忠明說。

新優勢正在顯現並發揮作用  

新一代人才資源、完善的產業鏈都是中國經濟已有的優勢,需要繼續保持,另外,仍然有許多內生動力在持續增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認為,中國的內需市場強大,居民收入和國民消費還會快速增長。在未來20年,中國經濟將依然有高速增長的潛力。 

消費升級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正逐步顯現。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7%,其中3.5個百分點是由消費拉動,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9%。

同時,持續進行的新型城鎮化正為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從農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創造新空間,也成為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城鎮化帶來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投資需求持續增長,人的城鎮化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充足的后備力量。

此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在沈陽,2011年4月,沈陽機床集團成功研發飛陽G系列智能化運動控制系統,給數控機床裝上了“國產大腦”,自此中國機床企業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機床行業的技術制高點。

更重要的是,在東部地區人工和土地成本大幅上漲的背景下,中西部曾經的區位劣勢反而成了優勢。通過承接東部的產業轉移,充分利用本地人力和自然資源,中西部經濟爆發新活力,同時為全國經濟轉型開辟了廣闊空間。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12日 10 版)

(責編:王金雪、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