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方向篇:市場取向 效率公平為百姓

記者  龔 雯  田俊榮  吳秋余
2013年11月10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改革用什麼改變了中國?

從短缺到充裕,從溫飽到小康,從封閉到開放,從僵化到活躍,改革用市場魔棒激活當代中國,煥發蓬勃生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中國發展的活力之源,中國改革的不變方向。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高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旗幟,市場化改革再揚風帆。

市場化改革是活力之源

回望來路,才知道中國的改革已走出多遠。

35年改革歷程,就是從傳統計劃經濟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程。

經濟發展離不開資源配置。市場經濟借助供求、價格、競爭等機制杠杆,把有限的人、財、物以最優化的方式分配到社會生產各個領域,快速滿足千姿百態的需求,實現效率提高和財富增進。

改革從市場起步,中國需要市場經濟。

35年前,改革起步,國門打開,“市場經濟”第一次進入我們黨的視野。鄧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指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從十二大的“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十三大的“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市場取向輪廓逐漸清晰。

21年前,十四大將“市場經濟”第一次寫上社會主義旗幟,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方向更加明確。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奠定我國新的基本經濟制度框架,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有了新飛躍﹔

11年前,十六大宣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確立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1年前,十八大提出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改革的實踐,深化了我們對市場經濟的理解﹔市場的作用,增強了我們銳意推進改革的自信。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改革的每次重大突破,都是在黨中央領導下,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實現體制創新和理論創新,向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邁出堅定步伐。

35年來,市場化改革披荊斬棘,一路開枝散葉,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徹底改寫中華民族的命運,成為活力之源、變化之源、發展之源。“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優勢基因組合,顯示出巨大的制度優越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核心是理順“兩隻手”的關系

市場化改革千頭萬緒,但核心是理順“兩隻手”的關系,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看不見的手”要充分施展——

經歷了多年爭論,人們終於明白,任何計劃與行政干預,都不可能比市場這台“超級計算機”更高明。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央沒有出台大規模刺激計劃,而是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面對所謂銀行“錢荒”,沒有降准、降息一味“放水”,而是在適度提供流動性的同時,讓利率杠杆調節資金需求﹔面對實體經濟發展困難,不是急於輸血,而是放寬准入門檻、降低創業台階,使民營銀行好夢成真,“零成本”注冊遍地開花。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