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曼德拉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2013年07月19日09:20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18日是聯合國確定的“曼德拉國際日”,也是南非前總統曼德拉95歲的壽辰。

為什麼曼德拉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他與中國又有著怎樣深厚的情誼和不解的緣分?

喜讀《孫子兵法》,受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影響最大

曼德拉與中國的淵源,在他早年的開普敦生活時期就開啟了。那時候,他白天是一名律師,晚上則是一名業余拳擊手,平日裡酷愛讀書,尤其喜愛《孫子兵法》這樣的戰略書籍。孫子倡導的“為將五德——智信嚴仁勇”,在曼德拉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遵循孫子“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策略,認為隻有了解敵人,才能戰勝敵人。

而在27年的鐵窗歲月裡,中國革命的經驗影響著曼德拉。在他與幫他撰寫自傳《漫漫自由路》的老朋友理查德·施騰格爾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中國革命的推崇。曼德拉說,“中國革命真是一部杰作,是真正的杰作。如果你了解到他們開展革命的方式,就會相信所有事情皆有可能。中國革命真是個奇跡。”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是他讀到的第一本關於中國的書。通過這本書,曼德拉對中國革命、長征、中國共產黨、毛澤東有了深刻的了解。

1990年4月,剛剛告別牢獄生涯一個月的曼德拉在納米比亞遇到了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在交談中,曼德拉同與他有過相似坎坷革命經歷又年紀相仿的中國新朋友真切地說:“我二十多年在羅本島獄中生活的精神支柱來自中國!”他進一步解釋說,他在牢房裡堅持看書,發妻溫妮應他的要求捎來《毛澤東選集》英文版,他如飢似渴地從頭到尾認真研讀,不時比較南非、非洲大陸的民族解放和中國蓬勃發展的革命運動。

曼德拉告訴吳學謙:“如果從個人修養來說,對我影響最大的是《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劉少奇在書中講得句句在理,我從中受到極大的激勵。一個真正的革命者一旦認定追求的目標,就要不懈地奮斗,就要經受各種曲折考驗,要在艱難甚至惡劣的境遇中求生存與發展。正是這種精神力量,使我堅定信心和斗志。”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