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地震十萬火急救災需統籌 專家:建立官方與民間救援協調機制

2013年04月27日14:2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民間組織如何發揮救援作用

崔和平認為,民間組織在此次地震救災中存在的問題是“過度集中、無序進入災區、盲目進行救援、缺乏統一協調”。

高華俊說,“民間救援組織良莠不齊。一些以公益組織和基金會為依托,經過長時間歷練,具有穩定團隊的民間救援組織發揮的作用會好一些﹔而臨時組織起來的一些民間救援力量需要更多的協調,不容易發揮作用。”

針對大量民間救援組織進入災區造成的道路擁堵、佔用資源等現象,高華俊認為,政府需要發揮在前線的指揮協調和引導作用,均衡分配來自民間的救災力量。

“如果民間的救援組織不與政府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協調關系,想在災難中發揮出民間公益組織的救援能力就會舉步維艱。”他建議,首先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災區指揮部需要實時發布救援信息,實現災區信息平台的共享。哪些地方救援力量集中,哪些地方救援力量不足,政府需要通過信息進行調控。

其次,政府應對民間救援力量統籌協調。當地政府救災指揮中心應對民間救援組織進行引導,與官方救援隊伍進行聯系,劃分救援區域、找准救援目標。

另外,民間救援組織應該自發建立平台,整合救援力量,共享優勢信息,從而分工有序地進行救援。

“對於民間救援組織必須要鼓勵,不能打擊民間組織的愛心,政府不能限制民間救援組織的進入,但是民間組織自身必須加強自律,根據自身專業化和組織化的水平選擇什麼時候進入災區。”高華俊說。

盡管一些民間救援組織在災區處於無序、盲目救援的狀態,但也有民間救援組織嘗試與政府建立協調溝通機制。

壹基金救援聯盟負責人蔣怡李說,在災區有不同部門成立的救災指揮部,壹基金作為民間組織由四川省委的救災指揮部統籌安排。團省委給壹基金救援聯盟的專業救援隊配送志願者、協調災區道路的通行和救災物資的運輸,並與當地政府進行溝通聯系。

崔和平認為,救援力量的協調需要走專業指揮與政府保障相結合的路子。需要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專家對各種救援力量進行統籌分配。政府應發揮保障力、協調力、號召力、凝聚力和公信力,發揮各方救援力量的最大作用。

他建議,協調民間和官方的救援力量需要專業的指揮機關。比如,在生命救援方面,建議中國國家地震局生命救援隊來進行統籌調配和部署官方及民間的救援力量。在醫療救援方面,建議武警總醫院等有過國際醫療救援經驗的醫院組織專家委員會,評估各個醫療組織的資源配置。在物資資源方面,建議民政部進行物資評估,根據災區具體情況進行調配。在運輸資源方面,需要交通運輸部專家進行評估,核准進入災區的車輛資格,減少擁堵問題出現。

“科學、理性、統一規劃官方救援和民間救援,才能使二者都發揮最大的救災力量。”崔和平說。(郝帥 劉偉 唐勇)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