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晚會追星燒錢
近年來,全國各地各類規模龐大的晚會層出不窮,“跨年晚會”、“節慶晚會”、“慶典晚會”,名目繁多,動輒幾百幾千萬元費用。“燒錢晚會”的浪費觸目驚心。
晚會之燒錢,在於創作者片面追求現場效果,追求感官刺激、技術崇拜,多半的錢砸到了舞美上,晚會中舞美浪費問題尤為嚴重。不少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國內的演出市場,大型晚會動輒就要花費5000萬元以上,有時甚至上億元。
除了聲光電、舞美、服裝極度豪華外,晚會還衍生出一大批在其間游走的“高價明星”。最令人痛心的是,在一些不發達或者欠發達地區,一些地方政府也斥財力追星辦晚會,營造政績工程,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濮存昕指出,我們國家目前正在大力倡導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的社會風氣,要從根本上杜絕晚會奢靡風,需要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愛好者”從觀念上轉變錯位的文化政績觀,抖摟掉滿台的銅臭氣和炫耀風,還晚會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內容。
舞台大制作喧賓奪主
當前的戲劇舞台,不論是歌劇、舞劇,還是戲曲、話劇等,許多舞台制作都在努力求大,追求形式的奢華。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更是直言:“大制作將把京劇引入死路。”現在都追求“大場面”,演出需要很大的劇院,布景和道具、服裝好幾車都裝不了。“能到農村去演嗎?能到城鎮去演嗎?即使到另外一個城市,也得用七八輛卡車運道具。那你為誰服務?”唱了70年京劇的李世濟十分擔憂:“沒有藝術表演空間,不發展藝術表現手段,觀眾越來越少,隻能把京劇引入死路。”
現在的制作求大已成了一種風氣,且愈演愈烈。一些作品投入巨資制作出來,但演不了幾場,甚至隻演一場,就偃旗息鼓,束之高閣﹔有些不發達地區的院團為追趕時尚,盲目跟風,把本已十分緊張的資金耗費在不必要的舞台制作上,這是極大的浪費。
著名作家肖復興認為,任何優秀的藝術,都不是靠奢華的大制作來唬人。作為社會轉型期中剛剛富裕一點、正在步入小康的我們,不應以暴發戶的心態來渲染我們的舞台,比附我們的藝術,膨脹我們的心靈,炫耀我們的腦滿腸肥。奢華,是藝術之敵,也是社會之敵。(記者 蘇麗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