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劉珪(前)帶領特戰分隊對“敵”目標實施破襲。 特約記者 李三紅攝
粵東山岳叢林,紅藍對陣,劍拔弩張。
突然,紅方后方告警:藍方一支特戰小分隊偷襲補給點。
清點戰損,紅方司令員心疼至極:“速查!誰搞的鬼?”5分鐘后,報告傳來:“是特戰旅的劉珪!”
“又是劉珪!”答案揭曉,反而沒人奇怪了。近4年來,劉珪帶領一連參加10多次重大軍事演習,從無敗績。
戰前偵察,107個目標坐標個個精確,紅方未戰先勝——
“本連沒有不可能”
黎明,粵東海濱,一場紅藍對抗大戰進入倒計時。
紅方指揮所裡,一名將軍眉頭緊皺。原來,凌晨5點就是紅方大規模空襲時間,劉珪率領的偵察分隊卻還沒有摸清藍方指揮所的位置。
“劉珪在干什麼?”將軍有些氣惱。就在這時,參謀報出經緯度:“劉珪特戰分隊報告,藍軍基本指揮所位於……”
將軍一拳擂在桌子上:“空襲時間不變,准時發起攻擊!”
戰幕拉開,毫無懸念。此戰,紅方精確打擊藍方各級指揮所、油庫和彈藥庫等重要目標107個,其精確坐標信息全是劉珪連隊官兵滲透偵察獲取的。
107個目標坐標,個個精確無誤!這可能嗎?戰前討論,連隊官兵也心裡打鼓,劉珪沉聲說:“現在不是討論能不能完成的事,是必須完成的事!本連沒有不可能!”
敢說“本連沒有不可能”,連長劉珪有底氣。當天晚上,為了摸清藍方基本指揮所的准確位置,他帶領偵察分隊,一直摸到藍方哨兵眼皮底下。
無獨有偶。去年一次演習,對手兵分三路阻擊劉珪的特戰分隊。然而,他們連劉珪的影子都沒摸到。“他們難道人間蒸發了?”正納悶時,對手接到導演部通報:后方預備指揮所被劉珪特戰分隊破襲。
對方指揮員打開地圖一看,從劉珪小分隊出發地域到預備指揮所,中間有一道20多米寬的深溝。想不到,劉珪連隊恰恰選擇了這道“天塹”作為突破口。
“有人說:戰術沒有對的。其實,這是個偽命題。條條道路通羅馬,但一定有一條是最近的。”戰后復盤,劉珪的見解讓對方指揮員暗暗叫好。
單是琢磨踹門動作,他和戰友就踹爛60多扇門——
“打仗是個技術活兒”
記者數次跟隨一連訓練演習,次次大開眼界——
特種兵夜間使用火光引導武裝直升機打擊目標,但火光太大,會暴露自己。怎麼辦?隻見一名戰士拆開一顆煙幕彈,倒出火藥,伸手一抓,正好90克,燃燒后發出的火光不大不小。
一次對抗演習在密林中進行。突然,一名戰士停下腳步,仔細查看一棵鬆樹上的小孔說:“這是個7.62毫米步槍彈孔,從彈孔周圍裸露的木屑判斷,是兩小時以內射擊的﹔從子彈深入樹干的程度看,射手離這裡不出300米!”
“搜!”果然,戰士們一舉擒獲不遠處一個山洞裡正在睡覺的“敵人”。
“在我們連隊,這樣的戰士有很多,有‘行動專家’龔擁政、‘狙擊專家’童楚雄、‘爆破專家’黃吉……”說起自己的兵,劉珪很自豪。
戰士也是專家?沒錯!劉珪執著地認為:打仗是個技術活兒,士兵必須專攻精練。這些年,他在連隊實施了“專家計劃”,制訂了一套“晉級標准”:戰士每年可申請一次“專家考核”,從初級、中級到高級,晉級后頒發証書。
要當“打仗專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一次組織反恐對抗訓練,劉珪突然喊停:“攻擊失敗!光線是從門的左側射入,你們卻在左側集結,房間內的人早就從門底的縫隙發現了你們的影子!”
隨后,劉珪又帶領戰士琢磨出開槍破鎖、大錘撞擊、炸藥爆破等10多種破門方法,左開門、右開門、雙開門、虛掩門都各有不同。單是琢磨踹門動作,他們就反復練習了2000多次,踹爛60多扇門。
有人聽說后很不屑:“不就是踹門嗎?有那麼難嗎?”他用盡全身力氣飛起一腳,結果門沒踹開,卻一屁股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