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出不了喬布斯?”蘋果公司產品歲末年初依然在中國熱賣,記者新年伊始走訪北京、江蘇、上海、廣東等科技創新主體密集的幾個省市,試圖找尋到中國未來的“喬布斯”和“蘋果”。雖然中國的許多高新技術企業仍處在孕育夢想的階段,但從他們的身上還是發現了科技創新的巨大“中國式”自我創造能力。
探索中前進的中國創新者
蘋果公司2012年推出的幾款新產品受歡迎程度雖已遠不如前,但iPhone5手機去年12月份在中國上市首個周末銷售量即突破兩百萬。
盡管超越喬布斯和他的“蘋果”並不容易,但令人欣喜的是,中國已經出現了足夠強大的挑戰者。
小米公司2012年度最后一次開放購買在2012年12月28日舉行,15萬台小米2、10萬台小米1S青春版已售罄。“小米公司2012年含稅銷售額已經超過120億元,2013年有望翻番。”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對新華社記者表示。
“iPhone極簡,小米走集大成路線,力求支持各種功能。”面對喬布斯和蘋果的創造力,雷軍道出了小米的創新所在。
小米的創新超出了大家想象,但其中不僅只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小米手機系統最早用了互聯網研發模式,做到每周更新,這意味著兩天規劃,兩天研發,兩天測試。
小米也帶動了國內手機產業尋找新的出路,很多國內企業開始沖擊高端手機。據數據機構賽諾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11月份市場份額國產品牌快速增長。從國產品牌的整體份額來看,國產品牌突破71%,國際品牌份額被壓縮到30%左右。
從模仿到創造,從學習到超越,市場的推動與發展的要求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自覺地踐行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注重協同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