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時代先鋒

一個北航普通學生的璀璨人生——悼念我們的學生羅陽

2012年12月17日11:12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一個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充滿溫暖的班集體

羅陽所在的班,是1978級五系高空設備專業,序號8551班。全班30人(其中1人在讀期間因病去世),年齡跨度較大,最年長的馬長發同學,1947年出生,都31歲了,年紀最小的16歲。入學那年,羅陽比現在大學生們的平均入學年齡還小,剛滿17歲,是班上的7個十六、七歲的小弟弟之一。

1978級是文革結束恢復高考后的第二屆大學生,普遍存在年齡跨度較大的現象,同班同學年齡能相差十幾歲,大概也正是文革被耽誤的這十幾屆吧。1978級比1977級多了半年的高考復習時間,因此,他這個班一下子有了7個十六、七歲的同學,就不奇怪了。他們中,年齡最小的祈建新,1962年9月出生,才剛剛16歲。

該班大學四年,先后發展黨員4人(按入黨時間順序分別是:張武,時任系學生會主席﹔陳震,時任系團總支副書記、團支書﹔劉健強,時任團支部副書記、書記﹔方玉峰,曾和羅陽長期在沈陽搭檔工作,現已調入北京,在中航工業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工作),入學前就已是黨員的有2人,馬長發和陳舒霍,其中馬長發入學時已有9年黨齡,在本科生裡絕對是空前絕后的老黨員了。百分之十幾的黨員發展速度和比例,與當時全校同步,沒什麼兩樣。從當時的情況看,如果再發展三、兩個同學入黨,恐怕基本上也輪不到羅陽,因為他年齡偏小,況且在四年的大學時間裡有很多要求進步申請入黨的同學,受當時學校黨員發展比例小的限制,有些像羅陽這樣綜合素質好的同學沒有實現在大學入黨的願望。

羅陽大學期間是怎樣一個學生,他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呢?

細想起來,羅陽所在的8551班,還真是一個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充滿溫暖的班集體,給人們留下過深刻印象。羅陽在這樣一個班級裡長大,成才是必然的。

這個班是五系77、78級中最活躍的一個班。排球是北航的傳統強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校隊水平就很高,曾有過代表國家與若干國家隊交手並獲勝的歷史。剛入學的8551班同學,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排球這個項目。班裡組建了排球隊,羅陽和姜志剛、陳震等是排球隊的主力隊員。不少同學們沒有排球基礎,練唄!羅陽是班上的體育委員,年輕氣盛,在學業繁忙的課余,組織大家從基礎動作練起,從一對一的墊球練起,很快就打出了名堂。他們班排球隊先是年級冠軍,后來是全系第一,最后幾乎是打遍全校沒對手!該班不僅有班隊,還有啦啦隊——打比賽時不上場的同學都是有組織的啦啦隊。班裡有幾個1.80米以上的高個子,如姜志剛、陳震等打主攻,羅陽是打副攻或組織進攻。后來干脆就讓該班隊再加一兩個人代表系裡參加全校排球賽,羅陽和姜志剛等人仍然是主力隊員。畢業之后,同學們把排球愛好都帶到了分配的工作單位,姜志剛到成飛后很快拉起了以北航學生為主的成飛排球隊,據說比賽成績多年一直不錯,姜志剛后來每憶及此時總是興奮得合不攏嘴﹔羅陽則在分到601所后很快參加了排球隊,居然還打上了主攻手,甚至給所裡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這是后話。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大學處在國家百廢待興、振興中華、實現四化的時代,為振興中華而努力讀書是那一代學生的基本生態,而學生文化生活相對較單調。在這種情況下,能組織一個班隊,不間斷地訓練、約球、比賽,對豐富大學四年學習生活、激發班級凝聚力、提升集體榮譽感起到了多麼大的作用,留下了多少令同學們津津樂道的回憶話題!作為班裡體育委員的羅陽可以說功不可沒,也鍛煉了他自己作為體育委員對排球技戰術配合和組織協調的能力。還有每年的籃球賽、越野賽、冬季長跑等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羅陽都下了很大功夫去組織,這對年輕的羅陽是一個鍛煉。記得系裡開運動會,好像是羅陽、姜志剛、方玉峰、藥剛這四個人吧,兩次拿過4×100米接力的第一名!

班裡的學習積極性高,政治上要求上進的氛圍很濃。當時,年輕時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振臂一呼,給年輕學子們以極大振奮。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505專業的老師們,也以飽滿的熱情,拾起荒廢多年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教書育人中去。在學習上,“不讓一個階級兄弟掉隊”,是當時流行的口號。班裡的學習風氣濃郁,比學趕幫的學習勁頭很足。你可以經常看到羅陽和同宿舍的李兆監同學在宿舍、在草坪、在路上的“爭吵”,其實都是在討論學習中的問題﹔即使在全班男同學輪班到醫院看護重病同學的幾個月時間裡,同學之間互相補課、補聽課筆記,居然沒有一個同學學習上掉隊,最后考試成績都很不錯。那時互幫互學的情景,班裡的學習勁頭,至今同學們聚會時都常常提起,感慨萬分!回想起來,羅陽是聰明孩子,在學習上很刻苦,舍得下功夫,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他善思考,愛質疑,雖然喜歡辯論,但不偏執,也不鑽牛角尖。當時,五系也非常重視學生的全面成長。時任主管學生工作的黨總支副書記蔡德麟老師動了很多心思,下了很大功夫。她親自給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上黨課,講理想,講信念,講奉獻﹔請各學科帶頭人給學生開“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的講座,還請現代流體力學奠基人普朗特的關門弟子、我國著名流體力學家陸士嘉教授與學生座談“如何自學、自立、自強”。她還組織輔導員們與學生廣交朋友,促膝談心。班裡的黨員和班干部,在班集體建設中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班裡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風氣很正。在班裡組織的各項活動中,都能看到羅陽活躍的身影。也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年齡偏小的羅陽逐步成熟起來,向黨組織遞交了自己的入黨申請書。在讀本科期間,雖然羅陽沒有從組織上入黨,但他注重黨的基礎理論的學習和從思想上入黨,始終沒有放棄對入黨願望的追求。1986年,羅陽在601所入了黨。他是走上工作崗位后入黨比較早的工程技術人員之一。應該說,北航的本科學習和歷練,為他堅定理想信念和后來做人做事做學問,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8551班的班風好,充滿溫暖。班長藥剛是北京人,典型的北京人性格,熱情大度,很關心人,把班裡的小兄弟們照顧得很好,他一直做了四年班長。副班長馬長發,有個黨員大哥哥樣兒,始終關心呵護著班裡的弟妹們。團總支副書記兼團支書陳震和后任團支書劉健強,把班裡的活動搞得紅紅火火。張武同學,是班裡發展的第一個黨員,一直擔任系學生會主席,對班裡的同學也是關懷備至。同學之間始終彌漫著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風氣。一個突出的例子,是全班同學對腦部突患疑難重病住院直至不幸去世的黃宏同學的精心看護。為了照顧好黃宏,在系領導的指導下,班干部精心組織,全班男生兩人一組,一組半天,輪流到醫院看護。進病房前,為預防傳染,每個同學都要吃一片大拇指蓋大的白藥片。幾個月時間的堅守中,所有同學毫無怨言,羅陽當時也是最積極的同學之一﹔而且所有同學的學習通過互補筆記、互相補課,竟然全沒落下。雖然黃宏病重去世,但同學們之間的兄弟情誼,一目了然。送走黃宏后,他的舅舅流著淚拉著系裡老師和同學的手說,“黃宏走了,我們全家非常難過﹔但我們最欣慰的是,他人生的最后時間是在一個這麼溫暖的班集體度過的。謝謝五系,謝謝同學們!”應該說,對黃宏同學的看護,就是對羅陽他們班同學如何關愛他人、如何組織協調、如何堅守的一種難得鍛煉。班風正,還可以從他們對待班裡僅有的兩個漂亮女生身上印証。那時,班風那個純呀。大學四年,甚至都沒有人敢和這兩個女孩子談談戀愛,大家一心都用在學習和成長上。后來同學們的聚會上,這也常常是一個話題,“唉,咱班同學當時怎麼那麼不開竅,好花都讓人家摘走了”,然后一場哄笑。哄笑過后,大家還是非常懷念和肯定那時的純粹,班風的純粹,同學間的純粹。在同學們的心目中,羅陽在班裡就是一個很陽光、肯學習、身體棒的普通男孩兒。

這個班還有一個特點,出於對國家和振興航空的責任,畢業后大都留在國內工作。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恰逢出國大潮,和同屆相比,該班出國留學的最少。這也體現了這個班級對國家責任的集體堅守!很自然,這個班同學中現在擔任老總和高級領導干部的比例也是那幾屆中最高的。

有意思的是他們班有三個同學在沈飛集團工作,且都身居重要崗位。比他大一個月的方玉峰曾長時間和羅陽搭檔,一個任黨委書記,一個任總經理,配合默契,后來方調入北京在中航工業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工作﹔祁建新,這個全班年齡最小的學生,這次也出來介紹羅陽的事跡,從屏幕上打的字幕看,他已是沈飛的副總經理,羅陽的助手。還有一個北航人值得關注,羅陽出事后最早露面介紹羅陽工作情況的關鍵人物之一,是殲-15的總設計師孫聰,他也是北航畢業的學生,二系本科,五系的碩士、博士。如果不是這次突發事變,他總師的身份估計也不會曝光。

(責編:楊麗娜(實習)、程宏毅)


相關專題
· 《中國組織人事報》
· 特寫·側記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