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助推法治江蘇建設

2012年12月10日14:33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運用法治方式維護穩定促進發展

回顧“法治江蘇”建設的發展歷程,江蘇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朱華仁深有體會地說:“必須把制度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善用法律創制的制度、機制、設施、程序等方式方法,處理各種經濟社會問題,解決疑難復雜矛盾爭議,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創新經濟社會治理的能力。”

朱華仁舉例說,江蘇各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機制基本建立,公眾參與、專家論証、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的決策機制和程序得到有效執行,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已普遍建立。近三年來,全省市、縣兩級黨委政府開展重大決策(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661項,採納意見3萬余條。

地處蘇北老工業基地的徐州市,近年來完成主城區408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和177個老居民小區綜合整治,無一發生上訪問題,成為群眾最滿意工程。對此,徐州市委書記曹新平說,這得益於該市樹立了“法治就是投資環境”的理念,將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作為第一程序,實現了改善民生民計、提升城市形象、優化經濟機構“一舉三得”。

江蘇是我國經濟社會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經濟社會轉型導致的各種利益訴求增多、社會矛盾多發。如何運用法律手段調節利益關系、化解矛盾、規范社會行為、維護群眾權益,越來越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

宜興市自2008年5月起,將人民來訪接待中心合署在社會矛盾調處中心辦公,黨政主要領導的接訪工作也定期安排在了社會矛盾調處中心。宜興市委書記王中蘇認為,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對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的重視,有效排除了以往涉穩信息“體制內流轉”的限制,在群眾中逐步樹立起“有糾紛找司法”的維權意識。

據介紹,2008年7月,江蘇省委、省政府在科學發展評價考核體系中,率先將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納入“平安社會指數”中,使該項指標對全省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工作起到引領作用。

江蘇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沈國新說,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圍繞各種利益訴求“碰撞交織”的現狀,各地各部門著力將群眾訴求引導到依靠法治途徑解決的軌道上運行,不斷創造運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新經驗,扭轉了當前矛盾糾紛“難調難處”的局面。

自2007年起,江蘇省司法廳在“大調解”工作基礎上,率先建立了矛盾糾紛分析排查預警機制,暢通與黨委政府領導和部門的信息溝通渠道。江蘇省司法廳廳長繆蒂生說,這項機制建立以來,有效發揮了人民調解面向群眾一線的“耳目前哨”作用,一大批疑難復雜糾紛得到及時有效化解,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記者在與各級領導干部座談中了解到,江蘇還積極運用法治手段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通過推進能動司法、強化法律服務、開展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全面推廣規模以上企業總法律顧問制度等,有效促進了實體經濟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有話好好說,有事依法辦。”記者在採訪中聽得最多的這句話,如今已深深根植於江蘇各級領導干部、廣大執法人員心中,尊重法律、崇尚法治、依法辦事的良好氛圍已然形成。

一組數據充分反映出“法治江蘇”建設的累累碩果:已有近10%的縣(市、區)在縣域法治化進程中達到全省示范標准,50%以上縣(市、區)邁入全省法治創建工作先進行列。據省統計局最新社會調查測評顯示,2012年,江蘇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的滿意度達到87.4%,比2011年提高了0.74個百分點。

(執筆:記者 雷曉路 孫春英 丁國鋒 李恩樹)

(責編:楊麗娜(實習)、楊媚)


相關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新聞戰線“學習貫徹十八大”大型主題採訪活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