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動態
|
領導活動
|
干部論壇
|
時代先鋒
|
各項工作
|
黨建
|
反腐
|
人事
|
公告
|
海外
|
外媒
|
綜合
|
訃告
理論
|
評論
|
社區
|
論壇
|
訪談
|
視聽
|
黨史
|
資料
|
文獻
|
紀念館
|
黨史今天
|
專題
|
周刊
|
圖書
|
雜志
中國共產黨新聞
>>
期刊選粹
>>
黨史縱覽
揭開方志敏獄中文稿傳送之謎 (5)
○陳家鸚(上海)
2008年09月10日08:11 來源: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揭開方志敏獄中文稿傳送之謎 (5)--期刊選粹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
三
一天,胡逸民得到一個好消息,連忙告訴方志敏:“軍法處將你的案子向上呈送了公文,說你至今無降意,本擬槍斃,但上面批下來的卻是‘緩辦’,看來你的案子會拖延一陣子。”
方志敏並未因獲“緩辦”的消息而心存僥幸,他的寫作抓得更緊了。
5月,他結束了《可愛的中國》的寫作,又寫了《死——共產主義殉道者的記述》、《清貧》等﹔6月,他又揮筆寫了《獄中紀實》等幾篇。
7月的一個夜晚,在方志敏的囚室,胡逸民與方志敏聊了起來。
“老胡 ,他們該出場的人都出來了,這場戲大概就要收場了。我們的交談,很可能就是訣別……”方志敏低沉的話語在胡逸民聽來句句如錘,字字似針,扎得他鑽心疼痛。
“老方,你……”任何勸慰的話都顯得多余。再說,他也實在找不出一句妥貼的話來。
方志敏掀開草席,在床板下面卸下一個紙包,鄭重地放在胡逸民面前。
“這也許是我最后的文稿了,他們隨時都會將我拉出去……這些東西,隻有拜托你了!”
胡逸民雙手捧起方志敏交給的一包文稿,頓時感覺沉甸甸的。他激動地說:“我一定要把它送出去!怎麼送,你吩咐吧!”
“日后出獄,把它送到上海,設法找到魯迅、宋慶齡,或其他真正同情共產黨人的進步組織。這裡面有我寫給他們的信……”
這一夜,胡逸民在方志敏的囚室坐了很久。臨別時,方志敏鄭重地叮囑:“我們近來的談話,注意不能泄露。否則要壞事的,還會給你添麻煩。定要謹慎珍重。”
1935年8月6日凌晨,一陣令人心驚肉跳的鐵鐐聲把胡逸民吵醒,他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預感不妙。
果然,方志敏雙手被反銬著由幾個法警押出了囚室。胡逸民盯著這位與自己同獄相處180余天的囚友拖著腳鐐從容挪步,當經過自己門邊時,向他投來深情的目光……
四
1935年深秋,胡逸民終於盼到了出獄的這一天。他沒有忘記烈士的重托,不時取出方志敏留給他的絕筆信凝神觀看:
為了防備敵人突然提我出去槍斃,故將你的介紹信寫好了。是寫給我黨中央,內容是說明我在獄中所做的事,所寫的文章,與你的關系,你的過去和現在同情革命幫助革命的事實 ……
胡逸民看著看著,淚水幾次模糊了視線。他十分激動,卻又感到惶恐不安。出獄后,他便赴杭州,平時深居簡出,在痛苦和彷徨中熬了一年,終於決定冒險赴上海,去實踐自己的諾言。
1936年11月,胡逸民一身生意人打扮到了上海。他先去找魯迅,未能找著(魯迅於10月19日病世)。十裡洋場,人海茫茫。到那裡去找共產黨組織呢?正在焦慮躊躇中,他突然在報紙上看到“救國會”幾個字,萌生了一個念頭:去找上海救國會的頭面人物章乃器先生,傳聞此公與“共黨”頗為友善。
第二天,胡逸民費了一番周折,摸到了章家。關於這段經歷,章乃器的夫人胡子嬰在若干年后的回憶中寫道:
1936年11月18日傍晚,一個貌似小商的人將一部分方志敏烈士的遺稿送到我家,因章乃器外出,便由我接待。送稿人介紹說,他是與方志敏同牢的囚友,並介紹方志敏經受了種種威脅利誘,始終不屈,最后被殺害。他出於對方志敏的感情及對烈士的敬仰,便遵囑把烈士的《可愛的中國》等文稿交給黨組織。此人還說,他實在不知道到哪裡去找共產黨的機關或領導人,你們是救國會的知名人士,跟共產黨很好,你們一定知道,所以我隻好轉托給你們。
胡子嬰還說,幾天后(即11月23日),章乃器被捕,她怕敵人抄家,急忙與住在她家的吳大琨清理救國會文件。這時,她想到方志敏的手稿,便打電話與宋慶齡聯系,接著取出烈士手稿交給章乃器的弟弟章秋陽(中共黨員),讓他乘出租車送到宋處。后來宋慶齡將文稿交予當時能代表中共組織的馮雪峰。據檔案載:馮看后做了批語交“小K”(即潘漢年)。后來,馮又遵“小K”囑轉交謝澹如保存於上海。數年后,首先在上海得以出版面世的《可愛的中國》就是烈士這批珍貴文稿之一。
若干年后,當胡逸民得知烈士遺稿傳送全線過程,他那久久懸系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附記:
胡逸民完成方志敏烈士的重托之后不久,又卷入國民黨政界的矛盾斗爭。抗戰勝利后,竟被誣指“漢奸罪”,第四次成為蔣介石的階下囚。
1949年4月中旬,趁國民黨統治崩潰之機,胡逸民找關系將自己營救出獄。出獄后的胡逸民與陳銘樞等,積極配合中共秘密組織安定人心,迎接解放軍進城。
1950年元旦,由國家領導人林伯渠、董必武推薦,中華實業有限公司聘請胡逸民為董事會常務董事。接著,胡逸民還多次參加了各種形式的座談會,親耳聆聽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勸勉,要丟下包袱,為建設新中國而努力。
令人遺憾的是,胡逸民對中共統一戰線政策一直心存疑慮,加上南京關於胡逸民的流言四起,不久,他攜著愛女不辭而別,赴香港定居。
1981年10月,胡逸民在闊別了30年后,終於得以回到內地探親觀光,並在朋友的陪同下,專程赴南昌梅嶺拜謁方志敏烈士陵墓。於是出現了本文開頭那動人的一幕。翌年,胡逸民回到永康縣農村定居,圓了老人落葉歸根的夢。
【1】
【2】
【3】
【4】
【5】
(責編:王新玲)
更多關於
方志敏
史海回眸
的新聞
·
劉少奇長子劉允斌的風雨人生
·
俄羅斯婦女敢死隊結局悲慘 頭領曾是“女張飛”
·
巴倫支上空“開膛手” 蘇-27“切割”挪威P-3B
·
傳奇女拖拉機手開坦克 曾是“斯大林情婦”?
·
冷戰交際花死在拿破侖的床上曾與法西斯頭子交往
·
中共一大代表的學歷與職稱
·
1955年,少將沈啟賢在南京親歷授銜、授勛
·
徐水縣“大躍進”始末
·
蔣介石日記:二戰壓力大 兩度想自殺
·
感天動地生死情——著名學者吳晗的曠世之戀
最新評論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