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動態
|
領導活動
|
干部論壇
|
時代先鋒
|
各項工作
|
黨建
|
反腐
|
人事
|
公告
|
海外
|
外媒
|
綜合
|
訃告
理論
|
評論
|
社區
|
論壇
|
訪談
|
視聽
|
黨史
|
資料
|
文獻
|
紀念館
|
黨史今天
|
專題
|
周刊
|
圖書
|
雜志
中國共產黨新聞
>>
期刊選粹
>>
黨史縱覽
駐印度首任將軍大使袁仲賢 (3)
歐陽青(北京)
2007年01月25日08:18 來源:
zzzzzz
駐印度首任將軍大使袁仲賢 (3)--期刊選粹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
周恩來要求袁仲賢積極爭取印度,使它們保持和平中立。中印兩國總理互訪,成為中印兩國外交關系上的一件大事
印度由於長期受英國殖民統治,經濟並不發達。即便是首都新德裡,由於基礎設施落后,有時也不能保証水、電、氣的供應,給使館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多不便。注重細節的袁仲賢考慮到,如果在外交活動進行當中發生停電、斷水等事故,主人和客人陷入一片黑暗之中,珍饈美味做不出來、端不上桌,那該是多麼煞風景的事!因此,他督促使館行政處的同志,必須和當地的供電、供水和供煤氣部門建立有效聯系,防止發生意外。而且要採取應急措施,如准備汽燈和貯水等。
果然,袁仲賢在新德裡舉行首次國慶招待會的時候,就遇到了停電。使館行政處的同志立即啟用為防備停電而特意事先准備好的汽燈,保証了招待會的如期正常進行。事后,大家都說,還是袁大使有先見之明。
1952年4月間,外交部召開新中國第一次駐外使節會議。會上,袁仲賢等人認為,像印度這些南亞國家,形式上雖獨立了,而實質上還是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周總理當即指出這種看法有點不切合實際。他說:這些國家過去雖然是殖民地,但現在政治上已獨立了,有自己的國會和政府,由當地資產階級來統治,所以不能再說他們是殖民地了。隻有由帝國主義直接統治的才是殖民地。東南亞國家在戰爭與和平問題上同帝國主義有矛盾,我們要積極爭取它們,使它們保持和平中立。袁仲賢聽后,感覺茅塞頓開。
第一次駐外使節會議之后,周恩來考慮到大家已出國兩年多,對國內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成果應該有所了解,於是,指示外交部組織大使們到國內各地看一看,增加一些感性認識。
第一站就是南京。袁仲賢的內心喜悅溢於言表。黃鎮笑著對他說:“你這位當年的南京市警備司令員,現在又回到娘家了,該給我們當向導了。”袁仲賢嘿嘿笑道:“恐怕這個虎踞龍盤的石頭城,也是今非昔比了,我也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袁仲賢曾在這處理過“紫石英”號事件,如今過去3年了,袁仲賢舊地重游,感慨萬千。
這時,時任華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的陳毅正在南京,聽說袁仲賢等新中國首任駐外大使要去看他,就傳話說:“同志們不用來,為了不影響你們的原定日程,我們后天在停泊於江邊的一艘軍艦上見。”
到了南京以后,袁仲賢故地重游,感到這裡的變化很大,街道寬了,綠樹多了,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一間間店鋪商品充裕,車站、碼頭運輸繁忙,商場、影院人群熙熙攘攘。袁仲賢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接著,又與老戰友、老部下見面暢談,感到格外親切。第三天清早,袁仲賢這些將軍大使們來到江邊的碼頭上,一艘油漆一新的指揮艦靠在岸邊。陳毅站在甲板上笑容可掬,熱情地歡迎大使們,請大家登船。
陳毅一再強調:“今天就是玩,不談政治。”當他聽說大使們下一站要到離抗美援朝前線較近的沈陽、鞍山、撫順、大連等城市參觀學習時,連聲說:“要得!要得!”他神情嚴肅地說:“我們今天是同當今頭號帝國主義──美帝國主義作戰,把侵略者趕到三八線上,逼迫敵人坐到談判桌前。但是美帝國主義者不甘心就此結束戰爭。談談打打,戰爭處於膠著狀態。我看,最終還是要回到談判桌上來的。”
指揮艦逆水而上,中午時分到達採石磯腳下。陳毅帶領大家登上山頂,圍著太白樓走了一圈。隨后和黃鎮、耿飚、袁仲賢等將軍大使們在樓前席地而坐。大家天南海北地議論新中國的巨大變化,心情舒暢,都紛紛表示要認真當好新中國的駐外使節,為中華民族爭光。
1954年6月,周恩來利用日內瓦會議休會的空隙訪問了印度,受到印度總理尼赫魯以及數十萬群眾的熱烈歡迎。
周恩來與尼赫魯進行了氣氛友好的會晤,袁仲賢一同作陪。在這次會晤中,印度政府接受了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並把它作為處理中印兩國關系的准則寫入了《中印聯合聲明》。兩國總理在聯合聲明中共同倡議:“不僅在中印關系中,而且在一般國際關系中,都適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同年10月,尼赫魯總理來華進行長達12天的正式訪問,周總理對這次訪問十分重視,親自作了周密安排。他讓袁仲賢大使提前回國作接待准備,並詳談了注意事項,保証了訪問的順利進行。
中印兩國總理互訪,是中印兩國外交關系上的一件大事,具有裡程碑意義。印度是周恩來總理出訪的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尼赫魯總理也是第一位來中國訪問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首腦。
(《黨史縱覽》授權人民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
【2】
【3】
【4】
(責編:蔣榮華)
更多關於
黨史縱覽
黨史
的新聞
·
李運昌將軍與“新兵新槍,老兵老槍”事件
·
歌劇《洪湖赤衛隊》誕生記
·
紀登奎所經歷的人生風浪
·
一代性情戰將——王近山
·
鮮為人知的二野女子大學
·
彭德懷兩次蘇東之行軼聞
·
十大元帥命名改名趣聞
·
毛澤東的長征詩詞與毛澤東精神
·
空軍政委余立金在“文化大革命”中
·
陳獨秀晚年功過是非
最新評論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