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期刊選粹>>黨史縱覽
夫妻將軍甘泗淇與李貞 (2)
章慕榮(解放軍) 
2007年01月17日08:09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兩個模范干部,一對革命夫妻

  甘泗淇原名姜風威,1903年12月21日出生於湖南寧鄉縣楠竹山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黨組織派他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從那時起,他正式改名為“甘泗淇”。1930年,甘泗淇回國,受黨中央的派遣來到了湘贛蘇區,任中國工農紅軍獨立一師黨代表,后又調任湘贛省委宣傳部部長。甘泗淇一到任,就聽說組織上原來打算調時任中共吉安縣委軍事部長的李貞擔任此職,但李貞考慮自己的文化不高,堅決要求調整,這樣組織上才派甘泗淇來任職,而李貞則調整為湘贛軍區紅軍學校政治部主任。

  一天,甘泗淇和軍區政治部的人去紅軍學校檢查,此時學員們正列隊在操場上唱歌,指揮者是一個留著短發、腰扎皮帶、腳穿草鞋的女同志。她充滿朝氣的面龐和剛健的身姿,引起了甘泗淇的注意。這時,隻見那位女同志雙手用力一收,發出了一聲洪亮的口令,跑到甘泗淇一行人面前:“紅校政治部主任李貞報告,學員集合完畢,請首長指示!”

  “李貞!她就是李貞?”甘泗淇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連連問身邊的同志。身邊的同志贊嘆道:“對呀,她就是李貞,別看這麼年輕,可是個老黨員,老同志了!”甘泗淇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回到駐地,甘泗淇在日記本上鄭重地記下了:“紅校,李貞”幾個字。不久,李貞與甘泗淇一前一后被調入紅六軍團,一個任組織部部長,一個任政治部主任兼代政委。這樣,他們在一起工作、互相接觸的機會更多了。

  李貞對甘泗淇的印象極好,卻從沒有想過要和他結婚。陳琮英的話自然令她驚訝不已,連連搖頭說:“不行不行!”“為什麼?”陳琮英不解地問。“人家是到蘇聯留過學的,我可是個童養媳出身,沒有文化。”“那怕什麼!我也是童養媳嘛!”陳琮英笑了,“至於他的文化高,你的文化低,他正好可以幫助你學嘛!”

  “那也不行!”李貞提高了嗓門,“反正我覺得不合適。”其實,李貞的內心世界異常復雜,在她看來,甘泗淇是不會願意和自己結合的。不料,陳琮英的一番話又讓她吃了一驚:“別把話講得那麼絕對。甘主任對你的印象可是相當好的哩!他說你潑辣能干,作風扎實,是個了不起的女同志。”原來,陳琮英也是見甘泗淇經常人前人后地夸李貞,而且李貞離婚后也一直單身,才主動過來撮合他們二人的。聽完陳琮英一席話,李貞羞赧地低下了頭,不再說話了。長征即將開始的時候,在賀龍親自主持下,甘泗淇和李貞在一個老百姓家借了間房子,結成了一對革命伴侶。

  長征征途漫長而艱難,戰斗頻繁,供應緊張,氣候多變,加上人地生疏,對每個紅軍指戰員都是嚴峻的考驗,而對於已經懷有身孕的李貞來說,困難就更大了。當時,組織上考慮到這些情況,曾動員她就地留下,等生下孩子再說,但李貞堅決要求隨部隊繼續前進。“我感謝組織上的照顧,但我能經受任何考驗,請組織上放心!”李貞說到做到。長征途中,她幾乎每天都和戰士們一道在露天的冷風裡過夜,部隊一駐下,她就到每個單位去,詢問黨團工作和傷員情況,統計傷亡數字,很晚才歇息。

  李貞配有一匹馬和一頂小帳篷,但她常將這些讓給傷病員用。有位女戰士病了,她還將自己的一件較好的衣服送給這位女戰士,而自己穿的是一件單薄的舊衣。由於過分勞累,加上飢寒交迫,李貞病倒了,但她沒有告訴任何人,艱難地跟著部隊一道行進。她的情況被戰友們發現后,戰友們紛紛來看她,那個女戰士流著淚要將衣服還給她,可她堅決不要。由於病情嚴重,最后大家隻好用一條長布帶將她捆在了馬背上繼續行軍。

  由於戰斗的需要,甘泗淇和李貞並不能常在一起行動。甘泗淇除了參與軍團的決策外,有時還要參加指揮戰斗,沿途做部隊的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這時的他,身體消瘦,頭痛病時常發作。當得知妻子病重的消息時,他感到驚訝和慚愧,在賀龍和任弼時的“命令”下,他火速趕到李貞身邊。甘泗淇發現妻子高燒不止,便請來醫師診斷,最后李貞被診斷為傷寒病。當時部隊缺醫少藥,甘泗淇便把自己唯一的私產──莫斯科中山大學獎給他的一支金筆賣掉,買來了針劑,才使李貞的高燒退下來。夜晚,山風如刀割,甘泗淇又將自己唯一的一件毛衣脫下給李貞穿上。大病一場的李貞,身體非常虛弱,部隊過草地時,她已懷孕7個多月了。恰恰是在這段最艱難困苦、最難行走的征途中,李貞早產了。可問題是,戰士們都在吃樹皮、草根,甚至在吃戰馬、皮帶的時候,這個呱呱墜地的孩子哪裡能吃到好東西呢?李貞長期沒有充足的營養,自然缺少奶水,孩子餓得啼哭不止。盡管叔叔阿姨們對小生命百般呵護,送來了自己舍不得吃的青稞面,但這畢竟杯水車薪,根本不解決問題,還沒等李貞走出草地,這可憐的小生命便夭折了。從那以后,她再沒有懷過孕,這是甘泗淇和李貞為革命戰爭做出的巨大犧牲。

  孩子的夭折,使李貞傷心不已,身體愈發虛弱,常常高燒不退、昏迷不醒。甘泗淇隻要有機會,就想方設法來照顧她。李貞不宜騎馬,甘泗淇就背著、扶著她走。戰友們見這樣下去不行,就臨時做了副擔架要抬李貞。甘泗淇很受感動,堅持自己抬一頭,盡量減少戰友們的負擔。就這樣,夫妻二人患難與共,終於順利地到達了陝北。賀龍高興地稱他們是“兩個模范干部,一對革命夫妻”。

(《黨史縱覽》授權人民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 【2】 【3】 

   
 
來源:zzzzzz (責編:蔣榮華)

 相關新聞
· 紀登奎所經歷的人生風浪 [2007-01-14 08:05:02.522247]
· 空軍政委余立金在“文化大革命”中 [2007-01-15 09:03:52.300815]
· 中共中央委員會中的夫妻委員 [2007-01-14 08:05:04.014193]
· 十大元帥命名改名趣聞 [2007-01-14 08:05:05.050638]
· 毛澤東的長征詩詞與毛澤東精神 [2007-01-15 08:30:47.980016]
· 陳獨秀晚年功過是非 [2007-01-15 16:36:06.897284]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