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期刊選粹>>黨的文獻
“文化大革命”中誰保護了故宮 (2)
謝蔭明 瞿宛林
2006年11月07日08:34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解放初期誰保護了故宮

  入城之前,1948年12月21日,北平軍管會便成立了由錢俊瑞、陳微明(沙可夫)、馬彥祥、李伯釗、艾青、光未然、尹達、徐邁進、張宗麟、范長江、侯俊岩等11人為委員的文化接管委員會。1949年2月4日,又增加田漢、胡愈之、吳晗、楚圖南、翦伯贊、周建人、安娥等7人為委員,錢俊瑞為主任,陳微明為副主任。接管故宮便是文管會經手的一項工作。【《北平市軍管會文管會接管工作總結報告》(1949年3月25日),《北京市重要文獻選編》,中國檔案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274頁】按照接管的原則,解放軍應立即對舊機構下的物資進行清點接收。但北平文管會實事求是地提出:“貯藏文物較多之機關,如故宮博物院與北平圖書館,其清點工作確甚重要,但如無足夠人手或不可能有切實負責常駐該機關之代表,切不可部分點收,最好是安頓他們,仍責成他們負完全責任,加以保護。”【《北平市軍管會文管會接管工作總結報告》(1949年3月25日),《北京市重要文獻選編》,第285頁

  與此同時,在經濟十分拮據的情況下,1949年5、6月,由人民政府出資對故宮慶壽堂進行了修繕,這是北平解放后對故宮的第一項修繕工程。為清運故宮內自清末就存留下來的垃圾,清除雜草,經多時日,至1952年底清理工作結束時,故宮內共清運出垃圾和渣土達25萬立方米。

  解放后,在馬衡院長的主持下,經過調查,故宮制定了古建筑的維修和保護計劃。由於人民政府專款支持,故宮古建筑的修繕一直沒有停止過,其中較大的工程有1955年對端門的修繕﹔1956年對西北角樓的修繕﹔從1956年起,陸續為故宮高大建筑物設計並安裝了防雷裝置﹔1957年對武英殿進行修繕﹔1959年做太和門及前三殿的油飾彩畫工程﹔1960年進行東北角樓的修繕工程﹔1963年做午門正樓的修繕工程等等。據統計,從1953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故宮的大小維修工程達100多項,更大面積的古建筑保養工作也在同時進行。為了保証古建筑維護的施工質量,故宮還組建了專門的施工隊伍,成立了修建處和建筑研究室,確定了“全面規劃,逐步實施”,“著重保養,重點修繕”,“近期計劃和長遠規劃結合”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針。

  1961年3月,故宮成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躍進”中誰保護了故宮

  20世紀50年代后期,以高指標、浮夸風和瞎指揮為特征的“大躍進”,不僅給經濟工作帶來巨大的破壞和浪費,也給故宮的利用和保護帶來了危機。

  在各行各業都搞“大革命,大革新,大放衛星”的氛圍中,1958年10月13日,北京市文化局黨組提出了一個對故宮“進行革命性改造”的報告。報告對故宮的現狀和問題進行了分析,認為:“過去由於清規戒律的限制,不准動原狀,不准用燈光,各次陳列遷就主要宮殿,分散零亂,多而不精,參觀極不便利。而且對封建落后的陳跡不能大力鏟除,保留得過多。房屋及環境的清除整理,阻力更大,至今未能脫出殘敗零亂的現狀。庫房雖然積極清除了一百多萬件非文物,但尚遠不徹底。”需要“堅決克服‘地廣人稀,封建落后’的現狀,根本改變故宮博物院的面貌”。

  報告隨后提出兩個改革方案:

  “第一個方案,是將紫禁城內前后兩部分劃分為二,后半部分從乾清門后由故宮博物院辦陳列,前半部分交園林局建設成為公園。這樣博物院的陳列成一線,可以大大精干,在紫禁城東西后部開辟兩個便門后,故宮可以四通八達,參觀便利。”

  “第二個方案,是按第一方案多保留從太和門起三大殿及兩廡中間主要宮殿,此外交園林局管理。這樣主要的宮殿建筑還是作博物館陳列,可照顧各方面的意見,參觀亦便利。綠化部分大部交園林局,博物院更可集中精力辦好博物館事業。但這個方案工程比較大,三大殿兩廡及乾清宮兩廡要安裝燈光,三大殿一帶房屋都需油飾彩畫。”


  報告就有關布展內容提出:“根據周揚同志的指示,故宮博物院性質為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博物館,方針是古為今用。”同時設想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如陳列展覽貫徹寧精毋雜,陳列集中﹔清除封建落后的陳跡﹔口頭講解與文字說明開始大清理,清除封建落后的影響﹔多開一些東西交通便門,增辟休息地點﹔庫房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處理非文物,撥出重復文物﹔對故宮的宮殿建筑擬大事清除,保留重要的主要建筑,以70%以上的面積園林化等等。【《關於故宮博物院進行革命性改造問題的請示報告》,1958年10月13日】無疑,這個報告是“大躍進”狂熱時期的產物,和畝產萬斤糧一樣是所謂“思想大解放”、“放衛星”的結果,是頭腦極度狂熱的表現。那時不僅經濟部門出現不顧客觀現實、違背常識的笑話,文化、教育、科學界也不乏其例。在這種背景下,故宮這時提出“大革命”的改造方案也就不足為奇了。

  好在這種“躍進”的狂潮很快就受到廣大干部和群眾的質疑。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很快發覺“大躍進”中的錯誤。從1958年11月到1959年4月連續召開多次中央會議,努力糾“左”。此時,中宣部對北京市文化局有關故宮的請示報告有了回音。1959年6月22日上午,中宣部部長陸定一在中宣部部長辦公會議上說:

  “好事常常辦成壞事,主觀上想辦好事,結果並不完全是這樣。……故宮改革方案文件的精神要整個考慮一下。北京的城牆要拆,因為它影響幾百萬人的交通問題。但是,故宮是另外一種問題。”“我們對故宮應採取謹慎的方針,原狀不應該輕易動,改了的還應恢復一部分。……故宮的性質,主要應該表現宮廷生活,附帶可搞些古代文化藝術的陳列,以保持宮廷史跡。”“講解說明要實事求是地講清這些史跡即可,少說一些標語口號。”“關於房子改造問題,小房、小牆可以拆一些,但要謹慎。馬路可以寬一些,這是為了消防的需要,不是為了機動車進去。故宮就是要封建落后,古色古香。搞綠化是需要的,如果辟為公園不好管理,綠化一下即可。故宮前半部,可以不交園林局,綠化由故宮統一搞。搞故宮的目的就是為了保留一個落后的地方,對觀眾進行教育,這就是古為今用,這點不適用於其他各方面的工作。故宮的方針,第一條是保持宮廷史跡,使人能詳細地、具體地了解宮廷生活﹔第二條才是古代文化藝術的陳列。”陸定一對故宮博物院改革方案的意見,1959年6月22日

  中宣部副部長周揚沒有參加這次會議。在此之前,6月19日,他請人向會議轉述了自己的意見:“關於故宮博物院的性質,我認為宮廷史跡陳列仍是主要內容之一,因此,有些陳列品應該保留的,還是要保留﹔有些陳設必須保持原狀的,還是要保持原狀,不要隨便拆除。好讓人民看看過去皇帝是怎樣生活的,……劃出一部分面積開辟公園是好的,但要注意與故宮相協調,盡量保持一些古典的民族的風格,不要弄得不三不四。”【周揚對故宮博物院性質的意見,1959年6月19日

  在聽取了各方面意見之后,特別是大的形勢有所改觀之后,故宮博物院黨委又於1959年10月12日寫了一個報告。這個報告冷靜多了。報告稱:

  “市委文化部並報市委:

  根據中央宣傳部會議指示精神及市委意見,我們對故宮博物院的方針任務問題擬定了一個方案(草案),現報請審查,是否有當,請示。”


  方案明確:

  “紫禁城范圍內的建筑必須加以保護,保持古建筑的原有面貌。修繕以復原為原則,保持原有風格。對於與建筑正體無關之后添的附加建筑物,如小牆小屋等,必要拆除時,也須採取慎重的態度。建筑周圍的空隙地區除清除積土、平整地面等工作外,要在保持古典的、民族形式的、並與宮殿建筑相協調的原則下,進行園林風景的點綴,成為觀眾的休息場所。”

  “故宮是我國現存最輝煌、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是重要的歷史建筑文物,因此故宮博物院對這座建筑物的保護維修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故宮有九千間左右的宮殿,必須有計劃的進行保護維修,現經勘查研究,將保護原則及范圍擬議如下:(1)主要宮殿、配殿、廡殿、樓閣及城垣、河道、地面都完全保護它的完整和原有風格,進行維修時,在原來外觀形式、結構作法以及裝飾藝術等方面都力求保持原制原樣不予改變。(2)附屬於主要殿座的小院群房,在原則上也都保存保護,只是在規劃上與第一類建筑有先后緩急之分,這類建筑有的早已坍塌無從恢復的則不再恢復,但有的基礎尚存,在歷史上有恢復重建價值的考慮進行恢復,這種房屋不多,我們意見有景棋閣后一處小院需要恢復(珍妃幽禁時住過)。(3)在清代末年和辛亥革命后添建的小房廳、牆,基本上也可以保留。但對於那些建筑在下水道上或緊靠主要殿座,既無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而對主要殿座有損害並影響排水和消防,這樣的房子則考慮清理。”

  “故宮規模很大,建筑又多,全部修整工程擬根據‘著重保養,重點修繕,全面規劃,逐步實施’的精神進行全面規劃並擬出逐步實施方案。”
《故宮博物院的方針任務與方案(草案)》,1959年10月10日

  這個方針是實事求是的,是有遠見的,很長時間故宮的利用和保護工作就是依此進行的,而且一直影響到現在。

(《黨的文獻》授權人民網發布,請勿轉載)

【1】 【2】 【3】 

   
 
來源:zzzzzz (責編:蔣榮華)

 相關新聞
· “文化大革命”中誰保護了故宮 (3) [2006-11-07 08:34:13.901146]
· 陳雲:關於第八屆中央委員會預選名單的說明 (2) [2006-11-01 09:19:26.539506]
· 從一組文獻看中共八大的會風 [2006-11-06 09:55:01.010425]
· 通知陳紹禹出席八大的電報 [2006-10-31 08:31:51.109961]
· 鄧小平:關於八大的選舉方針 [2006-10-31 08:28:16.418465]
· “文化大革命”中誰保護了故宮 [2006-11-07 08:22:07.53546]
· 陳雲:關於第八屆中央委員會預選名單的說明 [2006-11-01 09:11:51.684672]
· 關於通知陳紹禹出席八大事給李富春的電報 [2006-10-31 08:33:18.955894]
· 李先念出席中共八大的情況 [2006-11-02 08:00:39.92706]
· 周恩來與南斯拉夫駐華大使波波維奇談話(摘選) [2006-10-27 08:24:22.186314]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