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期刊選粹
>>
黨的文獻
回憶江澤民同志在上海第二設計分局工作的有關情況 (3)
嘉誥
2006年08月09日15:03
【字號
大
中
小
】【
留言
】【
論壇
】【
打印
】【
關閉
】
江澤民同志謙虛謹慎、平易近人,全局許多同志,不分老幼,有問題都願意找他傾訴,他有時也主動找人談心,解決對方一時想不通的問題。局內一些老工程師和與他有工作接觸的其他科室領導,如馮勤為、姚誦堯、方若愚、王志壽、莫馨一、黃吟生、葉福年、章長東、曾小先等,都同他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和友誼。這對電器專業科的工作開展十分有利。
在工會工作方面,江澤民同志也是眾望所歸。他很注意發揮擔任副主席的年輕同志何培顥的積極性,盡可能發揮他的作用。第二設計分局工會工作開展得很好,經常組織科際球類比賽,做工間操,舉辦文娛晚會及出黑板報,等等。以上這些活動,江澤民同志都帶頭參加,在球場上生龍活虎,在晚會上拉胡琴、彈吉他、唱京劇,並指揮大家唱革命歌曲。每逢他指揮,大家就特別高興。正如他的報告特別感染人一樣,江澤民同志的藝術氣質也極能感染大家。
江澤民同志經常在周日組織科內同志去看電影或在假日組織春游,曾去過中山公園及無錫太湖等地,有些同志還帶了家屬,其他科室個別同志聞訊后也要求參加。這些活動促進了全科團結融洽的氣氛。后來,在中山公園和太湖黿頭渚春游的照片登載在慶祝二院(即原第二設計分局)成立50周年的紀念冊中,引起大家美好的回憶。
江澤民同志在工作中發揚風格,積極幫助兄弟單位解決困難。電器專業科一半以上是具有工程師或技師職稱的專業人才,是華東地區電機行業技術人才比較集中的地方。有一次,上海電機廠要搞新系列電機產品設計,人手不足,請第二設計分局幫助,江澤民同志毫不猶豫地抽調幾位有電機設計經驗的工程師去支援,以解對方燃眉之急。1954年中期,沈陽設計四分局承擔蘇聯援建156個重大項目中好幾項電工行業的配合設計任務,需要有經驗的工程師,而在四分局內找不出合適人選。他們同第二設計分局協商,江澤民同志發揚風格,抽出盛樹基、洪聖善、陳蔭侃這三位比較優秀的同志調入四分局,擔任哈爾濱電碳廠和西安電力電容器廠設計主任工程師等工作。
1954年底,設計總局決定將下屬4個分局按行業分工,電器工業的工廠設計工作由沈陽四分局總管,電器專業科的主要設計人員要隨同任務一並調到沈陽。當時,科內大部分同志家都在上海,有些甚至是幾代人都生活在滬的”老上海”,部分同志對去東北有不少顧慮。由於上級的動員和江澤民同志細致的思想工作,最終組織上決定北上的同志百分之百愉快地服從調動,奔赴東北,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在動員過程中,江澤民同志既堅持原則,也照顧個別同志的實際困難,被照顧留在上海的同志,在50多年后仍然銘記江澤民同志的關懷。
江澤民同志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發揚艱苦奮斗精神,體諒國家困難。他調到第二設計分局后,仍和母親、夫人及兒子住在益民食品廠內的職工宿舍,隻有一個小單元,面積不大,他從沒向第二設計分局提出改善住房條件的要求。他每天上下班都騎自行車,在市內外出辦事也自己騎車前往,為單位節約開支。1953年夏,他率領由各科室近20位同志組成的學習團去沈陽四分局學習時,既不住賓館,也不住招待所,而是預先和四分局打招呼,請對方在單身宿舍找出空的床位,將學習團成員分別安排在這些空床位上,並和四分局同志一起在職工食堂就餐。在去沈陽、哈爾濱、撫順和大連等地的電工廠參觀學習時,江澤民同志從未要求對方接送,都是按地址自己搭乘當地的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也都在工廠大食堂就餐。雖然團內有從國外回來的老工程師,有自小生活條件優越的上海“大少爺”,但在江澤民同志的影響下,都愉快地接受了這種安排。江澤民同志這樣辦事,除了不顯得特殊,也更便於同當地職工打成一片,為學習創造了良好氣氛,給接待單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江澤民同志在上海第二設計分局隻工作了短短兩年時間,但在全局尤其是電器專業科的各項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給全局干部職工留下極好的印象。江澤民同志所以能工作得如此出色,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江澤民同志剛到第二設計分局時雖然剛過26歲,但已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在大學讀書時即參加地下黨組織,積極投身學生運動,經受了政治磨練。正式參加工作后,他先后在益民食品廠和上海制皂廠擔任領導工作,這兩個單位原來都是外國在華企業,他要做好工作,必須善於應付各種復雜的問題。江澤民同志的領導藝術、工作能力被當時的華東工業部部長汪道涵同志發現。在國家進行大規模基本建設時,組織上便將他調到第二設計分局這樣一個重要崗位上來。
第二,江澤民同志工作勤奮,善於學習。他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淵博的知識,但他仍求知若渴,對未涉獵的領域,不論是科學技術知識、政治經濟知識還是經營管理知識都孜孜以求,不但從書本上學,還從實踐中學,而且不恥下問,隨時向人請教。
第三,江澤民同志智力超群,思路清晰,反應敏捷,能自如地應付各種意外狀況,有能力、有智慧把不同意見、不同觀點統一起來。
第四,江澤民同志心胸開闊,平易近人,尊重不同意見和觀點,善於團結廣大群眾,善於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而且處處以身作則,為大家作出表率。第五,江澤民同志有雄辯的口才,能將復雜的問題清晰明了地加以說明,講話風格雖然平實,但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第六,江澤民同志工作刻苦,深入細致,雷厲風行,既有堅定的原則,又有一定的靈活性,是一位能團結人、愛護人、幫助人的好領導。
〔作者嘉誥,中國電工設計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52—1954年曾在上海一機部第二設計分局工作。北京 100088〕
(《黨的文獻》授權人民網發布,請勿轉載)
【1】
【2】
【3】
來源:
zzzzzz
(責編:蔣榮華)
[
打印正文
] [
給編輯寫信
] [
E-mail推薦
]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人民網強國社區注冊用戶可以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
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
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